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采菽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采菽

采菽

《诗经·小雅》篇名。《毛诗序》云:“《采菽》,刺幽王也。侮慢诸侯。诸侯来朝,不能锡命以礼,数征会之,而无信义,君子见微而思古焉。”《鲁诗》以为这是周王赏赐诸侯命服之诗。较《毛诗》为长。全诗五章,每章八句,写诸侯来朝见周天子,天子赏赐他车马衣服。诗中多用采菽、采芹、柞叶、杨舟等事物起兴,与所咏之天子锡命等仪式形成鲜明对照。后人以为“事极典重而起极轻微”,断为“草野歌咏”(方玉润《诗经原始》),可备一说。

☚ 鱼藻   角弓 ☛

《采菽》


诸侯朝王,王赏赐诸侯。受福禄,享富贵。
采菽采菽,(一) 采豆呀,采豆呀,
筐之筥之。筐装它,箩装它。
君子来朝,(二) 诸侯们一起来上朝,
何锡予之? (三) 用什么来赐给他?
虽无予之,虽然没啥赠给他,
路车乘马。马儿肥,车儿大。
又何予之? 还有什么来给他?
玄衮及黼。(四) 绣黼裳,卷龙褂。

觱沸槛泉,(五) 泉水涌涌地喷出来,
言采其芹。我采那旁边的芹菜。
君子来朝,诸侯们一起来上朝,
言观其旂。我看见那旗儿飘。
其旂淠淠,(六) 旗儿旗儿在飘扬,
鸾声嘒嘒。(七) 铃儿铃儿响丁当。
载骖载驷,(八) 骖马奔,驷马跑,
君子所届。(九) 诸侯们一起都来到。

赤芾在股,红围裙,在胫上,
邪幅在下。(十) 裹腿一道道地斜着绑。
彼交匪纾,(十一) 不骄傲,不懈怠,
天子所予。天子要把他们赏。
乐只君子,快乐呀,诸侯们,
天子命之。天子命令赏赐他。
乐只君子,快乐呀,诸侯们,
福禄申之。(十二) 福呀禄呀加给他。

维柞之枝,栎树枝,长呀长,
其叶蓬蓬。(十三) 叶儿绿,绿汪汪。
乐只君子,快乐呀,诸侯们,
殿天子之邦。(十四) 镇守天子的四方。
乐只君子,快乐呀,诸侯们,
万福攸同。万福一起降给他。
平平左右,(十五) 左右的人整齐从容,
亦是率从。大家一起跟着他。

汛汛杨舟,杨木船儿在漂荡,
绋𫅗维之。(十六) 绳儿索儿拴着它。
乐只君子,快乐呀,诸侯们,
天子葵之。(十七) 天子分别赏赐他。
乐只君子,快乐呀,诸侯们,
福禄膍之。(十八) 福呀禄呀厚赐他。
优哉游哉,多么悠闲自得呀,
亦是戾矣。(十九) 大家来到这儿啦。


