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钟相杨幺起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钟相杨幺起义 钟相杨幺起义Zhongxiang yangyao qiyi南宋初年,实行对金屈膝投降的妥协政策,又假借抗金之名义加紧搜刮民脂民膏,来满足统治者荒淫糜费的生活,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很激烈。江南人民生活更加穷困,不断起义反抗。早在北宋末年,洞庭湖一带巫教流行,其首领钟相以行医为名,宣传“等贵贱,均贫富”的主张,人民纷纷投奔钟相,他便利用宗教组织农民,酝酿起义。建炎四年(1130)二月,钟相率众起义,占领了洞庭湖周围的19个县,队伍发展到几十万人。建立了农民政权,国号“大楚”。年号“天载”。为了体现平均主义的思想,钟相宣布,凡是参加起义者,一律免除税赋差科,不受南宋法律的束缚(《梁溪全集》卷七十三)。起义军所到之处,焚烧官府、抢劫豪右、镇压官吏,将没收地主豪绅的财产平分给农民。四月间,因遭孔彦舟匪军之暗算,钟相父子兵败被俘,英勇牺牲。起义走向低潮。绍兴三年(1133)四月,钟相部将杨幺被推为起义军总首领,称大圣天王,继续领导农民与政府军作战。杨幺以龙阳(今湖南汉寿)为根据地,建立许多水寨和陆寨,采用“陆耕水战”的战术,“陆攻则入湖,水攻则登陆”(《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九十),沉重地打击了官军。东自岳州,西至澧州,北至公安、枝江,南达潭州境内皆为农民军所控制。南宋政府极为惊慌,派岳飞率军前往镇压,岳飞采取经济封锁的措施,断绝起义军的粮食和武器来源,又加以诱降措施,终于在绍兴五年六月,大破起义军营寨,杨幺等起义领袖兵败牺牲。杨幺死后,岳飞收编了起义军余部20多万人,充实了岳飞部队。钟相杨幺起义前后坚持6年之久,沉重打击了南宋统治,是南宋规模较大的一次农民起义。 ☚ 黄天荡战役 郾城大捷 ☛ 钟相杨幺起义南宋初年洞庭湖地区的农民起义。南宋统治者借抗金名义残酷地搜刮人民,弄得湘、赣一带“十室九空”,民不聊生。鼎州武陵(今湖南常德)人钟相,利用巫教组织农民,提出“等贵贱、均贫富”的口号,深得群众拥护。建炎四年(1130年)春,宋金战争中的逃将孔彦舟败军,窜扰鼎州,钟相率众起义,保卫家乡。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杨幺(名太)等响应参加,占有附近19县,发展至数十万人。钟相被推为楚王,年号“天载”。打击官僚、僧俗大地主,称为“行法”;没收地主豪绅财富分给农民,称为“均平”。同年春夏之际,钟相在战斗中被俘牺牲,起义军由杨幺领导继续斗争。绍兴三年(1133年)杨幺被推为总首领,称“大圣天王”,有众20万。以洞庭湖地区为根据地,“兵农相兼”,“陆耕水战”,拒绝宋政府的招降,不为金与伪齐的收买所动,坚持反压迫斗争。绍兴五年(1135年)为岳飞所破,杨幺投水未死,被俘牺牲。 钟相杨幺起义zhong xiang yang yao qi yi【历史】the Zhong XiangYang Yao Uprising 钟相杨幺起义北宋末,鼎州武陵(今湖南常德)人。钟相以行医为掩护,利用宗教进行宣传,提出“法分贵贱贫富,非善法也。我行法,当等贵贱,均贫富”。靖康二年(1127),曾派长子子昂率三百人北上勤王,被政府遣散还乡。建炎四年(1130)二月,金兵攻潭州,兵匪孔彦舟寇掠澧州,钟相遂发动起义,被义军举为“楚王”,改元天载。他们建官设置,焚官府,烧寺院及豪富之家,杀官吏、儒生、僧道、巫医、 卜祝及仇隙之人。三月,钟相父子被孔彦舟俘获,槛送行在被杀,杨幺继续斗争。绍兴三年(1133),杨幺被举为首领,号“大圣天王”,立钟相之子钟仪为太子。杨幺拥众二十万,在洞庭湖周围陆耕水战。造大型车楼船,屡挫官军于洞庭湖。五年,张浚、岳飞前往镇压。岳飞收买叛徒杨钦作为内应,击溃义军,老弱遗散为农,强壮数万被编入岳家军。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