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金城关古渡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金城关古渡

丝绸之路上的要道渡口。又名“金城津”。位于兰州市北关雷壇河口,北岸为白塔山。汉置金城关于河南岸,后置县,关城遂为金城县治所,北周改为金城津。北宋哲宗元祐、绍圣年间曾在此造桥济师。明洪武五年(1372年)大将军宋国公冯胜讨河西遇元将廓扩铁木耳(又名“王保保”)的抵抗后,冯遂命兰州卫守御指挥佥事赵祥曾在城西七里的河上建浮桥一座。九年(1376年)卫国公邓愈又将此桥西移3里。十八年(1385年)兰州卫指挥佥事杨廉改建浮桥,迁桥址于下游10里的白塔山下。改建工程于当年六月开始,次年二月竣工。此桥以24只木船横亘河上,架以木梁,上铺木板,设有栏楯。两岸各竖铁柱(俗称“将军柱”)两根系铁索两条,索长120丈,并属以棕麻草绳之类连贯各船,当时被誉为“边徼之要津,天下之雄观”的这座浮桥命名为“镇远桥”,又称“天下第一桥”。这里是丝绸之路的“中大路”,有两个优越条件,一是道路径直,其二是沿途驿传、旅舍设置兼备,故使人、商客取道于此者居多。有“控扼冲要,道通西域”之说。还有记载说:“陕西之路可通甘凉者惟兰州浮桥,敌若据此桥,则河西隔绝,饷援难通,则斯桥之关系诚重矣。”然而浮桥的麻烦之处便是每年凌汛和洪汛期间均要拆除,耗费糜繁。且每遇洪水暴泻,凌峰偷袭时浮桥常被冲毁,经常造成大量伤亡。这座浮桥历时500余年,至清末宣统元年(1909年)铁桥建成后始拆除。1982年兰州市政府将原浮桥的缆柱立于铁桥南岸作为历史文物供后人参观。此铁柱为1376年邓愈所铸,长5.8米,重10吨。顶部为圆形出檐式,直径0.48米。底部直径0.61米,底座长1.2米,宽0.81米,厚0.3米。上有铸文:“洪武九年岁次丙辰八月吉日,总兵官卫国公建斯柱于浮桥之南,系铁缆一百二十丈。”浮桥的遗址是个很早的古渡口,不仅汉代出入河西大都经过这里,唐以后更是如此。唐僧玄奘去天竺取经,长庆元年(821年)大使刘元鼎和副使右司郎中刘师老出使吐蕃都是从这里渡河的。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5:5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