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金紫光禄大夫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金紫光禄大夫

官名。魏晋始有此名。唐代为正三品文散官。

金紫光禄大夫

金紫光禄大夫

官阶名。汉代始置。晋时为正二品,唐时为正三品,宋、金时又为正二品。初无金紫二字,后给金印紫绶者称金紫光禄大夫。其掌丧吊之事。《后汉书·百官志》: “光禄大夫比二千石。” 《晋书·职官志》:“左右光禄大夫,假金章紫绶。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绶者,品秩第二,禄赐、班位、寇帻、车服、佩玉,置吏卒羽林及卒,诸所赐给皆与特进同。其以为加官者,唯假章绶、禄赐班位而已,不别给车服吏卒也。又卒赠此位,本已有卿官者,不复重给吏卒,其余皆给。”

☚ 金国皇帝妻妾   金吾卫上将军 ☛
金紫光禄大夫

金紫光禄大夫

官名。魏晋以来,“左右光禄大夫、光禄大夫皆银章青绶,其重者诏加金章紫绶,则谓之金紫光禄大夫。” ( 《文献通考·职官十八》)南朝梁十四班,为授予退休大臣的荣衔,位视吏部尚书,陈因之,三品,多为加官,无职事。北魏、北齐皆置,皆以旧德就闲者居之,待遇与特进同。隋初为从二品散官,炀帝时改正三品。唐太宗贞观十一年 (637) 置为正三品文散官。宋初因之,神宗元丰三年 (1080) 用为正二品寄禄官。金、元皆置为文散官第五阶,金朝正二品,元朝升为正一品。明废。

☚ 太中大夫   中奉大夫 ☛

金紫光禄大夫

官名。初指被赐加金章紫绶的光禄大夫,始见于晋朝,后遂成为正式官名。南北朝沿置,南朝梁定为十四班,陈三品,北魏、北齐皆从二品。隋初为从二品散官,炀帝时改为正三品。唐朝定为正三品文散官。

金紫光禄大夫

(1)官名。《唐六典》说:“本两汉光禄大夫也,至魏晋有加金章紫绶者,则谓为金紫光禄大夫。晋则金紫、银青左右四职并置。假金章紫绶及加银章青绶者,并秩第二。自晋以后,皆为兼官,少有正授,梁金紫光禄大夫为第十四班。”南齐时,金紫光禄大夫的地位略高于银青光禄大夫。北魏太和中议定百官,金紫光禄大夫秩从一品下,地位在左右光禄大夫之下。(2)散官名。北周始置左右金紫光禄大夫以为散官,秩八命。隋初置金紫光禄大夫,秩从二品,授给有声望的文武官员。地位在左右光禄大夫之下;炀帝时降金紫光禄大夫为正三品。唐始以金紫光禄大夫为文散官,秩仍为正三品。宋初沿唐制置金紫光禄大夫,品亦同。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改京朝官阶官吏部尚书为金紫光禄大夫,秩正二品。金代金紫光禄大夫秩正二品上,元升为正一品。

金紫光禄大夫

文散官名。魏晋以后,光禄大夫之位重者,加金章紫绶,因称金紫光禄大夫。北周、隋为散官。唐贞观后列入文散官。宋因之。北宋前期为文散官二十九阶之第四阶。正三品。系执政所带阶(资料出处参“光禄大夫”条。并参“文散官”条)。


金紫光禄大夫

寄禄官名。北宋神宗元丰三年九月,由吏部尚书阶改名。为文臣京朝官三十阶之第三阶。正二品(资料出处参“特进”条)。


简称

金紫。《愧郯录》卷4《执政官阶封爵》:“然在昔时,侍从官得至吏部尚书,实今金紫。”《宋史·职官志》9《元丰寄禄格》:“新官:金紫光禄大夫。旧官:吏部尚书。”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8:3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