注 释
(一)郑玄:“菽,大豆也。”
(二)毛亨:“君子,谓诸侯也。”
(三)马瑞辰:“按锡与赐双声。《尔雅·释诂》:‘锡,赐也。’锡即赐之假借。”
何楷:“心口相问之辞,言将赐何物以予之。”
(四)朱熹:“玄衮,玄衣而画以卷龙也。黼如斧形,刺之于裳也。”
(五)马瑞辰:“按觱沸二字叠韵,泉出之貌。……槛泉,《尔雅》、《说文》、《释名》并作滥,毛诗作槛,亦假借字。《释水》:‘滥泉正出。’正出,涌出也。涌谓上涌。”
何楷:“槛泉之旁,有芹可采,兴君子来朝,亦有仪从可观。”
(六)毛亨:“淠淠,动也。”
(七)陈奂:“鸾当作銮。嘒嘒,犹哕哕。《庭燎》:‘銮声哕哕。’《传》:‘哕哕,徐行有节也。’”
(八)胡承珙:“季氏《诗解颐》曰:‘自其服外两骖而言曰骖,并两服而言曰驷。’”
(九)陈奂:“届者,至也。君子所届者,君子至也。所,语词耳。”
(十)郑玄:“邪幅,如今行縢也。偪束其胫,自足至膝,故曰在下。”
(十一)王先谦:“《鲁》彼作匪。……《荀子·劝学篇》引诗作‘匪交匪紓。’”
陈奂:“按匪与非同。匪,不也。交,古绞字。交、傲一义。……《传》训紓为缓。缓,怠缓也。”
(十二)毛亨:“申,重也。”
(十三)毛亨:“蓬蓬,盛貌。”
(十四)毛亨:“殿,镇也。”
陈奂:“殿读如臀。与镇声相近。”
(十五)王先谦:“《韩》平作便。云闲雅之貌。……韩训便便为闲雅貌者,辩治有整暇之意。”
陈奂:“古平、便声通。《传》云辩治,当作治辩。辩亦通作辨。《荀子·儒效篇》:‘分不乱于上,能不穷于下,治辨之极也。诗云:平平左右,亦是率从。’是言上下之交,不相乱也。”
朱熹:“左右,诸侯之臣也。”
(十六)马瑞辰:“诗以绋𫅗平列。绋盖以麻为索,𫅗盖以竹为索。”
(十七)朱熹:“葵,揆也。揆犹度也。”
严粲:“乐哉此诸侯,天子能揆度其亲疏隆杀之宜,而锡予之。”
(十八)毛亨:“膍,厚也。”
(十九)毛亨:“戾,至也。”
李樗:“厚与之福禄,使之优游室家,则诸侯孰不至乎?”

注 音
菽shu淑 筥ju举 衮gun滚 黼fu甫 觱bi必 沸fei费 槛kan砍 旂qi其 淠pei佩 嘒hui彗 骖can餐 芾fei吠 柞zuo作 绋fu弗 𫅗li离 膍pi琵 戾li吏

《诗经》篇文之《采菽》赏析|解读|阅读理解答案 - 可可诗词网

采菽

 

采菽采菽,筐之筥之
 君子来朝,何锡予之?
 虽无予之,路车乘马
 又何予之? 玄衮及黼
 觱沸槛泉,言采其芹。
 君子来朝,言观其旂
 其旂淠淠,鸾声嘒嘒
 载骖载驷,君子所届
 赤芾在股(11),邪幅在下(12)
 彼交匪纾(13),天子所予。
 乐只君子,天子命之。
 乐只君子,福禄申之。
 维柞之枝,其叶蓬蓬。
 乐只君子,殿天子之邦(14)
 乐只君子,万福攸同。
 平平左右(15),亦是率从。
 汎汎杨舟,绋纚维之(16)
 乐只君子,天子葵之(17)
 乐只君子,福禄膍之(18)
 优哉游哉,亦是戾矣(19)


 

