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厉鹗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3

(词)清·厉鹗

春浅初匀细黛,寒轻不上仙肌。

玉梅花下见来迟,夜月深屏无睡。

心倚红笺能说,情除青镜难知。

试香天气惜香时,人静街痕如水。

(词)清·厉鹗

静极翻如有待,眠多未是无憀。

柳花毬转碧窗绡,不信东风才到。

闭月三三小径,藏莺六六弯桥。

香囊蝉锦懒重挑,乞取春愁閒了。

(词)清·厉鹗

浮玉塔前风色,销金锅畔晴澜。

都来收拾一楼閒,只少青山数点。

望眼苍黄越树,醉魂清冷吴天。

柳边犹系五湖船,西子烟中去远。


3

(词)清·厉鹗

飞绵近远。

又绿阴弄日,吹过隋苑。

比雪还轻,度水无痕,东风下上低捲。

成团作队冥濛甚,真共幻、总迷心眼。

倚绣帘、误却吹时,明灭个人庭院。

尚忆张郎好句,正朦胧淡月,坠处初暖。

漫缀征衣,点鬓休惊,欲捉儿童仍懒。

悠飏梦入离亭路,写不尽、楚江春晚。

笑雨馀、一种沾泥,付与老禅为伴。

(词)清·厉鹗

轻阴冉冉。

正嫩苔弄碧,庭宇深掩。

千缕柔魂,摇荡如烟,无端忽度阑槛。

章台路暗人归处,看足了、斜阳浓淡。

又几痕、水际低窥,近日楚腰全减。

依约匀梳月底,乱云铺满径,笼住文簟。

欲结同心,空试荑苗,作就三分销黯。

寒添白袷清明后,埽不尽、随风微敛。

最镜中、再写秋疏,记得踏枝鸦点。

(词)清·厉鹗

幽姿欲舞。

见棱棱几叶,空际微吐。

半枕游仙,飞作轻云,不怕满城风雨。

琉璃屏上秋多少,也澹到、痕无描处。

记昨宵、洒背新霜,翠袖灯剪窗户。

尚有篱根浅醉,攲斜簪帽底,曾费回顾。

笑问尊前,人瘦如花,花瘦可怜如许。

东西活脱残枝畔,合赚得、閒情词赋。

待醒来、重觅横陈,低捲小帘寒曙。


3

(中吕宫)
(曲)清·厉鹗

藕湖柳渠。

亭馆风多处。

十年隋苑旧。

诗逋团扇招凉句。

茉莉鬟酥。

蔷薇衣露。

隔船窗,闻笑语。

不须醉扶,月上红桥去。

(中吕宫)
(曲)清·厉鹗

稻齐鲙肥。

久忆吴中味。

乘秋帆,影去如飞。

袅袅菱歌起。

鹤市谁依,鸿庑单栖。

算归时,仍客里。

得归且归。

吟不了、烟波意。

(曲)清·厉鹗

远林翠侵。

暖处迷离甚。

夜来轻抹画廊深。

和月梨花浸。

袅上罗襟,飞上瑶簪。

似幽期一缕,心再寻。

至今春有禁,情难禁。


2

(南吕宫)
(曲)清·厉鹗

竹外青莲座,水边黄面僧。

扫叶烹茶折脚铛。

迎。

罢翻金字经。

苍苔径,看碑廊下行。

(曲)清·厉鹗

抱瓮忘机事,栽花消俗缘。

中有桐君上品传。

泉。

飞流当暑天。

云浆咽,主人平地仙。


2

(词)清·厉鹗

微波冷托湘筠色,高枝早信寻难得。

玉骨不为泥,轻于云一丝。

镜花留半影,最薄东风命。

楚角莫飞声,人间无此情。

(词)清·厉鹗

斜红不暖凝酥面,春来未许春莺见。

小凭侍儿肩,花寒人可怜。

无言空拥袖,兰气熏花透。

髻压一枝斜,前身萼绿华。


2

(词)清·厉鹗

帆色新年,又轻约、水枕春寒同载。

堤上沽酒,人家湘梅已先卖。

斜照傍、红楼未启,惜犹护、一层芳霭。

趁燕裙归,调鹦槛远,尘梦都改。

悄弹指、閒立平沙,更吹绿吴波缓衣带。

堪笑天涯踪迹,有垂杨相待。

人意与、东风是客,洗软香、雨际烟外。

且听钟度枫桥,旧情如在。

(词)清·厉鹗

康山在扬州,辇士为之,以康对山寓此得名,今属吴氏。乙巳二月四日,祓江招饮其上,四顾旷然,俯仰今昔,同集者尺凫授衣,各赋一解。

休恨无山,小阑外、略借江南眉色。

何况山在,人家梯青唤双屐。

吹不断、风前笑语,怕惊起、退红帘隙。

古堞飞帆,平林指塔,春望无力。

旧知己、觞送花迎,画歌舞屏间未头白。

谁道琵琶才掐,剩康家陈迹。

豪气被、萧萧草树,甚曳裾、有此狂客。

为问天畔归鸿,远愁衔得。


2

(词)清·厉鹗

节近清明,一池春绿蛙催雨。

凭阑无绪,目送年芳去。

拟剪湘天,不供笺愁句。

相思苦。

花无重数。

红认斜阳暮。

(词)清·厉鹗

片雨斜阳,柳阴濯足看行水。

世间良计,识字耕夫耳。

风约云萍,又向芜城会。

推书起。

酒阑无味,为我言田意。


2

(双调)
(曲)清·厉鹗

谒东阁,平生未肯。

典西湖,此事休云。

约酒朋,探芳信。

卖饧天,柳娇花嫩。

老作承平快活人,看镜里、春山似哂元刘致中醉中天自注云宋谚有典卖西湖之语台谏谓之卖了西湖既卖则不可复省院谓之典了西湖犹可赎也无官守无言责此古人所以轻视轩冕欤。

(曲)清·厉鹗

移舫子,云阴半掩。

倒阑干,鱼影深潜。

池分九曲凉,花比重湖艳。

看娉婷,不隔湘帘。

疏雨催诗意未忺,但叶上声来数点。


2

(曲)清·厉鹗

烧痕春,无端唤起踏青人。

青青有尽愁无尽,不入侯门。

浓将落日薰。

媚借飞花衬。

色作罗裙认。

小卿墓上,西子湖滨。

(双调)
(曲)清·厉鹗

写秋思,芭蕉叶叶竹枝枝。

南湖风雨凉何自。

潘鬓成丝。

虫声唱鬼诗。

雁影排人字。

凤𥿄书仙事。

馀香灭后,幽梦回时。


2

(词)清·厉鹗

蓝浪浮花,青铜淬彩,空明大好无翳。

样巧裁菱,面平揩粉,不数尚方新制。

吴船载取,萦绣带、疑回鸾翅。

低挂苏潭,片月如描,弁峰晴翠。

华年误人似此。

杜郎看、鬓丝难避。

几对浅涡梨晕,笑临秋水。

勋业平生付与,最爱是、长宜旧铭字。

听罢怀中,窥馀睡起。

(词)清·厉鹗

序:烟草,神农经不载,出于明季,自闽海外之吕宋国,移种中土,名淡巴菰,又名金丝薰,见姚旅露书。食之之法,细切如缕,灼以管而吸之,令人如醉,祛寒破寂,风味在曲生之外。今日伟男髫女,无人不嗜,而予好之尤至。恨题咏者少,令异卉之湮郁也。暇日斐然命笔,传诸好事。

