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量—本—利分析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量—本—利分析

量—本—利分析

产量 (或销量)—成本—利润分析的简称。企业根据产量(销量)、成本、利润三者的依存关系,计算其保本点和盈亏额(或盈亏区)的一种分析方法。其内容包括: 有关因素变动和采取相应措施对利润的影响; 不同生产经营方案下收入、成本、盈利的变化情况; 一定生产经营条件取得利润的最佳规划等方面。主要有保本点分析和贡献毛益两种计算方法:
(1)保本点分析方法。是通过产品的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分析、计算和确定企业保本时的销售量或销售收入,即在某一销售量时,其销售收入恰等于销售产品的固定成本、变动成本之和,这个不盈不亏的销售量就是保本点。保本时的销售量,既可以用销售产品量表示,也可以用销售收入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例如:某养鸡场生产肉用鸡,其固定成本总额为20,000元,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为6元,单位产品销售价格为10元,按上述公式计算,其保本点为:
保本销售量=20,000+(10-6) =5,000 (只)保本销售收入=20,000÷(1-6/10) =50,000元
(2)贡献毛益分析方法。是通过销售收入减去以变动成本计算的销售成本后的差额。这个差额可以抵偿固定成本并可取得盈利。有单位产品贡献毛益和总贡献毛益额。其计算公式为:
单位产品贡献毛益=单位产品销售价格-单位产品变动成本
总贡献毛益额=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

贡献毛益分析,在于为实现目标利润所需达到的销售量或销售收入。其计算公式为:

例如: 某产品固定成本总额为2000元,单位产品销售价格为1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60元,若目标利润为200元,则实现目标利润所需达到的销售量为55件所要达到的销售收入总额为5500元,变动成本总额为3300元,总贡献毛益额为2200元 (固定总成本额2000元+目标利润200元) 。
☚ 百元产值成本   择机成本 ☛
量—本—利分析

量—本—利分析

对产量 (销量)、成本和利润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的一种决策方法。其目的是寻求能取得最佳盈利的产量 (销量) 规模方案,以作出正确的经营决策。反映产量 (销量)、成本、利润三者之间关系的基本模式是:
总成本=固定成本总额+销量×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
总收入=销量×单位产品售价
利润=总收入-总成本
量本利分析可用线性图解表达如下:

图中: Q为产量或销量,F为固定成本,V为可变成本,TC为总成本,TR为总收入。但实际上量、本、利之间的这种线性关系只是短时期内成立,从长期来看,总收入和总成本与产量 (销量) 之间的关系是一种非线性关系 (如下图所示),需要进行非线性的量本利分析。

量本利分析作为一种有效的决策工具有着广泛的用途,主要表现在: (1) 明确盈亏界限,决定能盈利和达到目标利润的生产规模方案。(2) 对经营安全状况进行分析,优选出能经受风险的方案。(3) 对多品种生产进行决策。(4) 在成本和利润决策中用来预测目标成本和目标利润。(5) 优选不同经济规模方案。
☚ 模拟技术   盈亏平衡点 ☛
0000567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2:3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