 【注释】①菽:大豆。②筥(jǔ):圆形竹器。③路车:诸侯所乘之车。乘马:四马。④玄衮(gǔn):黑色龙衣。黼(fǔ):黑白相间的礼服。⑤觱 (bì)沸:涌流貌。槛:通“滥”。⑥旂(qí):画龙之旗。⑦淠(bì)淠:飘动貌。⑧嘒嘒:铃声。⑨骖:驾三匹马。驷:驾四匹马。⑩届:至。(11)赤芾(fú):红色蔽膝。(12)邪幅:裹腿。(13)彼:当作“匪”。不交:骄傲。纾:怠慢。(14)殿:镇抚。(15)平平:犹“便便”。能干貌。左右:指诸侯所辖连属之国。(16)绋纚(fú lí):大索。维:系住。(17)葵:通“揆”。测度。(18)膍 (pí):厚。(19)戾(lì):善。
 【鉴赏】这是美天子赐命诸侯之诗。
 全诗五章。诗中的“天子”,有的说是“康王”,有的说是“宣王”。究竟指谁,这虽难详考,但揣之国情,当以后说为宜。厉王之世,由于诸侯反叛,天下大乱,故宣王即位之后赐命诸侯,当是一件大事,于是诗人作此诗以美之。
 首章写天子赏赐诸侯。诗以“采菽”必以“筐”“筥”盛之,兴比诸侯来朝必以宝物赐之。下六句正是写天子赏赐诸侯之事。首先设问:“诸侯来朝,赐予他什么呢?”诗接下去未立即回答,而是跌宕一笔:“虽然没啥赐予他”。写此之后才说:“赐之以大车与四马。”天子赐诸侯以车马,言“‘虽无予之’,尚以为薄”(《郑笺》),所以继而又设问道:“又赐予他什么呢?”接着回答道:“赐之以卷龙衣与绣黼裳。”寥寥几笔,连用两个设问句,将一事分作两层写,这颇能传达出天子之厚意。
 中三章追叙诸侯来朝的情景。二章言其将至。诗以“槛泉”之旁有芹菜可采,兴比诸侯来朝也有仪容可观。只见“君子”车上龙旗迎风飘扬,但听车上和铃“嘒嘒”作响。这表明“君子”于途中徐行有节,仪态从容。不一会便望见马车驶来,这“君子”就要到达朝廷。三章言其往朝。接着,“君子”步入朝堂拜见天子。他胸前系着一个红围裙,足上绑着一条裹脚布,显得端庄而肃敬。不仅如此,他既不骄傲,也不怠慢,礼恭辞顺兼具,故宜为天子所赐予。所以最后四句反复咏叹天子赐命他为侯伯,天子赐给以福禄。四章言其功德。诗以柞树枝叶繁茂,兴比“君子”有贤才之德。他能镇抚天子之国,故“万福”聚集于其身;他能治理其连属之国,故连属之国也能顺从。由此看来,这“君子”是一位“侯伯”无疑。
 末章归美天子。首二句以“杨舟”喻“君子”,以“绋纚维之”喻天子维系诸侯。天子测度“君子”有盛德,故重重地赐福禄于他,并使之优游自安,其乐无穷。天子厚爱诸侯之意溢于辞表。
 《诗序》说是刺幽王“数征会之,而无信义”,这明显与诗意难合。此诗所写是天子赐命诸侯车马、礼服之举,而绝非一般的“征会”诸侯之事。朱熹《诗集传》说是天子“答《鱼藻》”之诗也属揣摩之论。《鱼藻》是写天子在镐京饮酒之乐,而此诗是写天子赐命诸侯,两诗既不相类,何“答”之有?

诗词《采菽》原文、译文、翻译和鉴赏点评 - 先秦两汉诗 - 可可诗词网

采菽

 


 采菽采菽,筐之筥之。君子来朝,何锡予之?
 虽无予之,路车乘马。又何予之?玄衮及黼。
 觱沸槛泉,言采其芹。君子来朝,言观其旂。
 其旂淠淠,鸾声旂嘒。载骖载驷,君子所届。
 赤芾在股,邪幅在下。彼交匪纾,天子所予。
乐只君子,天子命之。(11)乐只君子,福禄申之。(12)
维柞之枝,其叶蓬蓬。(13)乐只君子,殿天下之邦。(14)
乐只君子,万福攸同。(15)平平左右,亦是率从。(16)
 泛泛杨舟,绋𫅗维之。(17)乐只君子,天子葵之。(18)
乐只君子,福禄膍之。(19)优哉游哉,亦是戾矣。(20)


 
 【注释】 ①菽:大豆。筐:方形的盛物竹器。筥(ju举):圆形的盛物竹器。②君子:指诸侯。锡予:赐予。③路车:也作辂车,古代天子或诸侯所乘的一种车子。乘马:四匹马。④玄:黑色。衮,古代贵族所穿的一种礼服,上面绣着盘曲的龙。黼 (fu 甫):绣有黑白相间的斧形花纹的礼服。⑤觱 (bi 必)沸:泉水涌出貌。槛:借为滥,泛滥,涌出。言:语首助词。芹:芹菜。⑥旂:一种画有蛟龙的旗。⑦淠(pei 配)淠:飘动貌。鸾:车铃。嘒嘒:车铃声。⑧载:犹“则”。骖:一车驾三马。驷:一车驾四马。届:至,来到。⑨芾(fu 扶):蔽膝。古制,诸侯用赤芾。股:大腿。邪幅:即绑腿。在下:指在膝盖的下面。⑩彼:通“匪”,不是。交:借为“绞”,急切。纾:舒缓。这句写君子从容不迫的风度。(11)只:语气词。命之:策命。古代天子对诸侯大夫有所赏赐,先将命令写在简册上,然后由史官宣读。(12)申:重。指福上加福。(13)维:语首助词。柞:树名。蓬蓬:茂盛貌。(14)殿:镇抚。(15)攸:所。同:聚。(16)平平:孔颖达《正义》引服虔曰:“平平,辩治不绝之貌。”谓长于口才、办事能干。左右:指诸侯左右的辅臣。率:遵循。(17)泛泛:漂流貌。绋(fu 扶)纚(li 离):大索。维:系。(18)葵:通“揆”,估量。指量才使用。(19)膍(pi皮):厚。指厚赐。(20)优哉:闲暇貌。戾:《广雅·释诂》:“戾,善也。”
 
