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铁树记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铁树记

 题“云锦竹溪散人邓氏编”,竹溪散人即邓志谟。二卷十五回。万历三十一年萃庆堂余泗泉梓行本,首有《豫章铁树记引》,为明万历癸卯 (1603) 春作者自序。另有万历三十二年刊本,明白雪楼印本等。
 
 书叙太上老君标定四百年后豫章蛟蜃为妖,当出异人许逊,可为众仙之长,斩邪除怪,遂令孝悌王下凡传道,孝悌王传兰期,令兰期传丹阳谌母,复嘱谌母传许逊。
 许逊祖居颖阳,祖父许琰为人豁达忠厚,曾散救饥丹救饥荒的乡民,父许肃亦高风亮节,在饥荒中以自家谷粟周济乡民,携家人迁往南昌,途中拾金不昧,归还失主。因此感动玉帝,差玉洞天仙身变金凤,口衔宝珠降生许家,是为许逊。
 许逊自幼聪明机敏,慕修业学仙之法,往西宁州从为人至孝的吴猛学道,得烧丹秘诀并白云符书,后又往汝南访郭璞,豫章太守保举许逊为孝廉,晋武帝感许逊至孝至德,诏为蜀郡旌阳县令,许逊廉洁奉公,赏罚分明,布德行仁,深得人心,后因惠帝愚蠢、贾后横恣、天下无道而退隐东归。蜀人留念,有送许逊至家不肯回者,逊于东宅建屋居之。
 时江南有人头鳞身的孽龙精,为人间大患,常欲把江西滚成大海,玉帝令女童赐斩妖神剑二口给许逊。许逊挥剑斩蛟龙,因孽龙善变化而未胜,遂与吴猛往镇江府丹阳县拜见谌母,得授铜符金丹并正一斩邪之法、三五飞腾之术及诸灵章秘诀。从此神通广大,称为真君。
 蛟龙又残害生民,真君至西宁州,二次斩蛟,孽龙变成巡海夜叉逃走。真君追至鄂渚斩二蛟。曾亨、时荷、施岑、牛战等慕名从真君。孽龙求救于黑脸獠牙、三头六臂的老龙,真君三次斩蛟,伤老龙一头,断老龙一臂。蛟党各自分散而逃,真君又杀死孽龙第五子。真君回豫章,赶蛟入深潭,立石碑镇之,为镇龙潭。真君出外除妖,不料孽龙又聚八百蛟龙,欲谋把江西一郡变成沧海,真君遣符镇住孽龙的日轮、月轮、风伯、雷神、云师、雨师。蛟党化成黄蜂,真君四次斩蛟,杀孽龙第二子。蛟党又变冬瓜、葫芦二物,一砍便浮入水中。真君得大仙提醒,覆水斩之,满江蛟党七百全部消灭。孽龙精所生六子,只剩三子、六子并长孙,逃往福建等处躲藏,真君追赶,其一子被镇于深潭中,另一子化为僧行善,免死。真君复镇其长孙于福州开元寺井中,孽龙拜见火龙父亲,不与做主。又求得南海龙王三太子相助,复被真君所败。
 孽龙惧,求观音出面与真君讲和,后又化一少年,躲入湖广黄州府黄冈县贾刺史家坐馆。然恶性不改,复思报仇,真君师徒发现,寻至贾家,五次收孽龙。孽龙为真君徒弟砍伤,逃回贾府,真君扮作医生捉住孽龙,锁在铁树上,永镇洪州。晋孝武宁康二年,得太白金星荐,许逊拔宅升天。
 《铁树记》第一回“总叙儒释道源流,群仙庆贺老君寿”,说:“粤自混沌初辟,民物始生,中间有三个大圣人,为三教之祖。”“三教之中,惟老君为道祖,居于太清仙境,彩云缭绕,瑞气氤氲”。这表明了作者对道教的肯定和向往,也反映了他对儒教与佛教的宽容。理解这一思想,将有助于我们理解《铁树记》的思想内涵,事实上,这一思想也是贯串于邓志谟神魔小说的思想精髓。
 许逊的传说,由来已久。根据《孝道吴许二真君传》、白玉蟾《修真十书·玉隆集》卷三十三第一《旌阳许真君传》等书的记载,许逊生于吴赤乌二年,主要活动于西晋时期,晋宁康二年卒(道经云“拔宅飞升)。白玉蟾《旌阳许真君传》 说: “真君姓许,名逊,字敬之,曾祖琰,祖玉、父肃,世为许昌人,高节不仕,颖阳由之后也,父汉末避地于豫章之南昌,因家焉。”刘义庆《幽明录·许逊别传》 引 《西山十二真君传》说: “逊少孤,躬耕、负薪养母,敬事寡嫂,为旌阳令,诫吏胥去贪鄙,除烦细,脱囚絷。”旌阳即四川德阳。《德阳县志》说:“ (许) 任旌阳既久,知晋室将乱,乃弃官东归。”
