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钵头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钵头

钵头

唐代歌舞戏。又作“拨头”。杜佑《通典》称传自西域,可能是译音。唐段安节《乐府杂录》:“《钵头》,昔有人,父为虎所伤,遂上山寻其父尸。山有八折,故曲八叠。戏者被发,素衣,面作啼,盖遭丧之状也。”《旧唐书·音乐志》所载故事与《乐府杂录》同,但其子寻父尸后,还有“求兽杀之”的情节。这一节目表演人虎相斗, 和《东海黄公》以角抵敷衍故事是同一路子,但配有歌舞,在向戏曲艺术发展的道路上又进了一步。

☚ 梨园弟子   拨头 ☛
钵头

钵头

亦作“拨头”。唐代歌舞戏剧目。唐段安节《乐府杂录·鼓架部》:“钵头——昔有人父为虎所伤,遂上山寻其父尸,山有八折,故曲八叠。戏者被发、丧衣,面作啼,盖遭丧之状也。”杜佑《通典》卷一四六、《旧唐书·音乐志二》所记大体相同,唯作“拨头”,且云源出西域,为虎所伤者系“胡人”;并有“其子求兽杀之”的情节。王国维以为“钵头”当为外国语之译音,“且于国名、地名、人名三者中,必居其一焉”。故疑“钵头”为《北史·西域传》所载“拔豆国”之同音异译(《宋元戏曲考· 上古至五代之戏剧》)。唐代张祜有《容儿钵头》诗:“争走金车叱鞅牛,笑声唯是说千秋。西边角子羊门里,犹学容儿弄钵头。”或以为“张诗所指为盛唐宫中所演之钵头,于一片欢笑声中,庆贺‘千秋盛节’”。当非《旧唐书》等所记民间演出之遭丧啼泣,招魂哀挽内容,“朝野所演之钵头戏,绝非一戏;所谓钵头之范围内,绝不限于遭丧报仇之一种剧情而已。‘钵头’当与大面同:为类名,非剧名也”(任半塘《唐戏弄·辨体》)。

☚ 爨弄   拨头 ☛

钵头

张祜有《容儿钵头》诗,云:“争走金车叱鞅牛,笑声唯是说千秋,两边角子羊门里,犹学容儿弄钵头。”诗中说的“容儿”,指盛唐宫廷中的一个女艺人;诗中说的“千秋”,指当时根据唐玄宗生日而立的千秋节;诗中说的“钵头”,则指一种戏剧形式。
“钵头”又名“拨头”,原是印度的一种舞蹈。印度古代传说说:有一个名叫拨头的国王,虔信司马之神阿休印。阿休印被他感动,便赐给他一匹神白马,让他骑马消灭为害已久的恶蛇毒龙。后来人便用歌舞描写了这一故事。这一歌舞传入中国后,分化成几种歌舞伎艺:一是《还城东》歌舞(又名《见蛇乐》)。舞蹈时在舞台中央安置一条木制的蟠蛇,然后表演“竞马相扑”的情节。二是《神白马》乐和《弄白马》戏。前者曾奏入《西凉乐》,后者属于唐代乐府“鼓架部”中的一个节目。其三便是《钵头》,它是一个单人表演的歌舞。歌舞的前半以上山寻找父亲尸体为主题,表演者披头散发,穿着白色衣服,掩面哭泣,用八个歌舞段落表现上山时经过的八次曲折。歌舞的后半则表演此人同猛兽格斗、最后杀死猛兽的情节。从上述几种歌舞的共同点来看,“钵头”代表了一种单人表演的化装歌舞。只不过白马戏用长发、素衣、啼鸣声、跃八折来代表马的长鬣、白毛、嘶叫和矫健迅疾,而格兽复仇戏用长发、素衣、啼鸣声、跃八折来代表复仇者的长发、丧服、哭泣和登山动作。由于“钵头”词的主要涵义是指化装表演故事,所以我们认为它是一种戏剧形式的代称。

钵头4866盆;大碗。北京官话。北京〖 〗。江淮官话。江苏东台。清嘉庆二二年《东台县志》:「盆谓之~。」西南官话。云南腾冲〖 〗。拿~来打汤。云南永胜〖〗、临沧〖〗、云龙〖〗、大姚、姚安。吴语。上海〖〗。饭盛~里。《杂格咙咚集》:「我格枯郎头浪只要吃着一记,就变做破~哉!」上海崇明〖〗。江苏常州〖〗、丹阳〖〗。浙江杭州〖〗、金华岩下〖〗。客话。江西赣州蟠龙〖 〗。福建永定下洋〖〗。粤语。广东广州〖〗、阳江〖〗。乡话。湖南沅陵〖〗。轴上的变向齿轮。吴语。江苏吴县〖〗。
盛器