 【译文】 采大豆呀采大豆,用筐用筥来盛下。诸侯远道来朝见,拿些什么赏赐他?虽无厚物来赏赐,一辆路车四匹马。还有什么来赏赐?龙衣绣裳闪光华。在那腾涌泉水滨,采来芹菜青又青。诸侯远道来朝见,遥看龙旗耸入云。龙旗随风来回舞,鸾铃嘒嘒响不停。三马四马把车驾,诸侯转瞬已来临。红色蔽膝伸到股,绑腿斜缠小腿上。不紧不慢自从容,这是天子所奖赏。诸侯快乐开颜笑,天子策命多荣光。诸侯开颜真快乐,福禄不断从天降。柞木枝条长又长,叶子茂盛色鲜亮。诸侯快乐开颜笑,辅佐天子镇四方。诸侯开颜真快乐,万福汇聚如海洋。左右辅臣都能干,服从命令国运昌。杨木船儿水中漂,大索拴住不动摇。诸侯快乐开颜笑,天子量才想周到。诸侯开颜真快乐,赏赐福禄真不少。优游闲适多自在,日子过得实在好。
 
 【集评】 清·姚际恒:“(“虽无予之”四句)上作两叠文法。”(《诗经通论》卷十二)
 清·方玉润:“(三章)朝觐正面只‘彼交匪纾’一句写足。”(《诗经原始》卷十二)
 清·顾镇:“陈古之诗,都不明言刺意,但针对时事之失,而义已见矣。独此篇极陈古明王待诸侯之礼,而末章结语特反言以见义。”又:“结语寄思深远。”(《虞东学诗》卷八)
 
 【总案】 这是赞美诸侯来朝,周天子予以赏赐、挽留、祝福的诗,可能是周天子欢迎来朝的诸侯时所奏的乐歌。后世曾相沿以为君臣宴乐唱和之乐歌。还有人认为,诗是借赞美诸侯来朝以刺周幽王无礼信于诸侯的。