 历史上的许逊确为民众做了些好事,民众纪念他,而他也渐渐地被神化,其“神迹”在四川和江西一带广泛流传。随着许逊的被神化,民间对许逊的信仰逐渐着上道教的色彩,以致转化为道教的神仙,最后成为宋元净明道的始祖。成书于明万历年间的 《铁树记》显然是根据传说和道经记载写成的。
 《铁树记》中写许逊父祖两代高风亮节、罄家资救四方饥民于灾荒之中,种下善根,玉帝感其世代阴功,乃差玉洞天仙身变金凤,口衔宝珠,降生许肃家。这样许逊的出世便被蒙上了神秘的色彩。
 据日本秋月氏考察,净明道是在“道儒两教之间本质的思想交流的最显著的情况”下成立的,因而它是一个接近儒教的教派,邓志谟长期置身于社会下层,对天灾、疾病和邪恶势力给人民带来的祸殃、饥馑和不幸很熟悉,在《铁树记》 中充分展现了 “圣人无心,以百姓心为心”的思想,作品写许逊任旌阳县令时,刑赏分明、清廉公正。蜀中饥荒,民贫不能纳租,逊以灵丹点石为黄金埋于县衙后圃,令民于后圃开池塘,得黄金完纳。许逊又以所传神方治民间瘟疾。尽管这只是一种幻想,是现实中不可能存在的,但却体现了作者对百姓饥寒温饱的关注。
 从第九回开始,作者根据道经的故事叙写许逊六次鏖战孽龙蛟党直至全歼的事迹,把许逊塑造成人民崇仰的英雄,也是建立在 “圣人无心,以百姓心为心”的思想基础上的。江南孽龙横暴肆虐,千变万化,呼风作雨,握雾撩云,蹂躏黎民;或淫良人女子,或兴陆地之波涛、毁人屋舍、食人精血、掠人珠宝;还想把江西数郡滚成一个大沧海。因而,许逊退隐回乡后,挺身而出,和孽龙誓不两立,不畏艰险。屡败孽龙蛟党直至全歼。这种以百姓心为心的思想是以保民安民的利益为出发点的,亦吻合了儒家的民本思想。
 道家认为: “太上老君,乃元气之祖,生天生地,生佛生仙”,因而在邓志谟的笔下,老君被写成未卜先知,早在四百年以前就预见江西将有孽龙为害,于是派仙人下凡,授与道法,使其能成为群仙之长。而许逊正是接受了道法,才能不畏艰险,追逐妖孽,斩尽蛟党。作者本为彰显许逊这一伟大的得道者的深厚根基,结果却削弱了许仙这一形象本身的为民艰辛奋搏的价值力量。
 在作品中,许逊成了道法无边的象征,他能点石成金,精通三五飞腾之术并诸灵章秘诀。尽管作品描绘了许逊六次斩蛟的过程,但是,每次斩蛟的描写不免具有类似的特点,许逊总是一位手持神剑、道法无边的天命执行者。
 一把不到一尺长的剑,能够杀死长数十丈的大蛇以及腾云驾雾的蛟龙,这显然不是现实中能够出现的事。但它却反映了南方人民驱除蛇害的心愿。而且在作者笔下的这把小剑也已被看作是许逊智慧和力量的化身,是无可匹敌的道法的象征。于是,在满足人民心愿的同时,许逊的杀蛇斩蛟故事,也宏扬了道教本身。而且许逊这一形象所体现出来的勇于与邪恶势力作斗争的精神也很值得称道,它客观上也反映了人的生命意识的觉醒和对自然规律的抗争。因而,尽管 《铁树记》作为一部小说,其价值并不高,也不能片面地抹煞它存在的价值。
 明末冯梦龙编撰的 《警世通言》第四十卷 《旌阳宫铁树镇妖》与邓志谟的《铁树记》 内容完全一样,文字也几乎相合,《警世通言》刊于明熹宗天启四年(1624),刊于万历癸卯 (1603) 的 《铁树记》 比它早二十一年见世,《铁树记》对 《旌阳宫铁树镇妖》 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

