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3.菠萝黑腐病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3.菠萝黑腐病 【症状】: 本病主要发生于成熟的果实。被害果面出现水渍状软斑,病斑逐步扩大到整个果实,形成黑色大斑块。果肉变黑腐烂,并有发酵臭味。病菌可侵害幼苗,引起苗腐。开始先在外叶枯黄,逐渐至内部叶片,用手拔全部叶片与地下部分脱离,或从摘除冠芽伤口处侵入,侵害嫩叶基部引起心腐。 【病原】: 病原为真菌。有性世代属子囊菌亚门,能产生子囊壳。子囊壳长颈外露,即肉眼所见的刺毛状物。子囊近卵圆形或棍棒状。子囊孢子无色,椭圆形。无性世代属半知菌亚门,能产生厚壁孢子和内生孢子。厚壁孢子串生在孢子梗顶部,球形或椭圆形,老熟后黑褐色,表面有刺突。内生孢子长方形或短圆筒形,无色,内生于浅色的生殖菌丝中,排列成串,成熟后依次逸出。 【发病规律】: 本病以菌丝体或厚壁孢子在土壤或病组织中越冬。病菌借雨水溅射或气流、昆虫传播,从伤口侵入引致发病;鲜果在运输贮藏期间,通过伤口接触传染而蔓延扩展。果园排灌不良,造成渍水,容易引致苗腐;在潮湿的情况下,有伤口种苗易感染发病;雨天除冠芽,病菌易从伤口侵入;摘除冠芽过迟,伤口大难愈合,果实受害机会多。 【防治方法】: 本病原菌自伤口侵入,应以避免伤口为中心采取措施。 (1)收获、运输及贮藏期间,果实均需小心轻放,避免造成机械伤。不要在雨天收果,晴天收果亦不宜堆放过厚,贮藏室要通风干燥。 (2)采果后,可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浸果1分钟,晾干后再贮运;或在果柄新鲜切口处涂10%安息酸酒精液预防感染。 (3)发现病果应及时从果堆中检出,避免接触传染。 (4)适时晴天除冠芽,如因下雨或打顶除芽后伤口大,可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涂伤口进行保护。 (5)选用壮苗,种苗须经2-3天阴干,使种苗蒸发失去一部分水分,并使切口产生木栓保护组织,然后定植。 菠萝黑腐病〔Ceratocystis Paradoxa(Dade)Moreau〕又称凤梨软腐病,在我国菠萝主要产区广东、广西、福建等省(区)有所发生,是果实成熟及贮藏过程中的重要病害。也可侵害幼苗,引起苗腐,在菠萝产区发生较普遍的病害。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