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史纪事本末 金史纪事本末纪事本末体金史。五十二卷。清李有棠(生平见《辽史纪事本末》条)撰。 《金史纪事本末》将金一代大事归纳为五十二专题进行叙述,起《帝基肇造》,迄《末造殉节诸臣》。内容除《河决之患》一条外,余皆政治、军事、外交方面事迹。体例虽为纪事本末,方法上却略有变通,卷首所附《纪年表》及《帝系考》实存编年和正史本纪之意,而正文中《世宗朝宰铺》、《南渡忠谏诸臣》、《末造殉节诸臣》则取正史中类传之法,皆人物传记。 此书最有特色处,则在正文之外,另附考异之法。正文“俱本正史”,对《金史》所记史事按专题纂辑而成。考异为此书功力较深部分,约占全书一半以上,即将各种资料和作者考证,仿裴松之注《三国志》和胡三省注《通鉴》之例,用双行小注,分载各条相关正文之下。由于古代专记金史的史籍,仅《金史》、《大金国志》、《归潜志》、《汝南遗事》等数种,其他均散见于笔记杂录文集或宋朝方面史籍中,搜讨不易。此书的考异,将许多有关同一事件的材料汇列一处,既充实了原来《金史》中比较简略的记载,也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研究和解决问题的线索,足省翻检之功。 《金史》与宋、辽二史皆元代官方据三朝各自国史、实录修成,因编纂仓促,对各史所记缺乏认真考核,其间异歧甚多。如辽遣使册封完颜阿骨打为东怀国皇帝之事,《辽史》明载而《金史》不载;金宋战争中,宋将刘琦、岳飞、韩世忠都曾大破过金兵,然《金史》皆不载,有时则各自夸大战绩,使不少史实扑朔迷离。此书对此尽可能作了厘清,一时难以辨明的,也提供资料,以疑存疑。对金国的地理沿革、关津堡寨建置,以及人名事迹,各史因音译等关系不相符合者,也一一考核,分注详晰。 此书缺点是征引资料虽多但不够精审,有时还失之臃肿,且存在一些错误。从内容看,对金代的制度、经济、文化也未加论述,反映出作者较陈旧的历史观念。 有光绪十九年(1893)初刻本和光绪二十九年(1903)作者修订重刊本。1980年中华书局出版的标点本,对旧刻错误和衍脱作了较多校正。 ☚ 辽史纪事本末 元史译文证补 ☛ 金史纪事本末书名。清李有棠撰。五十二卷。依据《金史》,旁采《宋史》、《辽史》、《元史》及各家说部、传记、文集等。随事考异,考证亦详,增补《金史》错讹甚多。1980年中华书局有整理本。 金史纪事本末五十二卷。清李有棠(生平事迹详见 《辽史纪事本末》) 撰。此书和 《辽史纪事本末》是姊妹篇。分正文和考异两部分,正文载取 《金史》重大政治、军事事件,记述其始末;考异以小注的形式,勾稽群书,考其异同,以便观览、研究。本书的长处在考异部分,因作者用力颇多,解决了不少问题。不足处与《辽史纪事本末》一样,一是失于载取史文粗疏、错误;二是考异征引过繁,不少材料与本书关系不大或无关;三是没有典章制度的专题。版本有光绪十九年(1893)初刻本和光绪二十九年(1903)经作者修改后的重刻本。中华书局据以整理,并参阅它书,出版了点校本。点校本附有《金史人名清元异译对照表》,易于查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