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金银复本位制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金银复本位制

“单本位制”的对称。“复本位制”的全称。以金银两种金属同时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特点: 金银两种金属同时被定为法定货币; 金银两种铸币均为主币,均可以自由铸造,都具有无限清偿的效力。复本位制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金银两币按其各自实际价值流通的 “平行本位制”。另一种是两币按国家法定比价流通的“双本位制”,或称“两本位制”,即通常所称的复本位制。复本位制是一种不稳定的货币制度,因为金银同时充当本位币与货币的独占性、排它性相矛盾,并可能导致商品价格和交易处于混乱状态,所以现在较少有国家采用。

金银复本位制

即“复本位制”。

金银复本位制Gold and Silver Bimetallism

以黄金与白银同时作为本位币制作材料的一种货币制度。在该制度下,金币与银币都具有无限法偿的能力,都可以自由铸造、流通、输出与输入,金币和银币可以自由兑换。该制度的出现有效弥补了黄金产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问题。18—19世纪,曾被英、美、法等国长期采用。

金银复本位制

以金和银这两种金属同时作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在这种制度下,金、银同时被定为法定货币,金、银的铸币均为主币,均可自由铸造,都具有无限法偿的能力。复本位制是16—18世纪西欧各国流行的货币制度,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典型的货币本位制度。白银适于小额零星交易,黄金则适于大额批发交易。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兴起,城乡商品交易日益扩大。小额交易增加,使白银需要量相应增长。同时,资本主义大工业和批发商业、国际贸易迅速崛起,使大宗交易急剧增加,要求用价值更大的黄金充当流通工具。为适应双重发展的需要,市场对黄金和白银的铸币需要量一并增加。从16世纪起,美洲金银矿相继发现和开采,大量金银流入西欧,为复本位制准备了条件。1663年英国发行了金“基尼”,与原来的银“先令”并行流通,两种主币的兑换比价完全随市场比价变动。自1666年起,两种主币均可自由铸造。复本位制最初是采用金银平行本位制的形式,即金币和银币之间不规定法定比价,各按其实际价值量流通。在这种币制下,金银比价变动频繁,不能很好地发挥价值尺度的职能。为克服它的弊端,就采用了金银双本位制。在金银双本位制下,金币和银币按法定比价流通,试图割断与市场比价的联系。金银之间的法定比价被称为“铸造比率”。在双本位制下,虽然金银之间规定了法定比价,实际上并不能割断其与市场比价的联系。金银的法定比价不断地与市场比价发生冲突,市场价格偏高的货币成为所谓的“良币”,另一种货币则成为“劣币”,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引起经济紊乱。所以,在复本位制下,虽然国家规定金、银同时充当货币材料,金币和银币同时都是本位币,但在流通过程中,实际上只有一种货币发挥本位币的作用,而另一种货币则变成了普通商品。因此,复本位制是一种不稳定的货币制度。

金银复本位制

见“复本位制”。

金银复本位制

金银复本位制Gold andSilver Bimetallism

金银两种金属同时被法律承认为货币金属并参与流通的货币制度。它是在16世纪到18世纪资本主义初期所实行的典型的货币制度。在这一货币制度下,金银铸币各按其本身的价值进行流通,必然会使商品出现两种价格。为克服这一弱点,国家用法律规定了金银比价,这一规定与价值规律自发作用相矛盾,使实际价值较高的通货被熔化、输出而退出流通界,实际价值较低的通货充斥市场。

☚ 美元黄金本位制   金币本位制 ☛
0000029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2: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