《铁树记》原文和解析 - 明清小说 - 可可诗词网

《铁树记》

铁树记

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萃庆堂余泗泉刊本《铁树记》扉页书影

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萃庆堂余泗泉刊本《铁树记》正文书影

明代白话长篇神魔小说。一名《晋代许旌阳得道擒蛟铁树记》,又名《孽龙精全传》、《真君传》、《许仙铁树记》、《许旌阳得道擒蛟记》、《晋代许旌阳得道擒蛟全传》。两卷十五回。题“云锦竹溪散人邓氏编”。竹溪散人即邓志谟,字景南,号百拙生,又号竹溪散人,生平不详。成书于明万历年间。

现存主要版本有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萃庆堂余泗泉刊本,藏日本内阁文库;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刊本,藏国家图书馆;明白雪楼印本,藏安徽省图书馆。1985年台湾天一出版社“明清善本小说丛刊”、中华书局“古本小说丛刊”、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影印萃庆堂余泗泉刊本,1993年巴蜀书社《明代小说辑刊》排印萃庆堂余泗泉刊本。

太上老君预测四百年后豫章蛟蜃将兴妖作怪,江西要出异人许逊,能当众仙的领袖,斩妖除怪,因此派遣孝悌王下凡寻找人世间德行操守高尚的人,向其传授道法。孝悌王先传兰期,兰期遵孝悌王令复传丹阳谌母,谌母又照兰期吩咐再传许逊、吴猛。

许逊祖居颍阳,是许由之后。祖父许琰字汝玉,为人豁达忠厚,深谙医术,曾为太医院院官。在歉收的灾年,许琰罄其家产置办救饥丹药丸数百粒,散发于四方饥民之中。人每食一丸,可维持四十余天而不觉饥饿,因此救了不少饥民的生命。父亲许肃,字世为,为人聪颖机敏,一生高风亮节,屡次被聘而不愿入仕宦之途。在荒年将自己家中的谷粟悉数周济乡民,自己携全家迁往南昌,途中拾到黄金五百两,全部归还失主。因此感动玉帝,差玉洞天仙身变金凤,口衔宝珠降生许家,即是许逊。

许逊自幼天资聪明,羡修业学仙之法,听说西宁州吴猛为人至孝,仙风道骨,有不少弟子相随学道,于是许逊也前往拜之为师。那吴猛字世云,因饮过玉露琼浆,所以身体巧捷,毛骨轻逸。他授给许逊炼丹秘诀和白云符书。许逊后又去汝南访郭璞。

晋太康年间,豫章太守范宁见许逊和睦乡里,轻财重义,尽忠尽孝,遂保举他为孝廉。晋武帝感许逊至孝至德而嘉奖表彰,下诏任他为蜀郡旌阳县令。许逊在旌阳任职期间,廉洁奉公,赏罚分明,布德行仁,深得民心拥戴。到惠帝时,因贾后专权骄横,天下无道,许逊便退隐而归乡。蜀人恋恋难舍,依依相送,很多人送许逊到家后就不愿回蜀了,许逊遂于东宅建造房屋让他们住下,号“许氏营”。

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萃庆堂余泗泉刊本《铁树记》插图书影

此时,江南有人头鳞身的孽龙精,兴风作浪,横暴肆虐,贻害人间。那孽龙精原本是才子张酷,由于乘船渡河时遭遇风浪而落入水中,饥饿时吞食了一个火龙卵,马上就脱胎换骨变了模样:全身长满鳞甲,只有头还是原来的人头。孽龙妖精时而毁坏房屋,时而吮人精血,时而倾覆舟船。数十年来形成五、六十余蛟党,有千百万之众,它们欲把江西变成大海,常常无故冲向许逊的住屋寻衅,将许逊的炼丹房淹没。

玉帝令女童天使下凡送二口斩妖神剑给许逊。许逊先遣神兵神将斩除了蛟党中的长蛇精,孽龙聚集蛟党和许逊较量。孽龙善于变化,许逊一时难以取胜。许逊就和吴猛同往镇江府丹阳县拜见谌母求助,谌母授以铜符金丹和正一斩邪之法、三五飞腾之术及诸灵章秘诀。由此,许逊、吴猛二人神通广大,被人尊称为真君。

蛟党继续作恶,又在吴郡残害生灵,真君赶到西宁州,两次欲斩孽龙。孽龙又集蛟党涌起几丈浪头,自己变成一巡海夜叉,隐身逃走。许真君追到鄂渚斩除二蛟。由于许真君屡败孽龙,破除蛟党,有很多人慕名前来相从学道,其中有曾亨、时荷、牛战、施岑等。