《诗经》之《采菽》译文、翻译、鉴赏和赏析 - 可可诗词网

采菽

 〔原文〕
 采菽采菽。
 筐之筥之。
 君子来朝,
 何锡予之?
 虽无予之?
 路车乘马。
 又何予之?(鲁、韩予作
 玄衮及黼。与。)
 (筥、予、马、黼,鱼部。)
 觱沸槛泉,(韩觱亦作。
 言采其芹。鲁、韩槛作滥。)
 君子来朝,
 言观其旂。
 其旂淠淠,
 鸾声嘒嘒。
 载骖载驷,
 君子所届。
 (芹、旂,文部。淠、嘒、届,脂部。)
 赤芾在股,(鲁芾作绋。)
 邪幅在下。
 彼交匪纾,(鲁彼作匪。)
 天子所予。
 乐只君子,
 天子命之。
 乐只君子,
 福禄申之。
 (股、下、纾、予,鱼部。命、申,真部。)
 维柞之枝,
 其叶蓬蓬。
 乐只君子,
 殿天子之邦。
 乐只君子,
 万福攸同。
 平平左右,(韩平作便。)
 亦是率从。
 (蓬、邦、同、从,东部。)
 汎汎杨舟,
 绋𫅗维之。(鲁𫅗作缡。)
 乐只君子,
 天子葵之。
 乐只君子,
 福禄膍之。(韩膍作肶。)
 优哉游哉,(韩游作柔。)
 亦是戾矣。
 (维、葵、膍、戾,脂部。)
 〔译文〕
 采大豆呀采大豆呀,用筐子来盛它,篓子来装它。诸侯们来朝见,拿什么东西来赐给他?即使没有什么东西赐给他,也有一辆大车和四匹雄壮的马。此外还将有什么赏赐呢?还有画着苍龙的黑色礼服和画着黑白相间的斧形花纹的礼服。
 在那喷涌的泉水旁边,采摘水芹菜。诸侯们来朝见,远远地已看见了他们的旗影。旗帜随风飘荡,鸾铃声响嘒嘒可闻。骖马儿在奔,驷马儿在跑,诸侯们都已来到。
 红色蔽膝遮盖着大腿,绑腿布斜缠在小腿上。不骄傲也不怠慢,天子就要把他们来奖赏。多快乐啊,诸侯们!天子策命要奖赏他们。多快乐啊,诸侯们! 洪福厚禄就会从天降。
 这是柞栎树的枝条,它的叶子多么茂盛。多快乐啊,诸侯们! 镇守天子的四方领土。多快乐啊,诸侯们! 万福一齐降给他。左右的大臣个个都很能干,大家一起跟从他。
 随波漂浮的杨木船儿。缆绳索子系住它。多快乐啊,诸侯们! 天子打算赏赐他。多快乐啊,诸侯们!洪福厚禄双双赐给他。多么地悠闲自得呀,心安理得来到殿堂。
 〔评介〕
 全诗五章,每章八句。关于诗之主旨,历来众说纷纭。综之,约有三端。一则为 “刺诗”。《毛诗序》云: “《采菽》,刺幽王也。侮慢诸侯,诸侯来朝,不能锡帛以礼,数征会之,而无信义,君子见微而思古焉。” 《毛诗郑笺》、《毛诗正义》皆附会之。二则为“答诗”。朱熹《诗集传》云: “此天子所以答《鱼藻》也。三则曰“赏赐之诗”。吴闿生《诗义会通》云:“此诗明为诸侯来朝,天子嘉之之作。《序》亦以为刺幽而思故,考其词旨,恺乐雍容,绝非追述之词,《序》言断然不能置信者也。李光地云:‘此必宣王朝诸侯之诗。’”陈子展《诗经直解》亦说:“《采菽》,述诸侯来朝,王赐车马衣服之作。《朱传》以《鱼藻》、《采菽》两篇为天子与诸侯互相颂美赠誉之作,臆说可笑也。”据《国语·晋语》载,秦穆公宴请重耳,席间赋《采菽》,重耳答以《黍苗》,韦昭注云:“《采菽》,王锡诸侯命服之乐也。”朱熹所谓“答《鱼藻》”之说,有悖诗意。《鱼藻》写天子在镐京饮酒之乐,此则言天子赐命诸侯之事,可谓风马牛不相及也。故吴闿生与陈子展所言甚是。这是一首诸侯入朝谒见周天子,天子赏赐他们并为之颂德祝福的诗。
 全诗五章,首章写周天子准备好赏赐诸侯之礼物。开头两句先以采菽当用筐筥存放来比兴诸侯们即来朝见而当有赏赐,接着以 “何锡予之?……路车乘马。又何予之?玄衮及黼”两个设问句点明了天子赏赐之物的名称种类。如此句式,除形式活泼外,更重要的是它生动逼真地表现了天子对诸侯们的一片深情厚意。第二章写诸侯朝见途中的壮观场面。首二句以去泉边采芹比兴天子派人去迎视诸侯车驾。下面便由远而近极有层次地描绘了诸侯们的气派。先是看到“其旂淠淠”(旗帜随风飘扬),继而听到“鸾声嘒嘒”(鸾铃嘒嘒响)。“嘒嘒,言其声之细。声之细,则无敢驰驱故也”(王安石《读诗记》)。这表明诸侯们途中行进时徐纡有节,从容有度,仪态整肃。再而看到的是“载骖载驷” (骖马驷马在奔跑)。“骖”:指三匹马驾一辆车。“驷”:指四匹马驾一辆车。第三章,写诸侯们往朝天子的情景。此章全用赋法。先写诸侯们的服饰: “赤芾在股,邪幅在下。”(“赤芾”:红色蔽膝。“邪幅”:裹腿,亦称行膝),这犹如一幅特写镜头,凸现了诸侯们端庄而恭肃的服饰之美,以及别具魅力的翩翩风度。正如姚际恒《诗经通论》所云: “写服饰有别致妙义。”意即如此。第四章赞颂诸侯为天子镇守四方的功勋。首二句以柞树枝叶繁茂比兴周朝国运昌盛,同时亦象征诸侯们享有天子的庇护和爱荫,寓意甚丰。“殿天子之邦”一句,既是天子对诸侯的赞美和祝愿,也是天子慷慨赏赐的直接动因。故此章在全诗中具有核心的作用。末章写诸侯受赐后悠闲自得的喜悦心情。首二句以维系漂浮的杨木船比兴周天子与诸侯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天子依赖诸侯之安邦,诸侯也因此而得天子之赏赐。最后在 “优哉游哉,亦是戾矣”(“戾”:安定。)的欢乐气氛中结束全诗。
 此诗以比兴为主,间以赋法,交错运用,婉转有度,君臣对写,各得其所,层次井然,句式灵活,描写细致,重点突出。“乐只君子”一句凡六见,反复述说诸侯们的快乐心情,突出了主旨。就思想内容看,此诗纯是赞美封建奴隶主贵族的东西,多不可取,但亦具有一定的帮助人们了解周代社会部分仪礼的历史价值,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亦有可供今人借鉴之处。

