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锣
以敲击出声的民族乐器。是由钲发展而来。虽然与钲的形状有所不同,但都是靠敲击发声。古书载鸣锣 “巫者作乐以降神也”,可见它与祭祀和神社有关。钲、锣都是用铜铸成,统称之曰“金”。因 “金”的谐音为“禁”,所以在军事上有“鸣金则退”之说。战国时的军事著作《尉缭子·勒卒令》中明确规定“鼓之则进,重鼓则击;金之则止,重金则退”,“不听金鼓者有诛”。《诗经》中也有“钲以静之,鼓以动之”的诗句。铜锣正式出现,大约在北魏时期,锣平圆如盘,敲击起来声音扩展开来,能传到很远的地方。在一些文体活动中,铜锣能起到很强的烘托气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