瀛屿沙空,星槎翠剪,耕龙罢种瑶草。

秋叶频翻,春丝细吐,寄与绣囊函小。

荷筒漫试,正一点、温黁相恼。

才近朱樱破处,堪怜蕙风初袅。

娇寒战回料峭。

胜槟榔、为销残饱。

旅枕半攲熏透,梦阑人悄。

几缕巫云尚在,溅唾袖、馀花未忘了。

唤剔春灯,暗萦醉抱。


2

(词)清·厉鹗

帘垂有影,院静无声,谁家待月阑干。

两点深颦,分付次第眉山。

薄妆乍侻,便低鬟、更自幽妍。

心事远,看转将瑶轸,尚怯春寒。

只有梅花知得,爱香生弦外,韵在丝前。

小立徘徊,肯教流响空烟。

人间尚留粉本,不愁他、轻误华年。

凝望处,想参横、依约未眠。

(词)清·厉鹗

征衫换色,客枕催寒,川涂自古酸辛。

楚尾吴头,风雪独自归人。

低迷冻鸥片影,恐吟魂、搅乱江云。

远望外,有败芦断竹,何处孤村。

莫怪苍山白首,看凄清到此,愁也如君。

湿重帆迟,赢得画里閒身。

滩空梦回犬吠,正鸿妻、相候柴门。

待岁晚,酌椒花、全未是贫。


2

(南吕宫)
(曲)清·厉鹗

种药锄,分茶筅。

苍桧空堂隐臞仙,碧桃幽径闲寻遍。

一柱烟,五洞天,九锁泉。

(曲)清·厉鹗

霜满靴,尘侵马。

白首诸公恋东华,相逢爱说天台话。

蹑峤霞,饭涧麻,吟瀑花。


2

(词)清·厉鹗

风蒲低暑。

见白羽带波,翻翻还住。

阑影摇人,簟文生梦,梦入藕花深处。

閒笑泛湖伯越,閒笑啼湘怀楚。

晚凉外,动忘机一曲,悠然琴趣。

休去寻钓艇,重理旧盟,草合垂虹路。

倚扇开襟,调冰脍玉,不问是谁宾主。

三十六梯明月,三十六陂秋雨。

戏招手,认青天片雪,飞来诗句。

(词)清·厉鹗

竹香新引。

渐绿到岸东,荼蘼吹尽。

描绣心慵,行棋声歇,长日琐窗清润。

閒临小风挥扇,凉思先归松鬓。

为谁瘦,亸单衫尚束,春前幽恨。

芳信缄密意,蝇字玉钗,待掐榴巾问。

斗茗楼前,澡兰屏底,犹记那回眉印。

几丝麝煤飞度,山枕天涯翻近。

梦催破,听迎梅雨点,敲檐初紧。


1

(仙吕宫)
(曲)清·厉鹗

花前偷回娇盼。

赏知音、舞袖弓弯。

何处秋坟唱夜阑。

抛却青团扇。

儿闲风流旦元夏雪蓑青楼集李娇儿人目为风流旦。


1

(词)清·厉鹗

楚云梦远。

觅鬓底瑶肪,悄在秋苑。

素萼乍攲,遮住青鸾轻扇。

最怜付与红儿,只隔幔纱遥见。

凉飔度,嫣然笑拈,闹扫初绾。

明河坠露分半。

称香浸铜瓶,胭粉零乱。

几点唾壶情泪,翠襟吹溅。

倚妆静看搔头,又恐一枝敲断。

丹白想,亭亭夜深自遣。


1

(词)清·厉鹗

生九疑,住九疑。

自小山光染玉姿。

碧罗天上飞。

春到时,雪到时。

独向花中咏绿衣。

断魂烟月知。


1

(词)清·厉鹗

杨花满天,榆钱满船(太鸿)。

绿阴湖上年年,问谁寻翠钿(授衣)。

桥边酒边,楼前眼前(廉风)。

夕阳一角阑干,对春风可怜(太鸿)。


1

(仙吕宫)
(曲)清·厉鹗

无复爬沙样。

风味付厨娘。

纤手红椒擘绣匡,只合糟丘葬。

春雨潇潇夜窗,背灯情况,画眉人肯分将事见张敞集。


1

(词)清·厉鹗

凭画槛。雨洗秋浓人淡。

隔水残霞明冉冉。小山三四点。

艇子几时同泛。待折荷花临鉴。

日日绿盘疏粉艳。西风无处减。


1

(词)清·厉鹗

帘遮昼影,钗剪春痕,香度深深院。

玉嬉莺婉。

无愁处、小坐钉花床畔。

飞空碎远。

看一朵、翠翘难颤。

惊梦回、声落高唐,白雨随酥腕。

长记柑筵饮散。

遇红兰潮靥,青柳垂眼。

唾霏休溅。

飘鸾袖、应是细敲肠断。

微音弄钏。

料无此、渔阳娇怨。

生晚寒、灯晕妆楼,攲被池人倦。


1

(词)清·厉鹗

重阳过也成虚负,赖有诗仙。

肯作延缘,人与黄花共一船。

沿堤转尽垂杨路,水影桥边。

山影樽前,画出伤秋雨后天。


10

(曲)清·厉鹗

问先生、底事穷愁。

放浪形骸,笑傲王侯。

不隐终南,不官彭泽,不访丹丘。

搔白发,三千丈在手。

算明年,六十岁平头。

天许奇游,弄月蛟门,看雨龙湫。

(曲)清·厉鹗

是何人,染出秋光。

石拟闻蛬,树讶悬香。

纤手皴苔,柔毫晕碧,娇额分黄。

权当作、如来供养。

也应教、才子收藏。

肠断吴阊,漂泊多情,老去徐娘。

(曲)清·厉鹗

宴华清,何限欢娱。

底事朝来,粉悴香癯。

柳叶微颦,瓠犀小冷,棠萼愁吁。

没乱煞、开天帝主,敕离支、休进中厨。

塞上思酥,突骑长驱。

活玉巢中,且忍须臾。

(双调)
(曲)清·厉鹗

笑平生,诗卷生涯。

偶寄云房,似到仙家。

镜照山精,钟敲夜斗,鼎鍊秋霞。

申地园,不留破瓦。

卞公坟,谁种残花。

莫羡豪华,六代兴亡,衰柳啼鸦。

(曲)清·厉鹗

理香丝,样减菱铜。

紧绾螺尖,不放鸦松。

翠叶斜安,金钗短插,罗帕轻笼。

行云稳,微微楚峰。

堕花悭,小小吴宫。

传遍城中,压倒韦娘,见惯司空。

(曲)清·厉鹗

比西湖,西子争誇。

西子看来,尚逊秾华。

不尽云山,无穷烟柳,可惜风花。

斜阳在,黄妃旧塔。

醉乡眠,苏小谁家。

流水残霞,新月如牙。

油壁香车,归去吴娃。

(曲)清·厉鹗

溯空行,小艇风轻。

万顷潮平,清兴堪乘。

山迥云生,林青雨映,一坐金陵。

景阳井、苔崩旧京。

石头城、烟冷新亭。

茶鼎禅灯,竹径江声。

酒圣诗盟,少摒尘缨,缓定归程。

(曲)清·厉鹗

展鲛绡,一幅裁云。

素颈遮寒,翠鬓藏春。

踏雪风流,寻梅窈窕,照镜温存。

分明是、江妃后尘。

又猜疑、孟浩前身。

诗客知恩,刚近香肩,冻粟无痕。

(曲)清·厉鹗

剩前朝,一帧丹青。

长信昭阳,无限秋情。

金合藏蛛,綵桥度鹊,纨扇飞萤。

听玉漏,迟迟五更。

拜银湾,脉脉双星。

梧影闲庭,不卜他生,但祝今生。

(曲)清·厉鹗

傍幽窗,斗帐凄凉。

何许儒冠,忽拥油幢。

虎士趋风,蛾眉环坐,珠履成行。

班祭酒,须轻故乡。

李将军,得遇高皇。

万里名扬,万户勋偿。

一枕邯郸,总是荒唐。


11

(曲)清·厉鹗

南北两高青对耸。

气湿云飞动。

牛头缥渺齐,马耳冥濛共。

僧归雨来龙瀃涌。

(双调)
(曲)清·厉鹗

鲸铿一声山鸟骇。

响彻青松外。

云遮五百閒,月上三千界。

归舟几听头渐白。

(曲)清·厉鹗

东风倚阑花似雪。

小汊分鳞鬣。

鱼将花吐吞,花逐鱼明灭。

人生不如鱼乐也。

(曲)清·厉鹗

水南数峰皴粉少。

玉蝀澄馀照。

鸥边草欲苏,驴背梅初笑。

林逋宅荒犹未扫。

(曲)清·厉鹗

晚菘一筐堪适口。

莫笑贫家陋。

求添转不能,问价高于旧。

宜州老人空肚久。

(曲)清·厉鹗

月明满湖刚著我。

不搅鱼龙卧。

碧澜寸寸秋,挂子纷纷堕。

星河醉惊都绕舸。

(曲)清·厉鹗

黄妃塔颓如醉叟。

大好残阳逗。

浑疑劫烧馀,忽讶飞光候。

渔村网收人唤酒。

(曲)清·厉鹗

小莺掷梭风柳靡。

翠线波痕细。

双柑酒便携,两豆尘休闭。

百单八声春去矣。

(曲)清·厉鹗

风漪四围深院宇。

荷气销炎处。

斜明柳外虹,乱飐萍閒鹭。

来看翠盘高下舞。

(曲)清·厉鹗

鱼王国中看月上。

三塔遥相望。

浮珠白一丸,沈璧寒千丈。

夜深老禅心一样。

(双调)
(曲)清·厉鹗

谁家总宜船玩景。

落月长堤映。

柳烟舒翠屏,花露揩明镜。

西施帐中春梦醒。


1

(词)清·厉鹗

吟鬓萧疏客梦轻。

春尽忘情,春去关情。

问春去了几何程。

鸠作双声,燕作双声。

樱笋盘筵理旧盟。

芳夜心争,凉夜心争。

绿阴便是短长亭。

歌趱春行,酒驻春行。


1

(词)清·厉鹗

风走叶声帘底,夜长灯细。

秋尘不肯洗征衫,有前日、分携泪。

暗忆馀香残醉,几层烟水。

分明新梦到伊行,但道得、相思字。


1

(词)清·厉鹗

丁未始春,客吴兴,郡治后圃,有爱山台,南宋时建,盖取东坡“尚爱此山看不足”之句。日与客登其巅,苍弁清苕,奔赴襟舄,情味洒然,如遇白石、草窗诸名胜于五百载上,乃歌此曲,以寄予怀。