盛器

盛(执~) 钵 缿
某些盛器的名称:皿(器皿;小~) 盂 盎 缸(缸子;水~;米~;茶~;鱼~) 钵(钵头;茶~;乳~;饭~) 桶(~梢;水~;油~;铁~;木~) 瓶(瓶子;花~;酒~;水~;油~;奶~;玻~;瓷~) 罐 罂 嗉(酒~) 畚(畚斗) 盔 榼 坩 器用 售用
银质的瓶:银瓶
金制的器皿:金皿
精美的器皿和食物:雕盘绮食
奢侈豪华的餐饮器皿:象箸玉杯
一种盛物或洗物的器具:盆(盆子;~盎;~缻;瓷~;脸~;面~;菜~;浴~;花~)
银制的盆:银盆
小瓦盆:升瓯
陶瓷或玻璃制等的盛器:罐(罐子;瓦罐;铁~;瓷~;药~;油~) 瓮(水~;酒~;陶~) 坛(坛子;米~;酒~;茶~;醋~) 埕 瓿甏(咸菜~) 甀 甂 甔 甊 瓴甕 瓶 坩 扑满
贮盛银钱的罐子:银罐
铁罐子:铁落
用镀锌铁皮做的可拎的圆桶:铅桶
用靛染布的缸:靛缸
实验器皿:坩埚
有盖的盛器:盒(~担)
白色的盛器:霜奁
空虚之器:虚器
可以取下的扁平盛器:屉(屉子;抽~;笼~)
镜匣里的抽屉:镜屉
装东西的方形器具:匣(匣子;木~;宝~)
封存道经或佛经的银匣:银函
金匣:金奁 金函
玉制的匣子:玉函
盛钱器:缿 钱筒 钱箱 钱匣
聚钱器:悭囊
银质或银饰的贮器:银罂 银甖

另见:装 食物 食具 盛食具 饮具

☚ 盛器   古代盛器 ☛
钵头

钵头

又称拨头,唐代歌舞戏。自西域传入中原。据《通典》、《乐府杂录》、《旧唐书·音乐志》载,某胡人被虎咬死,其子找到老虎,杀了它,此舞就是表演这个故事的。饰子者身着素服丧衣,披头散发,痛哭流涕地上山寻找父亲的尸体,山有八道湾,每过一道湾唱一段曲,最后经过搏斗,杀虎复仇。唐元和时,张祜有《容儿钵头》一诗,“争走金车叱鞅牛,笑声唯是说千秋。两边角子羊门里,犹学容儿弄钵头。”从诗中看,钵头在当时已有广泛影响。玄宗诞日,献寿节目中亦有钵头。由此可证钵头在艺术上较《东海黄公》等类似的节目,已有长足的进步。

☚ 兰陵王入阵曲   踏摇娘 ☛
钵头

钵头

又称拨头,唐代歌舞戏。自西域传入中原。据《通典》、《乐府杂录》、《旧唐书·音乐志》载,某胡人被虎咬死,其子找到老虎,杀了它,此舞就是表演这个故事的。饰子者身着素服丧衣,披头散发,痛哭流涕地上山寻找父亲的尸体,山有八道湾,每过一道湾唱一段曲,最后经过搏斗,杀虎复仇。唐元和时,张祜有《容儿钵头》一诗,“争走金车叱鞅牛,笑声唯是说千秋。两边角子羊门里,犹学容儿弄钵头。”从诗中看,钵头在当时已有广泛影响。玄宗诞日,献寿节目中亦有钵头。由此可证钵头在艺术上较《东海黄公》等类似的节目,已有长足的进步。

☚ 兰陵王入阵曲   踏摇娘 ☛
钵头

钵头

也称“拨头”。是唐代的乐舞节目。由西域传入。唐时段安节所著的《乐府杂录》中记载说: “《钵头》,昔有人父为虎所伤,遂上山寻其父尸。山有八折,故曲八叠。戏者披发,素衣,面作啼,盖遭丧之状也。”

☚ 安代舞   转踏 ☛
钵头

钵头

唐代宫廷 “百戏”之一种,亦称 “拨头”,传自西域。其内容为 “昔有人父,为虎所伤,遂上山寻其父尸”。“胡人为猛兽所噬,其子求兽杀之,为此舞之象也”。这是一个替父报仇的故事。舞者“披发、素衣、掩面作啼、盖作遭丧之状”。因 “山有八折,故曲八叠”。表演时,舞者以角抵动作,表演人和兽、兽和兽之间的搏斗形状。

☚ 打球   踏谣娘 ☛
0000386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4:2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