古代名物 > 資產類 > 五金礦產部 > 五金 > 銅青 銅青 tóngqīng 銅鏽。以其色青,故名。唐·段成式《酉陽雜俎·黥》:“晉令:奴始亡,加銅青若墨黥兩眼。”《格致鏡原·珍寳類三》引《事物紺珠》:“銅青、銅緑出右江有銅處,銅之苗也。” 化学物质 化学物质吡 苄 剂(试~;杀虫~) 化合物:羰 卟 哒 羧茎 巯茎 羟茎硭硝 硇砂 有机化合物:脂 肽 膦 胂 腈 胩 肼 脲 胨 甾 腙 肟 胍 氨胺 铵 脎 烷 烯 炔 烃 脒苎 醇 酰 酚 酮 醛 醚 酯醌 酞 酶 醣 酐 嗪 砜 甙羟 莰 苯 茚 萘 菲 蒽 苷蒈 苊 鏻 鉮 凎 啶 糖 蜡噻吩 吡咯 噻唑 咔唑 吡啶 嘧啶 喹啉 吲哚 呋喃 旦白 嘌呤 哌嗪 萜烯 无机化合物:盐 矾 硝 卤 酸 碱 水 酰 铵 锈 砒霜 石膏 阴精石 一种无机化合物:丹(丹干;丹矸;丹砾;丹朱;丹沙;丹砂) 朱砂辰砂 润泽光艳的朱砂:渥赭 渥丹 渥朱 具有强烈腐蚀性的浓硝酸、浓硫酸:镪(镪水;硝镪水) 金属表面的氧化物:锈(~涩;生~) 铁锈:铁腥 铁衣 铜锈:铜华 铜花 铜青 铜毒 铜黛 铜绿 ☚ 元素 自然的 ☛ 铜青药名。见《抱朴子》。即铜绿,详该条。 铜青tóng qīng《本草纲目》金石部第8卷铜青(46)。药名。 【基原】为铜器表面经二氧化碳或醋酸作用后生成的绿色锈衣。 【别名】铜绿(《本草纲目》)。 【性味】酸涩,平,有毒。 ❶《药对》:“寒。” ❷《嘉祐本草》:“平,微毒。” ❸《本草经疏》:“酸苦涩,微寒。” 【归经】入肝、胆经。 ❶《本草纲目》:“入肝、胆。” ❷《玉楸药解》:“入手太阴肺、足厥阴肝经。” 【功用主治】退翳,去腐,敛疮,杀虫,吐风痰。治目翳,烂弦风眼,疽、痔恶疮,喉痹,牙疳,臁疮,顽癣,风痰卒中。 ❶《药对》:“主风烂泪出。” ❷《本草拾遗》:“明目,去肤赤;合金疮,止血。” ❸《嘉祐本草》:“治妇人血气、心痛。” ❹《本草纲目》:“治恶疮,疳疮,吐风痰,杀虫。” ❺《本经逢原》:“为散疗喉痹牙疳,醋调揩腋下治狐臭,姜汁调点烂弦风眼。” ❻《玉楸药解》:“疗痔瘘,生发,点痣。” ❼《会约医镜》:“脚指缝中流水痒痛,敷之。” 【用法用量】外用:研末撒或调敷。内服:入丸、散,三至五分。 铜青tóngqīng铜绿之别名。详该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