乍寒轻。

被邻园翠羽,唤起爱山情。

烟草残碑,风榛断笛,千载谁记经行。

想春在、楼痕几曲,破晓霁、妆镜见飞英。

欲雪消时,无人知处,峨髻青青。

飘瞥少年前梦,便移舟弄水,有若平生。

西塞鱼肥,东林酒熟,滋味何似浮名。

待传与、蘋香暖信,醉吟地、常忆柳边城。

回首家江非远,十四长亭。


1

(词)清·厉鹗

吹落娇云,展开平碧,枝上雨残犹陨。

恨流光偏迅,数景物、剩得莺憨蜂润。

小红曾记否,朝酲殢、薄寒自忍。

可怜游舫散后,定是芜菁开尽。

相引。

早饾饤阴晴,花信催过几阵。

曲巷幽坊,柳绵竹粉,翠楼生晕。

谢家飘荡紫额,剪趜尘盈寸。

凭阑干那曲,冶叶何人摘损。


1

(词)清·厉鹗

娇莺含得未。

正眠灯风收,繁心低缀。

薄晕微赪,学玉窗匀面,粉淹脂泪。

悄探芳期,先占了、沿溪桃李。

无语销魂,偷折斜枝,下阶游戏。

休触蜂须飞坠。

到细数圆珠,好春流水。

翠沼深深,照一庭胧月,暖香吹碎。

记挽单衫,相送懒、难醒残醉。

隔著重帘花下,瞢腾唤起。


1

(词)清·厉鹗

初翻雁背,旋催鸦翼,高树半挂微晕。

销凝最是登楼意,常对乱波红蘸,远山青衬。

不管长亭歌欲断,渐照去、鞭痕将隐。

想故苑、燕麦离离,满地弄金粉。

何况春游乍歇,花愁多少,只恼黄昏偏近。

冷和帆落,惨连笳起,更带孤烟斜引。

误雕阑倚遍,霁色明朝也应准。

无言处,望中容易,下却西墙,相思人老尽。


1

(词)清·厉鹗

疏林宿鸟。

柴门里、凝尘半榻谁扫。

倦程系马,风刀裂酒,雪花欺帽。

何时古道。

看长倚、敖山翠小。

又灯昏、寒星照户,不使客愁少。

攲枕寻思处,画句炉閒,印梅窗杳。

岁残气味,叹诗人、在家贫好。

底事飘蓬,竟输与、蛾儿夜闹。

恐明朝、渐看鬓影似暗老。


1

(词)清·厉鹗

竹垣花架,四面阴阴堪结夏。

手捉松枝,君是前身鹤阿师。

楞伽堆案,欲话无生谁是伴。

久断知闻,一缕茶烟袅作云。


1

(词)清·厉鹗

仙山回磴重,酒楼空翠中。

霜落千门树,风清十庙钟。

夕阳东,越王何在?

鸦翻江上峰。


1

(词)清·厉鹗

思梦髻慵梳,鹦鹉惊回倚井梧。

扇影似人人似月,圆初。

十六盈盈十五馀。

并蒂点红蕖,更有关心好句书。

不用近前频掩面,生疏。

水院云廊见也无。


2

(词)清·厉鹗

序:城西开元宫,本宋周汉国公主府。元时句曲外史张伯雨入道于此。外史开元宫得月轩词,有“环堵隘花狼藉,沟水涨云充斥,似石鱼湖小,酒船宽窄”之句,今阑入军营中,仅矮屋数楹,奉高真像,旁有隙地,积水纵横,犹是当日陈迹也。雍正癸卯二月十九日过之,书此以贻访古者。

