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重阳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重阳糕

重阳糕

宋人重阳节食用的一种应节糕点。以米粉蒸成,面上撒有肉丝果脯,并插有小彩旗。宋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重阳》载:“前一二日,各以粉面蒸糕遗送,上插剪彩小旗,掺饤果实,如石榴子、栗子黄、银杏,松子肉之类;又以粉作狮子蛮王之状,置于糕上,谓之‘狮蛮’。”宋吴自牧《梦梁录·九日》亦载:“此日都人店肆以糖面蒸糕,上以猪羊肉、鸭子为丝簇饤,插小彩旗,名曰‘重阳糕’。”当时风俗,朝廷、贵家及民间在重阳节都以“重阳糕”为馈送之物。宋刘克庄有《贺新郎》词写重九云:“老没太官分糕酒,把茱萸便准登高了。”

☚ 青精饭   芋郎君 ☛
古代名物 > 飲食類 > 飯食部 > 餻糉 > 重陽糕
重陽糕  chóngyánggāo

亦稱“菊糕”、“菊花糕”。舊俗於重陽節所食之蒸糕。糕面綴以肉飣或棗栗等物,並插小綵旗,宋·吳自牧《夢梁録·九月》:“[重九日]都人店肆,以糖麵蒸糕,上以豬羊肉、鴨子爲絲簇飣,插小綵旗,名曰重陽糕。禁中閤分及貴家相爲遺送。”宋·周密《武林舊事·重九》:“都人是月飲新酒,汎萸簪菊,且各以菊糕爲饋,以糖肉秫麵雜糅爲之,上縷肉絲鴨餅,綴以榴顆,標以綵旗。”《古今圖書集成·歲功典》卷七十六引《直隸志書·南皮縣》:“重陽以麫棗蒸糕,謂之菊花糕。”清·顧禄《清嘉録·重陽糕》:“居人食米粉五色,名重陽糕。”

重阳糕

重阳糕

亦称“花糕”。“糕”与“高”谐音,寓意高高兴兴,步步高升,百事俱高。

☚ 月饼   八宝菜 ☛
重阳糕

136 重阳糕

汉族的节令食品。以粘米蒸成,亦有用发面夹果料蒸成,或用江米和黄米捣制而成。为九月九日重阳节俗定食品。

☚ 月饼   豆沙包 ☛
重阳糕

重阳糕

节令食俗。为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所食花糕,故名。汉魏之时,已有重阳食花糕之俗。梁朝宗懔《荆楚岁时记》: 此曰 “佩茱萸,食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唐代重阳食 “麻葛糕”。至宋极盛,北宋花糕多以米粉、果料等蒸制而成。南宋时花糕种类繁多,制作精巧。吴自牧《梦粱录》云: “以糖面蒸糕,上以猪羊肉、鸭子为丝簇饤,插小彩旗,名 ‘重阳糕’。禁中閤分及贵家相为馈送。蜜煎局以五色米粉塐成狮蛮,以小彩旗簇之,下以熟栗子肉杵为细末,入麝香糖蜜和之,捏为饼糕小段,或如五色弹儿,皆入韵果糖霜,名之 ‘狮蛮栗糕,’ 供衬进酒,以应节序”。花糕少则两层,多则9层。明代宫中农历九月一日起,开始吃花糕,至九日有吃“迎霜麻辣兔” 者。那种在糕面上缀以繁星似枣栗的,称为 “花糕”; 糕上标以彩旗的称为“花糕旗”。清代,于节前由内监敬事房传内务府饽饽房制作花糕,装盛在雕漆盒中,并用彩色纸雕成小旗,中间贴以金字,插在糕上以供奉先殿和佛堂,祭余则分食之。《清宫词·花糕》: “景山偷约去登高,佳饵分携乐意陶。内制却嫌酥太腻,翻教宫监市花糕。”其做法为: 以富强粉、熟面、鸡蛋、白糖、江米、甜酒、青红丝和猪油为原料,经过发面、炉烤、笼屉蒸,再撒上青、红丝,切块等工序而制成。松软香甜,颇受众人喜食。至今民间仍流行此俗

☚ 扁米粣   鲈鱼脍 ☛
0000252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0:4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