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金刚座舍利宝塔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金刚座舍利宝塔俗名五塔。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旧城五塔寺街,建于清雍正年间,原为慈灯寺(俗称五塔寺)内的一幢建筑。寺庙早已圯废,仅存该塔。五塔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塔为砖石结构,通高约13米,平面为长方形。塔座高7.85米,上有方形小塔五座,最高的中塔为8.65米,为七层,四角的小塔各为五层。各小塔第一层嵌佛像、菩萨及菩提树等砖雕,第二层以上设千佛龛。金刚座建在台基上,座下层为须弥座,束腰部分为砖雕的各种图案花纹;座身下半部镶嵌蒙、藏、梵三种文字刻的金刚经文;上半部为千佛龛,龛中一坐佛像,龛上为梵文六字真言;南面正中开券门,门旁为四大天王像,门上正中嵌蒙、藏、汉三种文字的“金刚座舍利宝塔”石刻匾额。门内为无梁殿,东南隅设有通向座上的阶梯。塔后照壁上嵌有蒙古文天文图石刻。该塔是藏传佛教的重要建筑文物。 金刚座舍利宝塔 金刚座舍利宝塔俗称五塔。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旧城五塔寺。建于清雍正五年到雍正十年间(公元1727—1732年)。砖石结构,平面为长方形。全塔由塔座、金刚座和上部的五个舍利宝塔组成,高15米左右。金刚座的束腰部分有砖雕狮、象、金翅鸟、法轮等装饰。座的上部出七层短桃檐。第一层檐下有蒙、藏、梵三种文字刻写的金刚经,以上各层檐下塑有姿态各异的鎏金佛像1119尊。南面正中开券门,内设通向金刚座的阶梯。阶梯出口处有方形琉璃覆顶攒尖亭。金刚座上设置五座密檐式小塔,当中塔为七层,余皆五层,塔身均密布佛像、菩萨、菩提树等砖雕。塔座后面的山墙上镶嵌石刻蒙文天文图,是迄今所知唯一用蒙文标注的古代星象图,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此塔比例恰当,造型优美,雕刻精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万部华严经塔 杂项 ☛ 金刚座舍利宝塔 金刚座舍利宝塔在呼和浩特市旧城东南有一寺院,内有一座金刚座舍利宝塔(即在一高座上建五座小塔),相传建于清雍正十年,赐名慈灯寺,因寺有五塔,故俗称五塔寺。 ☚ 美岱召 辽中京遗址 ☛ 金刚座舍利宝塔 金刚座舍利宝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五塔寺后街。原在慈灯寺(俗称五塔寺)内,寺已毁。因金刚宝座上有五塔,亦称五塔,蒙语为“塔布·骚布日格”。始建于清雍正五年(1727),建成于雍正十年。为比较典型的金刚宝座式塔,由塔基平台、金刚宝座和顶部五座方形玲珑宝塔组成。通高16.5米。金刚座平面呈“凸”形,高6.8米,南向有拱门,上嵌汉白玉塔名匾额,以汉、蒙、藏文刻成。宝座共七层,每层均有窄檐挑出。塔身表面满刻佛、菩萨、佛迹、景云、菩提树、金刚杵、四大天王、五佛宝座、经文和119尊鎏金小佛像,镂刻十分精美。须弥座又以彩色琉璃砖贴面,更显华丽。由拱门登阶梯可达金刚宝座顶部方亭,五塔位于亭后,其居中者略高,共七级,高8.7米,四角之塔各五级,均为绿色琉璃挑檐的密檐式建筑,其形式源于印度佛陀迦耶精舍。塔座后山墙上嵌有三幅圆形石刻:蒙文天文图、须弥山分布图、六道轮回图。其中蒙文天文图尤为珍贵。 ☚ 玉泉井 蒙古文天文图经石刻 ☛ 金刚座舍利宝塔清代寺塔。又名 “五塔”。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旧城五塔寺街。该塔始建于清雍正年间,原为 “慈灯寺”(俗称 “五塔寺” )内的一幢建筑,寺宇早已圮废。塔为砖石结构,通高约13米,平面长方形。金刚座建在台基上,座下层为须弥座,束腰部分有砖雕的狮、象、法轮、金翅鸟和金刚杵等佛教信物图案。座身下半部镶嵌用蒙、藏、梵文3种文字所书的金刚经文,刻工细致工整; 上半部为千佛龛,龛中刻一佛坐像,两旁为金瓶柱,龛上面为梵文六字真言,再上挑出短檐,南面正中开券门,门旁为四大天王像,门上正中嵌蒙、藏、汉3种文字书写的 “金刚座舍利宝塔” 石刻匾额。门内为无梁殿,东南隅设有通向座上的阶梯。座上设置5座小塔,当中的小塔7层,四角的各为5层,各小塔第一层嵌佛像、菩萨及菩提树等砖雕,第二层以上设千佛龛,造型优美,比例协调,工艺技巧精细娴熟,显得玲珑秀丽。塔后照壁上镶嵌有蒙古文天文图石刻,为研究天文学史的重要资料。该塔198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