自吹箫伴去,还再住、列仙儒。

想瑶草呼龙,梅花待鹤,诗鬓慵梳。

平生爱寻先隐,冷襟怀、要与俗人疏。

可惜风骚零落,而今才到清都。

漫郎曾赋石鱼湖。

流水绕阶除。

剩一片涓涓,断云新柳,照影荒渠。

宫奁已销馀艳,觅彩毫、何处写黄图。

说与游人记得,羽觞泛也应无。

(词)清·厉鹗

讶熏炉未烬,分秋宇、染铅丹。

正露重铜盘,风摇钿粟,暗和沈檀。

珊珊。

佩璎零乱,捣花房、声共晓钟閒。

一串胸垂圆相,双心臂缠清寒。

窗閒。

待洗尘烦。

斜挂处、藕丝单。

认现住冰轮,前身香国,不算缘悭。

更番秋期细数,胜纤痕、留印在雕阑。

宛转仍酬密愿,氤氲难解连环。


9

(仙吕宫)
(曲)清·厉鹗

云衣月面佩珊珊。

夜驾天风下古坛。

响入赤松山外山。

篆烟残,一半儿浮空、一半儿散。

(曲)清·厉鹗

潮回黄歇浦边春。

天界秦皇道上曛。

山冷陆机茸内云。

画难分,一半儿丹青、一半儿粉。

(曲)清·厉鹗

绿杨风里掩茅茨。

红藕香中收钓丝。

翠竹影边吟小诗。

日长时,一半儿横经、一半儿史。

(曲)清·厉鹗

淮流日夜走青芦。

老屋烟煤一饭馀。

亭长有妻曾愧无。

汉规模,一半儿韩侯、一半儿母。

(曲)清·厉鹗

云根不出庙庭隅。

神怪当年岂尽诬。

塑壁尚存山海图。

看模糊,一半儿蜗涎、一半儿雨。

(曲)清·厉鹗

青山遥对海门斜。

时见灵旗湿浪花。

夜夜夜潮惊万家。

闪栖鸦,一半儿声回、一半儿打。

(曲)清·厉鹗

仙花僧竹认松龛。

遗像依稀海岳庵。

野鼠有时须被衔。

护伽蓝,一半儿尘添、一半儿减。

(曲)清·厉鹗

移从夜雨记亲栽。

剪向西风入手才。

剖雾莫辞倾翠醅。

软金杯,一半儿诗成、一半儿改。

(曲)清·厉鹗

重瞳此地有遗苗。

野庙空江玉座销。

无复百官趋早朝。

话渔樵,一半儿龙工、一半儿鸟。


8

(词)清·厉鹗

瘦筇如唤登临去,江平雪晴风小。

湿粉楼台,酽寒城阙,不见春红吹到。

微茫越峤。

但半冱云根,半销沙草。

为问鸥边,而今可有晋时棹。

清愁几番自遣,故人稀笑语,相忆多少。

寂寂寥寥,朝朝暮暮,吟得梅花俱恼。

将花插帽。

向第一峰头,倚空长啸。

忽展斜阳,玉龙天际绕。

(词)清·厉鹗

青萍叶大桐花落,村村又鸣鸠妇。

细雨如尘,馀寒若水,蚁动吴奁时候。

狸奴聘否。

怪生客偏憎,闭门长昼。

守定芦帘,三眠三起似人柳。

深窗几回罢绣,挽笼钩陌上,亲费掺手。

夜屋灯边,晓墙烟外,最怕银筐饥后。

心情渐逗。

记瓦卦曾占,蔟山将就。

待写双蛾,更呼邻女耦。

(词)清·厉鹗

使君高会词人处,霜风正凋疏柳。

白雪徵歌,青猿授简,不惜连车沽酒。

高情感旧。

展翠阁遗函,玉台嘉偶。

错落蛟龙,光和体格最清瘦。

人间谪来未久。

怅芝田路杳,鸾驭难又。

伏氏经传,吴家韵写,空绝才华前后。

红丝小籀。

合长供铃斋,异香熏透。

梦井凄凉,一编时在手。

(词)清·厉鹗

簟凄灯暗眠还起,清商几处催发。

碎竹虚廊,枯莲浅渚,不辨声来何叶。

桐飙又接。

尽吹入潘郎,一簪愁发。

已是难听,中宵无用怨离别。

阴虫还更切切。

玉窗挑锦倦,惊响檐铁。

漏断高城,钟疏野寺,遥送凉潮呜咽。

微吟渐怯。

讶篱豆花閒,雨筛时节。

独自开门,满庭都是月。

(词)清·厉鹗

夕阳才作微凉意,幽窗便闻秋纺。

怨绪回风,情丝曳雨,交戛依然摇飏。

离悰记往。

在枫叶横塘,豆花深巷。

翠股斜敧,萧萧又送去年响。

何人听时较早,旧啼银烛背,寒素无恙。

染黛形轻,翻车韵急,偏隔秦楼朱幌。

馀絇漫想。

怕短发难搔,助愁千丈。

夜色柴门,几声天更爽。

(词)清·厉鹗

重来君有搀先卜,灯唇昨宵如语。

问讯东湖,年时柳色,犹剩烟中残缕。

英游俊侣。

叹范蠡船遥,黄公垆阻。

一曲南庄,更无人过白云坞。

乾坤总成逆旅。

化儿多戏剧,颠倒谁谱。

风掩閒门,冰凘老砚,绝代空吟贫女。

淹留未许。

早岁晚天寒,又催津鼓。

别梦依依,小楼窗日吐。

(词)清·厉鹗

平生惯向芜城客,吴丝暗斑双鬓。

雪岭才高,青楼句好,那比前人疏俊。

吟朋胜引。

爱款竹寻题,占花分韵。

忽觉归心,一灯摇梦野鸥近。

湖山此时旧隐。

玉壶凉万斛,红腻莲晕。

江雨鸣篷,林风解缆,离绪满于潮信。

流连未尽。

谢送我多情,熟梅芳酝。

弹指秋清,重逢期定准。

(词)清·厉鹗

柘西尚有词人在,梅边爱听吴语。

明镜慵窥,青山欠买,赢得吟情如缕。

高阳伴侣。

约小醉围炉,孟婆能阻。

斜日归鸦,一群寒影向村坞。

残年犹是近旅。

津亭仍解缆,离恨难谱。

横泖莼鲈,东湖烟水,输与渔儿渔女。

心期暗许。

在第六桥头,酒旗茶鼓。

一片春光,快教胸臆吐。


1

(正宫)
(曲)清·厉鹗

月圆波静苏湾暮,一船两桨横塘渡。

秋灯红袖曾偷护,晓妆青镜初回顾。

忆杀人也么哥,忆杀人也么哥,重来都是伤心处。


8

(词)清·厉鹗

怪朝来、凝芳盈席,一枝幻出清瘦。

纷纭不用将犀辟,付与散花掺手。

无乍有。

想漠漠轻寒、昨夜穿窗透。

纱笼护否。

恐疏朵横陈,探春多误,更与洒冰溜。

偷描处,漫比脂妆玉镂。

寓形休污吟袖。

鹿胎几点閒踪迹,惊觉软红回首。

延望久。

恍翳月吹烟、正是开时候。

高情似旧。

笑学字萧郎,低徊未拂,香影写难就。

(词)清·厉鹗

甚年时、楚江寒早,病怀偏恼孤旅。

悠然自唤空閒字,瘦影几番回顾。

难寐处。

也省听、敲窗暗叶穿阶雨。

残更漫数。

总付与醒眸,青灯素被,浑未减愁绪。

人间世,几个知音伴侣。

幽兰渌水休谱。

秖应不了枯禅味,闻性卷荷犹贮。

凝思苦。

问隔屋钗声、可是忘情句。

因君小住。

向无想山中,飞尘浣断,相约枕流去。

(词)清·厉鹗

杏饧香、闹花门巷,家家风外晴稳。

来时犹道江程短,定不短如愁鬓。

飞絮近。

作酒恶寒轻、只是无人问。

红丝砚润。

便杜老伤春,江郎赋别,难写此时恨。

西湖路,最爱山联眉晕。

游船曾记归尽。

绿杨阑角听莺坐,知我平生疏俊。

情一寸。

回首处、云容水态还相引。

天涯自哂。

绕九里街中,三分月底,谁与寄芳信。

(词)清·厉鹗

扫千红、已随流去,绿云南浦偷换。

钱钱点点田田样,浮动镜心才满。

青盖软。

想早畏朱曦、为覆双鸳伴。

全舒尚卷。

似龙女笺缄,鲛人帕束,含忆又含怨。

西湖好,何处罗裙玉腕。

采香休道来晚。

粉红未逐薰风嫁,扇底且藏娇面。

珠倒溅。

听骤雨声声、谱入歌喉啭。

吟骚意懒。

任细袅冰丝,低摇翠柄,衣小那堪剪。

(词)清·厉鹗

又腾腾、一番春晚,无情潮落江浦。

故人犹忆春前别,不肯载愁流去。

窗暝处,展淡墨吴笺、忽见殷勤语。

客怀定苦。

在縠水双流,沈楼一角,日日独看雨。

凄凉意。

不数淋铃督护,风流那减张绪。

平生我亦多情者,更搯酒边遗谱。

还问取。

问青子绿阴、可记城南路。

休歌尔汝。

待再觅邮筒,馀花晚笋,刻意为君赋。

(词)清·厉鹗

尚悤悤、垂虹春早,残芦风里如语。

愁阴不散烟汀阔,一叶软波翔舞。

扶柁去。

望练绕吴城、几点青旗字。

鲈乡社树。

想雾鬓风鬟,也怜寒峭,浅翠照眠鹭。

千年事。

零落荒台别墅,乾坤元是孤旅。

漫临奁鉴惊清影,客子何堪尘土。

须小住。

看重叠云衣、裹就湖天暮。

低眠旧浦。

续渔具因缘,茶人滋味,休写断肠句。

(词)清·厉鹗

绿阴阴、江南千树,重来桃叶依旧。

十年不负烟波兴,付与殢人杯酒。

船唤否。

度一片凉云、最恋河桥柳。

凭阑望久。

趁萤影高低,渔歌断续,摇过五湖口。

归非偶。

正是清和时候。

深村乐事多有。

焙茶煮茧梅风里,换得霜鳞盈斗。

诗思瘦。

待小草湘兰、已入骚人手。

西泠永昼。

汎五日轻桡,独醒何事,散发醉还又。

(词)清·厉鹗

趁平湖、采芳艇小,荷盘初沸烟雨。

钗茎静照凉波影,不比脆丝缠露。

花点注。

看倾尽斜阳、幽意凭谁诉。

西洲倩女。

讶碧臆才翻,青吭渐满,脉脉水天曙。

明珠剖,谁道暗投无误。

鲛人何事相妒。

携来菱市瓜塍畔,犹著宫黄深护。

论斗煮。

算风味亲尝、只有涪翁语。

轻圆荐俎。

早萦系心期,春葱腻雪,巧夕剪灯处。


1

(词)清·厉鹗

序:予与赵谷林长安别三年矣,戊午初冬,谷林自北归,相见于邗城。尘衣风帽,同话旧游,凄然枨触予怀也。家山渐近,又复薄遽分手。予归杭当在冬杪,谷林家西池梅花下,谈宴之乐,计日可待。因用白石老仙自度曲所云黄钟清角调者,制一阕寄之。

话离索。

相逢又是,江天雁影寥廊。

近来偏忆著,并马去程,茅店山郭。

情怀最恶。

向旧日、淮南栖托。

看尽人间迎送,似官道柳垂垂,任西风梳掠。

休莫。

琴移别调,尘销古怨,此意真如疟。

梦归烟漠漠。

题扇书裙,三年前约。

吴船乍泊。

早问取、疏梅池阁。

为怕寒香瘦削。

想翻笑、我归迟,延春酌。


6

(词)清·厉鹗

客怀偏恨秋阴,故遮一半阑干影。

蛬欺人独,鹊欺书滞,何曾惯听。

叠叠吴云,迢迢楚水,悠悠醒枕。

漫寻思那日,门前银浦,不抵似、关山永。

凝立风帘露井。

可能拌、参差簧冷。

飘零愁发,萧条长铗,无言自领。

楼月斜初,篝烟清后,旧家标韵。

又新凉陡起,添衣时候,作西窗暝。

(词)清·厉鹗

梅雨初霁,湖上山水浮动,凉气沁人肌骨。尺凫买舟,约予辈数人,缘孤山,掠苏堤,入西林桥,以泊于里湖。时意林鼓琴,敬身作小篆数幅,栾城觞碧筒劝客,予与尺凫各赋此曲,极暮乃罢去。丁未五月二十五日也。