孽龙逃逸后求救于黑脸獠牙、三头六臂的老龙。许真君第三次斩蛟,击伤老龙的头部,砍断老龙的一只手臂,老龙痛极,只得化阵清风逃去,蛟党也各自分散逃窜,有的变成螽斯,有的化作青蝇,有的变成蚯蚓、蜜蜂、蜻蜓、土狗子等等。真君把土狗子斩成两截,孽龙第五子就此死去。此后,真君回豫章,一蛟变作水牛,想发洪水淹害百姓,真君将蛟赶进深潭,并立一石碑镇之,这潭因称为“镇龙潭”。不久,真君出外除妖,孽龙又聚集八百蛟党,图谋要把江西全郡变成茫茫沧海。

真君遣符镇住孽龙的日轮、月轮、风伯、雷神、云师、雨师。蛟党又变成黄蜂,见人就扑头扑脑乱叮,再变成长蛇绕足。真君的徒弟周广四次斩蛟,杀孽龙的次子,余下蛟党都四下而逃,又变成冬瓜、葫芦,一砍便沉没于水中而不能破。这时真君得到大仙提醒点拨,真君的另一徒弟施岑覆水举剑从下剔上,于是满江蛟党七百连根带蔓全部消灭。孽龙精所生六子,也只剩下第三子、第六子和长孙,逃往福建等地躲匿藏身。许真君率徒穷追不舍,孽龙的第三子被镇于深潭之中,第六子化作和尚行善诵经,才免一死。真君又再镇孽龙长孙于福州开元寺井中。孽龙心犹不甘,去拜求火龙父亲,火龙父亲不为他所动;又求得南海龙王三太子帮助,再次与真君比试,结果仍以失败告终。

孽龙穷途末路而心生惧怕,请求观世音出面与真君讲和。真君令孽龙一夜滚成一百条大河,孽龙只滚成九十九条河,无法向真君交代,就化作一个少年,躲到湖广黄州府黄冈县贾刺史家坐馆教书。然而孽龙恶性不改,又生下三子,想再回豫章寻真君复仇,淹没城郡。真君师徒察知后,寻到贾家。许真君五次收孽龙,孽龙借砚池中一点余水变化而得逃逸。后又变化成黄牛,被真君师徒砍伤而逃走。许真君假扮医生设计捉住孽龙,锁在一棵铁树上,并把它永远镇在洪州。至此,真君六次斩孽龙,全歼蛟党余孽。

晋孝武宁康二年,许逊得太白金星引荐,羽化升天。

铁树记

一名《晋代许旌阳得道擒妖》,全称《许仙铁树记》。神魔小说。明邓志谟撰。二卷十五回。志谟约晚明时人,字景南,号竹溪散人、百拙生。一生所写“争奇”小说有《山水争奇》、《风月争奇》、《梅雪争奇》、《花鸟争奇》等多种;另有戏剧《凤头鞋记》、《八珠环记》、《玉连环记》等。本书内容演东汉道士许逊,得道之后与孽龙大战得胜,并铸铁为树镇龙于郡南井中等神仙故事。有明萃庆堂刊本,藏日本内阁文库。

铁树记

二卷十五回。题“云锦竹溪散人邓氏编”,竹溪散人即邓志谟号。邓志谟字景南,号百拙生、竹溪散人,生平籍贯均不详。知其尝游闽,为建阳余氏塾师,故其书多为余氏所刊行。编著有小说《咒枣记》、《飞剑记》、《童婉争奇》等多种,仙道神怪内容为多。《铁树记》亦为写仙道内容的小说,叙晋太康年间许逊得道除妖故事,其中写许逊(真君)在豫章与成精的孽龙及其属下蛇精、蛟怪斗法故事为详。最后许逊降服孽龙,将其锁在铁树上,并将其永镇洪州,全书结束,故题《铁树记》。许逊得道原在《太平广记》和《道藏》中有些记载,作者据以敷演。但内容浮泛,情节平庸,除猎奇外无太大价值,属神怪小说中末流。书有明万历三十一年 (1603)萃庆堂刊本,藏日本内阁文库。万历三十二年(1604)刊本,藏北京图书馆。明代还有一种白雪楼印本,藏安徽省图书馆。

《铁树记》tie shu ji

The Story of Iron Tree→邓志谟(Deng Zhimo)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6: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