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钦天监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钦天监

钦天监

官署门。掌管观察天象、制订历法等事务。历代多设有此类官署,但名目不同。唐代叫太史局、浑天监、司天台,明清时方称钦天监。

☚ 牒   ">银 ☛

钦天监

古官署名。职掌天文、历法等。历代均有设置,但名称不同。明清时始称钦天监,有监正、监副等官。参见《文献通考·职官十》、《清续文献通考·职官十四》。

钦天监qīn tiān jiàn

主管天文、历律等事务的最高官署:贾珍便命贾琼、贾琛、贾璘、贾蔷四个人去陪客,一面吩咐去请~阴阳司来择日。(十三·274)

钦天监

109 钦天监

明清两代从事天文观测和推算历法的国家机构。从1370年起,由太史院易名而来。下设天文、漏刻、大统历、回回历四科。清代沿用旧称,下设时宪科负责历书编订和日月交食的研究,天文科负责天文观测和天文仪器制造,漏刻科利用“漏刻”计时,负责政府报时,回回科负责研究光明传入我国的阿拉伯天文历法,后因不符实际而撤销。

☚ 元太史院   北京古观象台 ☛
钦天监

钦天监

官署名。明代置。清代沿置。掌天文,定时、律历等事。《明史·职官志三》:“钦天监:监正1人,(正五品);监副2人,(正六品);其属,主簿厅,主簿1人,(正八品);春、夏、中、秋、冬官正各1人,(正六品);五官灵台郎8人,(从七品,后革4人);五官保章正2人,(正八品,后革1人);五官挈壶正2人,(从八品,后革1人);五官监候3人,(正九品);五官司历2人,(正九品);五官事晨8人,(从九品);漏刻博士6人,(从九品)。监正、副掌察天文、定历数、占候、推步之事。凡日月、星辰、风云、气色,率其属而测候焉。有变异,密疏以闻。凡习业分4科:曰天文,曰漏刻,曰回回,曰历。自五官正下至天文生、阴阳人,各分科肄业。每岁冬至日,呈奏明岁《大统历》,移送礼部颁行。其《御览月令历》、《七政躔度历》、《六壬遁甲历》、《四季天象录》,并先期进呈。凡历注,御历注30事,民历32事,壬遁历72事。凡祭日,前一年会选以进,移知太常。凡营建、征讨、冠婚、山陵之事,则选地而择日。立春,则预候气于东郊。大朝贺,于文楼设定时鼓、漏刻报时,司晨、鸡唱,各供其事。日月交食,先期算其分秒时刻,起复方位以闻,下礼部,移内外诸司救之,仍按占书条奏。监官毋得改他官,子孙毋得徙他业。乏人,则移礼部访取而试用焉。五官正推历法,定四时。司历、监候佐之。灵台郎辨日月星辰之躔次、分野,以占候天文之变。观象台四面,面四天文生,轮司测候。保章正专志天文之变,定其吉凶之占。挈壶正知刻漏。孔壶为漏,浮箭为刻,以考中星昏旦之次。漏刻博士定时以漏,换时以牌,报更以鼓,警晨昏以钟鼓。司晨佐之。明初,郎置太史监,设太史令,通判太史监事,佥判太史监事,校事郎,五官正,灵台郎,保章正、副,挈壶正,掌历,管勾等官。以刘基为太史令。吴元年(公元1364年)改监为院,秩正三品。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征元太史张佑、张沂等14人,改太史院为司天监,设监令1人,少监2人,监丞1人,主簿1人,主事1人,五官正5人,五官副5人,灵台郎2人,保章正2人,监候3人,司辰8人,漏刻博士6人,又置回回司天监,设监令1人,少监2人,监丞2人,征元回回司天监郑阿里等议历。三年改司天监为钦天监。四年,诏监官职专司天,非特旨不得升调。又定监官散官。十四年,改钦天监为正五品,设令1人,丞1人,俱从品级授以文职散官。二十三年,改令为监正,丞为监副。三十一年,罢回回钦天监,以其历法隶本监。明初,又置稽疑司,以掌卜筮,未几罢。”

☚ 亲王府典服所   钦天监主簿厅 ☛

钦天监

官署名。掌观天象,推演历法。秦汉以来太史令掌天象历法。唐代始设太史局,后改为司天台,隶秘书省。宋、元与太史局、院并设司天监。明清改为钦天监,设监正、监副。

钦天监

官署名。明洪武三年(1370),改司天监为钦天监。设监正、副为其主官,掌察天文,定历数、占候、推步之事,凡日月、星辰、风云、气色,率其属而测侯,有变异则密疏以闻。自监正以下均为专业人员,非特旨不得升调、改任他职。清因明制,满、汉、西洋人并用。

钦天监

官署名。明清设置,掌观察天文气象,编制历书。明初置太史监,设太史令,以刘基任此职。吴元年(公元1367年)改监为院,以院使为主官。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改太史院为司天监,又置回回司天监,均以监令,少监为正副长官。三年(公元1370年)改司天监为钦天监。次年,诏钦天监官为专职司天文之官,非特旨不得升调。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罢回回钦天监,以其历法隶本监。设监正、监副为正副长官,其属有主簿厅主簿,春夏中秋冬官正,五官灵台郎,五官保章正,五官挈壶正,五官监候,五官司历、五官司晨、漏刻博士。分设天文、漏刻、回回,历四科。其中回回科即由回回司天监改设。自五官正以下至天文生、阴阳人,分在各科肄业。每年十月以编成的《大统历》呈奏皇帝,移送礼部颁行。御览历书也得先期呈进;第二年的祭祀日期也要在前一年选定并关照太常寺;为营建、征讨、冠婚、大丧之事选地、择日;大朝贺于文楼设定时鼓、漏刻以报时刻;测定日月食时刻、方位,知会内外诸司。监官自监正以下均为专业官。特定钦天监阶官名号,以别于其他文官。监正为正仪大夫,监副为分朔大夫,五官正为司元大夫,监丞为灵台郎,五官保章正为平秩郎,五官灵台郎为司正郎,五官挈壶正为挈壶郎。监官不得改他业,缺员时移请礼部访取,以备试用。迁都北京后,南京仍置钦天监,南京钦天监有监正、监副、主簿、五官正各一人及五官灵台郎二人,五官监候、五官司历各一人。清沿明制,于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置钦天监,设监正、监副等官,均以汉人为之,隶礼部。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由礼部分出,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增设满监正、监副。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以西洋人为监正。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增设管理监事大臣一人,始为独立机构。其内部组织同明,惟省回回科。定置监正、左右监副,所属有主簿厅主簿,时宪科五官正,天文科五官灵台郎,漏刻科五官挈壶正,又有笔帖式、经承等。于每年二月,以次年时宪书式呈皇帝阅后,正式编制,分颁行本及御览本。御览本有满汉文两种,颁行本用满汉蒙三种文字;按时观察天象,推测有日月食,要在前五个月报告皇帝,至期,会同礼部官登观象台测验;祭祀、各种典礼及工程建筑均由本监选择时日。光绪、宣统年间改革官制,本监没有变动,辛亥革命后始废。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8:1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