蜻蜓偷眼凉多,飞随小舫摇空翠。

西泠五月,碧罗初染,冰壶乍洗。

多丽香车,閒情椒壁,梦尘空徙。

载荷心酒苦,桐枝弦澹,看一阵,风漪细。

更谱玲珑散水。

战长林、叶间疏吹。

高寒更忆,回峰隐舍,鸣泉僧寺。

易得惊秋,菰芦深处,此歌堪倚。

渐钟催人散,平波坠露,点青萤尾。

(词)清·厉鹗

残春能几番风,猩云一朵藏深翠。

嫣然最小,窥人阑角,怜伊睡起。

羞见当时,天衣涴藓,宫鬟垂地。

叹宣华旧色,鸟声啼尽,迟开处,伶俜矣。

尚恐朱颜易老,倩蔷薇、殷勤钩袂。

楼高十二,妆轻粉瘦,绡痕寄泪。

雨雨风风,铃儿未掣,蜂儿先退。

待解愁知道,前身记得,晚花流水。

(词)清·厉鹗

凭谁画就沧溟,影连南极摇空碧。

茫茫何在,云帆吹送,高秋今夕。

蛇种城遥,鳀人国杳,水天无迹。

正银涛上涌,冰丸倒射,应笑岸临风帻。

为问乘槎此客。

挹长庚、几经沦谪。

一官寄耳,乾坤奇处,肯教轻掷。

身到清虚,胸吞云梦,旧闻嫌窄。

看蛮童起舞,澄辉零乱,泻莲花白。

(词)清·厉鹗

半竿残日江城,平芜寒色新来浅。

旧游似梦,閒身如叶,阑干凭遍。

老去刘郎,芳温一念,最难消遣。

况雨声不管,愁人厌听,更长处,和啼雁。

无计凭他酒盏。

奈依然、酒醒天远。

丝占蟢子,香盟心字,关情在眼。

碧镜春酥,青绫秋梦,紫箫幽怨。

待佗时、絮语西窗,今夜把、兰灯剪。

(词)清·厉鹗

海帆吹送琼姿,一番又拆秋前信。

云衣袅袅,冰心的的,高情占尽。

著意扶持,青瓷架小,素瓯茶嫩。

向风亭水槛,炎光不到,搴香梦,今才准。

可惜幽芳易近。

有谁知、楚天閒恨。

逢迎只许,灵均水佩,湘娥烟鬒。

驿荔程遥,蛮花种杳,不堪重问。

试山空、露下瑶琴,独按写、深林韵。


5

(曲)清·厉鹗

高楼雨,深巷风。

惜花人,作诗无用。

红香笑窥墙角东。

笑先生、白头非宋。

(曲)清·厉鹗

琴工欠,药券迟。

逼残年,有台难避。

门前雁行谁解围。

沈三兄、俸钱遥寄张说谓沈佺期曰沈三兄诗须还他第一椒园行三故云。

(双调)
(曲)清·厉鹗

横斜影,清浅溪。

翠濛濛,嫩寒山气。

梅花见招深处栖。

草堂资故人谁寄。

(曲)清·厉鹗

蜂须朵,鹤膝枝。

背湖阴,杳无人至。

逋仙墓前春若此。

瘦吟肩耸成山字。

(曲)清·厉鹗

心占易,佩拟骚。

两三茎,送秋先到。

吐幽香,暗将炎昼消。

雪窗僧、写来难肖。


5

(曲)清·厉鹗

红渐稀,绿初肥,暖风一团香絮飞。

春入长眉,春著单衣,无处问相宜。

乍开帘、芳草东西。

倦凭阑、粉蝶高低。

鸟听秦吉了,花发蜀当归。

伊误了,牡丹期。

(曲)清·厉鹗

渔事多,柰渔何,渔心太平谁似我。

春雨渔蓑,落日渔艖,渔舍水云窝。

约渔兄渔弟经过,聚渔儿渔女婆娑。

渔竿连月浸,渔网带烟拖。

歌渔笛,定风波。

(越调)
(曲)清·厉鹗

支瘦筇,访城东,板桥夕阳依旧红。

名士词工,狎客歌终,醉卧锦胭丛。

闲愁埋向其中,温柔老却吴侬。

香销南国尽,花落后庭空。

风吹梦,去无踪。

(曲)清·厉鹗

停漏签,展冰奁,春湖可人花月兼。

蝶梦厌厌,柳影纤纤,山隔夜明帘。

呼灯重问青帘,叩舷同唱乌盐。

溯流光、三塔动,冲香雾、六桥黏。

尖风起,索衣添。

(曲)清·厉鹗

回敝车,守空庐,贫中自怜贫有馀。

鸟识亲疏,花验荣枯,笑读古人书。

扁舟不逐陶朱,布衣空羡丹徒。

英雄重俯仰,事业一欷歔。

初只合,老樵渔。


4

(词)清·厉鹗

称伊虎舅,斑斑玳瑁,身边频觑。

食有溪鲜,又上小庭高树。

如丘拗怒。

想唤汁、多应回顾。

何事费,峨眉画手,穴中空怖。

延颈盘旋争赴。

笑绿沙帏底,深怜群聚。

销得侯封,也算北门长护。

青钱百数。

买双耳、微痕添锯。

窥鹦鹉。

月季花前亭午。

(词)清·厉鹗

序:华亭钱葆馚以此调咏猫,竹垞翁属和得三阙,徵事无一同者,予与吴绣谷约,戏效其体,凡二家所有,勿重引焉。昔徐铉与弟锴共策猫事,铉得二十事,锴得七十事,作此狡狯,殆非词家清空婉约之旨,观者幸毋以梦窗质实为诮也。

