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错泥筩
前凉铜器。1966年由陕西省博物馆在西安征集。铜铸,呈竹筒状,下有三马蹄形短足,外饰金错龙虎纹,中有三小圆耳。通高11.7厘米,口径7.9厘米。盖已佚。器底有金错铭文47字:“灵华紫阁服乘金错泥筩”,“升平十三年十月凉中作部造平章壂帅臣范晃督臣綦毋务舍人臣史融错匠邢芶铸匠王虏”。文中“升平十三年”,即公元369年; “凉”即张轨、张骏、张玄靓等在今甘肃、青海、新疆一带所建之前凉; “平章壂(殿)帅”和“督”应为张氏所置官名,“邢敬”、“王虏”则为“铸匠”、“错匠”姓名。据铭文可知,此物应为前凉宫中用物。此物制作精致,形制特异,上错有生动的龙虎等图案。马蹄形三足成等边三角形,放置稳固。三圆耳系铸于圆筩的半个扇面,中耳略比两侧耳低0.3厘米,提起中耳之绳,筩口自然倾斜。这些精细的工艺和巧思, 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