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唯物辩证法三大基本规律之一是质量互变规律。它科学地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过程和状态,量变到质变是一个质的飞跃要想发生质变,首先要占有大量可靠的资料,其次对所占材料进行 “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有了量的积累,还不行,还必须创造条件,及时促进事物的飞跃。邓小平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科学地解决了改革和建设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同时也在实践中大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质量互变的理论。
认识事物的本质十分重要,搞社会主义必须弄清社会主义的本质这个首要的基本问题。邓小平指出: 我们总结了几十年搞社会主义的经验。社会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过去我们没有完全搞清楚。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搞清楚这个问题,这是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正是这一认识,促使邓小平十分重视社会主义本质的研究。他从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特殊性入手,找到了社会主义区别于其他社会形态的内在的质的规律性。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从而划清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界限。
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质是具有一定量的质,量是具有一定质的量,事物的质和量互相规定,互相制约。因此,要真正认识事物,必须把质和量统一起来,掌握事物的度。邓小平正是运用质和量相统一的科学方法分析中国的国情,研究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阶段,提出了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他认为随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我们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以按劳分配为主要分配原则的生产关系,理所当然是社会主义社会,这就从质的方面把握了我国的社会性质。邓小平就是这样通过量的分析,才得出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只能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的论断。
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社会主义要从初级阶段向更高阶段、乃至向共产主义过渡,也不会是突然发生的,只有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发生质的变化。邓小平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的思想,就是为了通过生产力的发展,打牢物质基础,实现向共产主义过渡的质变。他反复强调经济发展必须有较高的发展速度,能搞多快就搞多快,切不可求稳而丧失时机,迈不开发展的步子。但他又强调要防止 “欲速则不达”。他指出,要从国情出发,量力而行,要讲效益,讲质量; 要按客观规律办事,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
量变到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循环往复,是个无穷发展的过程。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巨大质变,但这种质变并不是发展的终结; 社会主义仍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因此,社会主义仍需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条件下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的理论,社会主义靠改革发展,改革也是一场革命,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邓小平指出这场革命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从而明确地区分了质变的爆发式飞跃与非爆发飞跃,根本性质变与部分质变的两种不同情形,为改革的稳妥性提供了理论依据。改革必须照顾大多数人的利益,必须充分考虑群众的承受能力,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才能保持社会的稳定,才能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相互关系。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两种不同形态、不同阶段,但二者又总是相互交错,互相渗透。邓小平据此提出了我国经济发展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和步骤。他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划分为若干个小段,通过小阶段的部分质变,实现整个初级阶段的由量到质的飞跃,是对辩证法关于量变和质变的巧妙运用。他还提出,允许部分人先富,先富带后富,最后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思想,这既坚持了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又在时间上有先富后富之别,充分体现了质、量互变的基本观点。最后,邓小平提出经济发展战略。生动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 辩证的否定观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 ☛
0000003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0: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