雪姑迎后,房栊护得,黄睛明润。

扑罢蝉蛾,更弄飞花成阵。

穿篱远近。

未肯傍、茸毡安稳。

念寒夜,偎衾煖处,梦寻灯晕。

绕膝声声低问。

似无鱼分诉,怜伊娇困。

展膊屏前,髣髴三生犹认。

怀春最恨。

渐取次、归来难准。

琼签尽。

上案晴蟾铺粉。

(词)清·厉鹗

花毛褐染,炎天尚记,荷塘争浴。

鼠卜閒时,画损砌苔幽绿。

阑干几曲。

任侧辊、横眠初熟。

恰又敛,翛翛金尾,蝶衣偷蹴。

忽起惊跳风竹。

听蝇鸣茶鼎,何曾轻触。

暮眼才圆,香绮丛边看足。

檐声断续。

休吃尽、草芽盈掬。

娱幽独。

胜了狻猊镂玉。

(词)清·厉鹗

妆楼镇卧,底须诘取,于菟痴小。

解事吴娃,戏学凤仙亲捣。

红丝缭绕。

便万贯、呼来还少。

防失却,袅蹄重铸,閒坊寻到。

蟋蟀吟中醒悄。

正无声四壁,立残斜照。

不捕依然,阶药纷披藏好。

携儿乳饱。

坐榻畔、微温相恼。

春回早。

八九墙阴新埽。


4

(词)清·厉鹗

仙源风雅,不恨知音寡。

艇子采香归去也,袖有骊珠无价。

天涯共话秋窗,吹箫载酒何妨。

莫把吴钩再看,灯前化作柔肠。

(词)清·厉鹗

胶鬟新拭,正是停针日。

小扇扑馀无气力,风里杨花吹急。

销凝石畔兜鞋,不如偎暖苍苔。

欲就浓香一梦,翩翩胡蝶飞来。

(词)清·厉鹗

春衫泪浣。

谁问春寒浅。

依旧去年正月半。

锦瑟华年未满。

重来径曲苔荒。

一屏梅影凄凉。

疑在小楼前后,不知何处迷藏。

(词)清·厉鹗

风梭织雨,萍叶篱根聚。

水满兰桡应断渡,昨夜梦魂来去。

春衫起样休宽,偷描一一轻鸾。

将息酿花天气,凭他料理馀寒。


4

(词)清·厉鹗

莎雨前宵打布帆,柳花今日扑征衫。

催春杜宇怨春酣。

天有心情云破碧,风无气力水捼蓝。

销魂时节在江南。

(词)清·厉鹗

数到湘琴未满弦,春残过了摘樱天。

芳时卯饮最思眠。

八字眉痕刚半画,二分月影恰重圆。

第三桥外见飞仙。

(词)清·厉鹗

磬折春波吹婢鱼,粉塘烟竹迥萧疏。

此中堪注水经无。

兰语脆疑莺谷近,柳情慵觉燕帘孤。

晚风休减玉肌肤。

(词)清·厉鹗

一棹迎霜拂晓开,非关乘兴访疏梅。

断云叫彻玉龙哀。

鸡酒有情应恋此,湖山如梦可重来。

陇泉幽咽语初回。


4

(词)清·厉鹗

鬓点吴盐。

十年来去,苧剪征衫。

千里莺花,几重烟水,一片云帆。

乡园试话情忺。

有黛染、明湖镜奁。

佛土茶香,渔村莼滑,好个江南。

(词)清·厉鹗

佳处曾探。

量泉惠麓,踏藓灵岩。

多少吴娃,明妆倚舫,玉面乘篮。

秧田竹屋芦帘。

指归路、垂虹旧谙。

瑟瑟波摇,弯弯月唱,好个江南。

(词)清·厉鹗

湖傲山酣。

绿蓑白雨,紫笋黄柑。

蚕户新封,鸥乡近署,当了头衔。

兴来浪迹犹堪。

访酒社、诗朋快谈。

焦洞潮声,摄山月色,好个江南。

(词)清·厉鹗

腊尾春缄。

枫霞遍缀,梅雪相兼。

新绿初成,软红不到,水国无炎。

女湖儿店程添。

记苕霅、秋风挂帆。

洲渚神仙,楼台烟雨,好个江南。


3

(词)清·厉鹗

剑气横秋,诗肠涤雪,风尘湖海年年。

三径归来,慵将身事笺天。

草堂不著樱桃梦,寄疏狂、菊涧梅边。

想清游,如此须眉,如此山川。

枯桐在膝冰徽冷,纵一弦虽设,亦似无弦。

世外音希,更求何处成连。

几时与子苏堤去,采蘋花、小艇冲烟。

笑平生,忘了机心,合伴鸥眠。

(词)清·厉鹗

缟月啼香,青禽警瘦,遗环与恨俱飘。

雪没鞋痕,何人为埽溪桥。

东风欲避层台远,御风归、第一春销。

恼相思、枝北枝南,冷梦迢迢。

山空记得吟疏影,拾参差片脑,自裹冰绡。

湖水无声,流残旧怨新娇。

馀酸已在浓阴里,怕重屏、半萼难描。

更堪他、消息经年,雨暮烟朝。

(词)清·厉鹗

秘翠分峰,凝花出土,依稀粉滴脂函。

钿合前尘,宫罗冷却荑尖。

浮梁犹有当时月,向夜深、孤照秋奁。

怨长门,梦断苍龙,字渍眠蚕。

戏婴图子谁描得,恰临妆试仿,黛笔重添。

数比螽斯,未曾盈百休嫌。

从今旧价卑哥汝,宛青娥、红泪偷淹。

莫销魂,汉苑瑶箱,久落江南(明时瓷器进御者皆出浮梁之景德镇)。


1

(词)清·厉鹗

悤悤梦了华胥,早鹫岭窗前,贮将图画。

翠璎长带,铢衣细叠,冷绡光砑。

岩居瞻瑞相,展一坐、松风尘外挂。

任水际、苦入秋心,依旧九莲开也。

署年髣髴神宗,说侍养深宫,白头閒话。

月轮圆里,山河小影,似惊飘瓦。

兴亡多少事,便指与、枯禅应泪洒。

已零落,阿监当时,奉香黄帕。


1

(词)清·厉鹗

水榭收灯,虹梁待燕,判断韶华如许。

九十芳辰,一半自今堪数。

娇意绪、欲暖翻寒,懒心性、乍晴还雨。

已飘残、梅雪鳞鳞,井桃花信未迟暮。

箫楼应惜冶思,谁在生香径里,和莺低语。

约略东风,好似破瓜眉妩。

刚宿露、蝶梦搀匀,更惹烟、柳丝偷取。

怅年时,一掬春愁,试分知解否。


1

(词)清·厉鹗

乌衣过客。

约孤注赛春,春还轻掷。

润被换香,低几留灯愁通夕。

馀寒犹是连寒食。

强偷眄、清明天色。

傍檐携手,茸茸柳眼,泪痕频滴。

攲侧。

前年旧旅,寄单枕闷把、卧枝花摘。

水外澹红,帘底纤琼游踪隔。

文园多病何人惜。

有鬓影、参差知得。

便教晴蝶敲风,岸阴翠织。


1

(词)清·厉鹗

一寸横波惹春留,何止最宜秋。

妆残粉薄,矜严消尽,只有温柔。

当时底事匆匆去,悔不载扁舟。

分明记得,吹花小径,听雨高楼。


1

(词)清·厉鹗

胶鬟拢罢,称滑笏吴绡,摺成如水。

浅縆素额,更斜遮蝉翅。

重窥镜、非关怕冷,上头初、爱道随时世。

最宜淡泞,恁略施珠翠。

还把一痕绵擘,衬微微红起。

春愁困、莫教半卸,到残妆、秀晕分明是。

碧烟抹断,看两蛾尤细。


1

(词)清·厉鹗

寒玉砌澜,脩蛾横绿,青天明月初涌。

人间今夕好,柳外凉阴重,沈沈两堤跨蝀。

问何人、曲声吹送。

酒面邀秋,船头照影,吟思欲飞动。

烟空远眸堪纵。

想菱飔乱起,荷气深拥。

清欢惊易晓,光景随尘鞚。

南田词客今仙去,剩沙鸟、来成幽梦。

谁与共。

裴回写、閒情数种。


1

(词)清·厉鹗

薄游成小倦。

惊风梦雨,意长笺短。

病与秋争,叶叶碧梧声颤。

湿鼓山城暗数,更穿入、溪云千片。

灯晕剪。

似曾认我,茂陵心眼。

少年不负吟边,几熨帛光阴,试香池馆。

欢境消磨,尽付砌虫微叹。

客子关情药裹,觅何地、烟林疏散。

怀正远。

胥涛晓喧枫岸。


1

(词)清·厉鹗

荷声碧槛,蒜影纹帘,诗在枕根梦觉。

钗边缀虎,扇底弹蝇,输与彩舟佳约。

记琵琶、初见湾头,才舒新眉半萼。

立尽梅阴,晚雨犹鸣青蒻。

赢得星星短鬓,羞照江心,一规铜魄。

凉生楚簟,怨人宫砂,多少玉窗罗幕。

想南湖、十顷菱波,閒了微吟浅酌。

还认取、天际归帆,飞凫阑角。


1

(词)清·厉鹗

序:寄畅园在惠山下,梁溪胜地也。引第二泉穿垣而入,汇为大池,有声幽潺,池中多磐石,上芘乔木,皆数百年物,轩楹倒影,与波澹荡。己亥暮春十有三日,汪青渠邀予来游,坐荫弄水,顾而乐之。同行虞山沈生,弹筝作秦声以佐酒,因成此调。青渠近买吴姬,自杭来家梁溪,故戏及之。

