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昆腔戏
亦称“草昆”,流行于浙江省金华、衢州、严州(今建德)一带的昆腔支派。明嘉靖年间,魏良辅创昆腔新声后,很快流传到金华、衢州一带,在乡村演出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在演出剧目上,不追求文字雕琢、四声规范,而讲究通俗易懂、形象简明; 在唱腔上不去琢磨典雅婉转,只注意声情真切;在表演上不求细腻精工,而重神似意深。并以武戏、做工戏、整本大戏,为演出的主要风格特点。剧目不重《西厢》重 《西游》,不重《琵琶》重《棋盘》(即 《金棋盘》,演樊梨花与薛丁山爱情故事),不重“荆、刘、拜、杀”,重 “麒、铁、倒、翻” ( 《麒麟阁》、《铁冠图》、《倒精忠》、《翻天印》)。清末,乱弹、徽戏风靡一时,金华昆腔戏日渐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