屋借峰围,径随泉改,过桥别是深清。

阑干十二,真在镜中行。

不道黄衫去久,风前树、犹带茶声。

江南好,菟裘似此,何用买倾城。

携朋。

春已谢,梅丸缄怨,蕉纸书情。

任阴阴隔叶,啼老吴莺。

明日片帆催发,幽崖畔、正有云生。

句留住,簟纹设否,容我听调筝。


1

(词)清·厉鹗

恨海填平,情天补就,月共秋驻。

秋半偏双,月圆却再,减了閒风雨。

井梧知信,又开一叶,罗荐较凉前度。

想沈沈、青冥万里,此情此夜尤苦。

殷勤露下,把杯重问,也算平生希遇。

虬箭声添,鸾箫约爽,不少伤心处。

干卿何事,清辉依旧,更按桂花新谱。

便鸦啼、纹窗影转,忍教睡去。


1

(词)清·厉鹗

瞰月峰高,看街帘远,物华取次如归。

夜深寒浅,春在六铢衣。

望来处、纱笼万点,见背后、钗燕双飞。

疏梅下、星移汉转,胜似拜安妃。

尘霏。

行不断,踏歌伴软舞,随地成围。

天教晴稳,乐事往年稀。

念游侣、馀酲尚在,问殢人、香梦谁知。

匆匆里、饧箫又晓透罗帏。


1

(词)清·厉鹗

晓天鱼板响。

趁青蘋风起,碧鸥波涨。

一枝塔影,斜袅打双桨。

道场山在望。

仲姬犹剩眉样。

划碎玻瓈,占芦湾柳汊,新雨欲沈网。

何处纹帘捲上。

白纻歌轻,去也终怊怅。

双鬟可买,应作五湖长。

水云连浩荡。

杜郎元是疏放。

有日重来,愿身为鹊镜,妆脸镇相傍。


1

(词)清·厉鹗

夜凉那更秋情独,冷燄雨馀轻扑。

坠处湿黏帘竹,瞥见因风逐。

穿烟照水犹难足,小簟窥人新浴。

残月刚移桐屋,一个墙阴绿。


1

(词)清·厉鹗

平桥永昼。

惯柔浪寸鳞,来问春后。

长是船横鸭觜,派流莺脰。

高人不见元真子,但烟波、到今依旧。

苇汀花岸,千丝作网,笑伊还漏。

更比似、针锋细瘦。

好分付吴娘,柂楼烹就。

翠釜芹芽菽乳,入瓯芳溜。

鸥乡占取閒滋味,任年年、阻风中酒。

几分纤软,堪人断肠,忆鲈能否。


1

(双调)
(曲)清·厉鹗

趁微凉,访书堂。

淡月正昏黄。

卐字阑干亚字墙。

新词同唱。

合欢花影转东廊。


1

(词)清·厉鹗

一水仙源曲,被柳条遮断,千缕婀娜。

有约湔裙,怪逢伊还向,重帘单舸。

出意新梳裹。

看飏鬓、蕊黄微涴。

纵近来,远似天涯,谁倩玉颜初破。

禁火。

心情偏妥。

伴钱藕偷分,钿荇轻堕。

容易斜阳,恐穿烟凤子,尚寻珠唾。

波面虹桥卧。

任怨咽、玉箫吹过。

无奈澹月笼灯,翠扉恨锁。


1

(词)清·厉鹗

中吴烟水微茫地,吟边何限清感。

夜深腰笛伴渔讴,冷玉花千点。

剪秀骨、香霏露染。

娃宫风景教长占。

错羡舟居好,几雁齿、桥头解缆,回首销黯。

仍是载酒年时,蓦然低忆,蕙炉丝袅菱鉴。

断肠重唱小横塘,粉字开还掩。

纵贺老、心情未减。

无端世味如云淡。

好约我、垂竿手,斜雨梅黄,凭君画槛。


1

(词)清·厉鹗

冷砚敲秋,枯筇倚晚,西风斜掠平楚。

芋熟湖田,枫明水巷,先放烟鸿飞去。

还似春时节,埽不尽、閒愁吹絮。

暖红院落谁家,迎寒犹试箫鼓。

此际青门曾住。

记晓碾霜轮,未教离阻。

老大才华,凄凉身事,销得箜篌知遇。

三五回圆月,怕静夜、窥人良苦。

待问梅花,何时香拂衫缕。


1

(词)清·厉鹗

一讯槎风。

有双栖锦羽,携取筠笼。

抱时春屿里,啼处晓波东。

洪桃花下几回逢。

乍呼小名,朱朱未通。

瑶窗远,想误却、汜人同梦。

珍重。

谁乞种。

持比汝南,噤㾕神偏耸。

帻染蛮砂,尾捎蜃雨,特地移窠分送。

我已无心舞秋宵,负雏看啄苔阶缝。

凭丹青,唤梅家、写伊飞动。


1

(双调)
(曲)清·厉鹗

倚霜根,望前村。

西风渐掠归鸦阵。

稻熟租分斛面匀。

菊香醉枕锄头稳。

是非休问。


1

(词)清·厉鹗

疏雨催妍,稚寒凝态,天涯相见魂销。

问春归几日,未尽减春韶。

算亭北、新妆老去,不多风露,暗展轻绡。

送杯中婪尾,香心欲话无聊。

鸦黄初试,记当年、曾识烟苗。

奈月幌低笼,云阶斜倚,梦到迢迢。

除却谢郎俊句,无人与、浅晕深描。

想难禁携赠,离情都在红桥。


1

(词)清·厉鹗

旧苑荒湾,正悤悤别袂,草草欢筵。

放歌销白日,转枕梦青天。

风力紧,折吴绵。

寒色渐苍然。

话倦游、不如归去,如此湖山。

津头已买篷船。

尚樵歌共谱,琴趣閒编。

沙河春拊马,灯市夜飞蝉。

花倚担,菜登盘。

节物又增年。

问几时、掀髯一笑,追逐吟仙。


1

(词)清·厉鹗

绿遍山腰,青回沙尾,花信几风吹断。

屏间鸟度,镜里舟移,乍试苧衫绡扇。

常把禅机破除,难负春研,流光如箭。

正蘅皋税驾,袜尘不动,黛明波远。

看渐是、弱絮萦烟,新荷铸水,丽景一番熏染。

初啼鴂后,将噪蝉前,池阁嫩晴千变。

谁道凭阑有人,暗忆年华,自怜幽倩。

且停桡浅酌,霏雨沾衣数点。


1

(词)清·厉鹗

深院无人,看分月、纹疏小。

閒情约、青奴漫恼。

藕惹冰丝,悄一似、红衣拗。

曾道。

赋微凉、单栖悟早。

露箑烟襟,可暗忆、凌波棹。

垂杨髻、幽花玉照。

梦绕香璎,又唤醒、烦尘埽。

秋到。

休更怨、西风草草。


1

(词)清·厉鹗

小秦淮映小红桥。

兰舫重来酒未销。

秋雨多从蝉鬓飘。

梦迢迢。

曾倚阑干弄柳条。


1

(词)清·厉鹗

序:辛丑九月既望,风日清霁,唤艇自西堰桥,沿秦亭法华湾洄,以达于河渚。时秋芦作花,远近缟目。回望诸峰,苍然如出晴雪之上。庵以秋雪,名不虚也。乃假僧榻,偃仰终日,唯闻棹声,掠波往来,使人绝去世俗营竞所在。向晚宿西溪田舍,以长短句纪之。

溯溪流云去,树约风来,山剪秋眉。

一片寻秋意,是凉花载雪,人在芦漪。

楚天旧愁多少,飘作鬓边丝。

正浦溆苍茫,閒随野色,行到禅扉。

忘机。

悄无语,坐雁底焚香,蛬外弦诗。

又送萧萧响,尽平沙霜信,吹上僧衣。

凭高一声弹指,天地入斜晖。

已隔断尘喧,门前弄月渔艇归。


1

(词)清·厉鹗

倦柳惊鸦,澄湖低月,坠霜初度篷罅。

摇落心情,交加魂梦,水天离思难写。

赋笺词笔,忆相见、秋娘淡雅。

凄凉只在,学绣村边,晓钟敲罢。

可能负却西风,两桨来时,暮云凝乍。

啼红唾碧,衫痕犹涴,尚记那回帘下。

怨人轻别,是才识、香囊分麝。

孤鸿遥去,说与教知,酒醒今夜。


1

(词)清·厉鹗

南屏新画,西泠小隐,动即到君家。

船载湖光,桥分野色,一鸟落云沙。

十年无限伤春意,说与小桃花。

结客金空,游仙枕在,风外祝苍华。


1

(词)清·厉鹗

秦淮不见翠双颦。

摺扇香痕润。

往事眉楼有谁问。

墨花春。

灵均旧怨都销尽。

南朝艳粉,才人风韵,题咏到湘裙。


1

(词)清·厉鹗

序:甲辰冬杪南归过邗城,祓江见留,酒间款语忘暮,月黑江寒,行五六里,送至舟中而别。到家旬馀,祓江书来,作此寄之。

记来时、傍柳维舟,归人一寸心折。

岁晚高鸿,天寒脩竹,欲下山阴雪。

砚香凝,酒鳞热。

语短情长不成别。

凄咽。

悔秋灯种了,星星僧发。

野桥路滑。

听江声、送客愁如结。

又空林门掩,疏帘梦阻,低共梅花说。

杜陵荒,浩歌发。

犹有诗传布衾铁。

天末。

几时同看,芜城明月。


1

(词)清·厉鹗

空苑游丝,旧池飞燕,薄阴千树。

正小阑、人意厌厌,细数乱花,翻怨锦鸠呼雨。

皱得绿波新如倦,似无奈、啼绡临别浦。

春何在,在南陌曲尘,西窗烟缕。

閒思古今事苦。

有紫曲、青楼千万语。

且寄愁彩笔,横塘重见,杨枝应许。

尚恋浅寒罗衾晓,记门掩、红香深院宇。

伤飘泊,是谁倚、疏帘吹絮。


1

(词)清·厉鹗

蘸就鱼天,搓成鸥雨,空濛拨擢迟迟。

无数蘋花,轻香点破涟漪。

远风沿岸斜吹。

湿青篷、谁弄参差。

湖心亭柳,千条映波,才是愁时。

可怜春去,追送今朝,破除酒病,更斗枪旗。

帘钉窗眼,曲游俊侣都非。

那不凄迷。

放残阳、绿过桥西。

记苏堤。

衣香后船,柔栌枝枝。


1

(中吕宫)
(曲)清·厉鹗

初过元夜新黄蘸。

刚近清明嫩绿搀。

小红楼外拂毵毵。

黏画衫,飞絮满江南。

厉鹗

厉鹗1692—1752

字太鸿,号樊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康熙庚子举人。乾隆初举博学鸿词科,报罢南归。工诗,词名尤著。论诗不愿为门户所限,但研究宋诗,作诗亦多取法宋人,兼学王、孟,自成面目;写景诸作较为出色,有幽新孤淡之致;喜用僻典及零碎故事,失于饾饤琐屑。词以周邦彦、姜夔、张炎为宗,字句清远,声调和谐,时或失之模拟堆砌。为浙西词派的重要作家。有《樊榭山房集》、《辽史拾遗》、《宋诗纪事》、《南宋院画录》等。又与国子生吴城合编杂剧《群仙祝寿》、《百灵效瑞》,合称《迎銮新曲二种》。

☚ 沈德潜   郑燮 ☛
厉鹗

厉鹗1692—1752

字太鸿,号樊榭。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举人,乾隆元年(1736)荐举博学鸿词,报罢。诗词均称大家,亦擅散曲,专工北曲小令。著有《樊榭山房集》。乾隆帝首次南巡时(1715),与吴城同谱《迎銮新曲》进御。

☚ 张照   吴震生 ☛
厉鹗

厉鹗1692—1752

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又自号南湖花隐,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原籍慈溪。少孤,家贫,发愤读书。康熙五十九年(1720)举人。其后十年,两赴京闱不第。乾隆元年(1736)被荐博学鸿词试,又报罢。设馆授徒以养母。客居扬州马曰琯、马曰璐兄弟之“小玲珑山馆”近三十年,与马氏并同乡陈章、陈撰等结社酬唱,主盟坛坫,影响遍及大江南北。精治宋诗,与查慎行齐名。词成就最高,《樊榭山房全集》有词八卷,并著有《宋诗纪事》、《南宋院画录》、《辽史拾遗》、《东城杂记》、《湖船录》、《南宋杂事诗》、《玉台书史》、《绝妙好词笺》等,《四库全书》著录者七种。《清史稿》、《杭州府志》均有传。厉鹗为浙派诃中坚巨匠,其词学主张见《论词绝句》十二首以及《群雅词集序》、《陆培白蕉词序》、《张今涪红螺词序》等篇章。词以“幽隽”著称。陈廷焯评云:“幽秀冷艳,如万花谷中,杂以芳兰。”(《白雨斋词话》卷四)《续修四库全书提要》亦云:“其骚情雅意,幽折幽深,声调高清,丰神摇曳”,“为朱彝尊所未易到之境”。谭献则云:“《乐府补题》别有怀抱,后来巧拘形式之言,渐忘古意,竹坨、樊榭,不得辞其过。”(《复堂词话》)

☚ 田实发   郑燮 ☛
厉鹗

厉鹗1692—1753

字太鸿,一字雄飞,号樊榭,一号南湖花隐,又号西湖渔者。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孤家贫,其兄卖烟叶以养之。读书数年,学为诗,有佳句,于书无所不窥。清圣祖康熙五十九年(1720)举人,会试屡不第,而诗名满京都。高宗乾隆元年(1736),荐应博学鸿词考试,误将论写在诗前,报罢。及老思赴部铨选,得一官以养亲,行至天津,居查为仁水西庄,同撰《绝妙好词笺》遂不就选而归。一生未能出仕,以授徒与朋友接济为生。鹗酷爱宋诗,并上承陶潜、谢灵运诗法,偏爱清湉粹雅之境,故其诗多用五言古体刻画深山僻水以寄托其孤寂寡和之情怀。因久居杭州,诗中多描写西湖湖光山色的四时变化,及其朝夕晦明的不同景色,展现了“莹然而清、窅然而邃”的西湖美景。其代表作品如《灵隐寺月夜》写月夜阒寂之景:“月在众峰顶,泉流乱叶中。一灯群动息,孤磬四天空。”又如《晓至湖上》写西湖秋雾之晨:“水上寒雾生,㳽漫与天永。 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其他如《理安寺》、《西溪晓起》、《西溪巢泉上作》皆是此类作品。其诗内容狭隘,涉及广阔社会生活者不多。风格妍练幽隽,味久回甘,但因喜用僻典,其下者流于廋词谜语。朱庭珍谓其“往往求妍丽姿态,遂失于神骨不俊、气格不高、力量不厚,无雄浑阔大之局阵篇幅,谐时则易,去古则远也。樊榭集中,工于短章,拙于长篇;工于五言,拙于七言;七古尤劣”(《筱园诗话》)。鹗亦工填词著文。尝馆于藏书家扬州马曰琯之家,利用其书撰《宋诗纪事》一百卷。还著有《辽史拾遗》、《南宋画院录》、《东城杂记》、《湖船录》、《玉台书史》、《秋林琴雅》、《南宋杂事诗》。其诗、文收入《樊榭山房集》中,凡三十九卷,其中诗二十卷。《清史稿》卷四八五、《清史列传》卷七一有传。全祖望为撰墓碣铭。

☚ 程廷祚   查为仁 ☛

厉鹗1692—1752

字太鸿,号樊榭、南湖花隐、西溪渔者、樊榭山民。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学家。“浙派”代表作家之一。康熙五十九年举人。试礼部拔贡、博学鸿词均不第。后复入京,行至天津,为老友查为仁留住,同撰周密《绝妙好词笺》,终未进京入选。著有《樊榭山房集》二十卷、《宋诗纪事》一百卷等。
索引:厉鹗,太鸿,樊榭、南湖花隐、西溪渔者、樊榭山民;野人舟、无尽意斋、樊榭山房。

厉鹗

厉鹗1692—1752

清代文学家、学者。《清史稿》有传。字太鸿,号樊榭。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幼时家贫,但勤奋好学,博览群书。自康熙五十九年(1720)至乾隆元年(1736),两次应试皆名落孙山。后绝意仕进,馆教于扬州,并大量阅读宋人文集,编纂《宋诗纪事》100卷等。存赋5篇,其《蕉叶学书赋》,有魏晋畅达之风。有《樊榭山房文集》。

☚ 甘煦   石庞 ☛
厉鹗

厉鹗1692—1752Li E

清代文学家。字太鸿,号樊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早年父死家贫。自幼发愤读书,学习写诗,渐有佳句,曾得到侍郎汤右曾的赏识。康熙五十九年(1720)举人。乾隆元年(1736)应博学宏词科试,因误写诗在论前,不合程式,落选。从此无意仕进,以著述为业。
厉鹗广泛阅读经史百家,学问渊博。他研究宋诗,作诗亦取法宋人,是清代雍正、乾隆间“宋诗派”的代表作家,为“浙派”诗领袖。风格幽新孤淡,独辟蹊径,善于勾勒自然美。王昶《蒲褐山房诗话》说他:“所作幽新隽妙,刻琢妍炼,五言尤胜。”他的诗以游览之作最多,一些写景诗立意、遣辞方面颇见工力。
厉鹗在词坛上名声更大,是继朱彝尊之后的词坛领袖,词远学姜夔、近学朱彝尊,亦主“清空”境界。内容大都抒写个人的闲愁逸致,思想性不强,缺少深厚的内容。但也写过一些好词,如〔齐天乐〕《吴山隔望天际雪》、〔百字令〕《月夜过七里滩》、〔谒金门〕《七月既望,湖上雨后作》等,都有代表性。他的词在艺术上有一定成就,词藻华美,清俊典丽而又能审音守律。
著有《樊榭山房集》20卷,《宋诗纪事》100卷,《南宋院画录》8卷,《辽史拾遗》24卷,《东城杂记》2卷,及《湖船录题辞》等。

☚ 沈德潜   郑燮 ☛
厉鹗

厉鹗1692~1752

字太鸿,号樊榭。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清代诗人。康熙五十九年(1720)中举后,屡试未中进士,以教书终其一生。厉鹗年轻时吟咏于杭州山水之间,其后足迹遍及两浙、齐、鲁、幽燕等名山大川。他的诗,以游览之作最多,也最擅长。诗效法南朝的谢灵运、谢眺和唐代的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一派,但以取法宋人为主,是清代正、乾隆时期“宋诗派”的代表作家,为“浙派”诗领袖。其诗风格清秀、恬淡,善于勾勒自然美。代表作有《灵隐寺月夜》、《山阴舟中》、《四照亭绝句》等。厉鹗又是以朱彝尊为首的“浙派词”的巨子,词宗南宋的姜夔、史达祖、张炎等人,笔调清疏细巧,字句工练,但意境不够深沉阔大,代表作有〔齐天乐〕 《吴山望隔江霁雪》、〔百字令〕《月夜过七里滩光景奇绝。歌此调,几令众山皆响》等。厉鹗精熟辽、宋史实,著有《宋诗纪事》。著作有《樊谢山房集》、《南宋院画录》、《辽史拾遗》、《东城杂记》等。

☚ 孔尚任   叶燮 ☛

樊榭山房集

☚ 健余先生文集   樊榭山房集 ☛

厉鹗

厉鹗1692—1752

字太鸿,号樊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康熙举人。乾隆元年(1736)应博学鸿词科试,误写诗在论前,报罢。此后无意仕进,以著述歌咏自娱。不以文名,诗以取法宋人为主,是清代雍正、乾隆时期“宋诗派”代表作家,为“浙派”诗领袖。词名亦著,是以朱彝尊为首的“浙派词”巨子。亦能文。著有《樊榭山房集》《宋诗纪事》《湖船录题辞》等。

☚ 蔡世远   汪由敦 ☛

厉鹗1692~1752Li E

scholar and litterateur of the Qing Dynasty,also called Fanxie. Works: A Collection of Fanxie Mountain House,etc.

厉鹗1692—1752

清著名文学家。字太鸿,号樊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贫,性孤峭,不苟合。康熙举人。博学工词,为浙派词的重要作家。以姜夔,张炎为宗,字句清远,声调和谐。有《秋林琴雅》、《东城杂记》、《湖船录》、《辽史拾遗》、《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7: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