《诗经》-《采菽》原文||鉴赏|意境解读 - 可可诗词网

采菽

 采菽采菽,筐之笤之。君子来朝,何锡予之?虽无予之,路车乘马。又何予之,玄衮及黼。
 觱沸槛泉, 言采其芹。 君子来朝, 吉观其旂。 其旂淠淠,鸾声嘒嘒。载骖载驷,君子所届。
 赤芾在股,邪福在下。彼交匪纾,天子所予。乐只君子,天子命之。乐只君子,福禄申之。
 维柞之枝,其叶蓬蓬。乐只君子,殿天子之邦。乐只君子,万福攸同。平平左右,亦是率从。
 汛汛扬舟, 绋𫄥维之。 乐只君子, 天子葵之。 乐只君子,福禄𫄥之。 优哉游哉, 亦是戾矣。

 这首诗叙述了诸侯入朝谒见周天子,天子对他们赏赐优渥,并为他们颂德祝福的情景。全诗五章,每章八句,而其中有四章运用了“兴”的手法,以不同的事物起兴,喻法变化多样。
 诗一开始,即以采菽起兴发端,引起全篇。采菽,就是采摘大豆。“君子来朝,何锡予之?”意思是诸侯入朝,用什么东西赏赐他呢?发出了询问,回答是“虽无予之,路车乘马”。就是说,虽然没有什么可以赏赐的,有的是大车驷马。“路车”亦称辂车,是古代天子或诸侯所乘的一种车子。《郑笺》:“人君之车曰路车,所驾之马曰乘马。”《正义》:“卿车得称路。”乘马,指四匹马。在这一问一答之后,又做设问,追问“又何予之”,回答是“玄衮及黼。”玄衮,指绣有盘龙的黑色礼服,黼,指绣有黑白相间斧形花纹的礼服。这些车马舆服都是天子对诸侯的思赐。第二章又以汩汩奔沸的流泉兴起,铺叙诸侯入朝的场景。从旁观者的角度,观察得十分细致: 先从远远望见的旗帜说起,形容旗子迎风摇动用“淠淠”; 接着听到的是悠扬清脆的鸾铃声,用摹声词“嘒嘒”加以形容,继而看到的是车驾乘舆,用“载骖载驷”以壮声势。骖,指三匹马驾一辆车; 驷,指四匹马驾一辆车。由此可以想见入朝时的场面也是颇有气派的。第三章接着叙述诸侯的服饰装束和风度。在这些天子所赐的物品中,“芾”指皮护膝。《毛传》:“芾, 𫖒也。 ……大夫以上, 赤𫖒乘轩。”“邪幅”指裹腿,也叫行滕。《正义》:“邪缠于足,谓之邪幅。”“彼交匪纾,”“彼”通“匪”,实际上是用排比句式,形容诸侯 (君子) 从容自如、不骄傲、不怠慢的风度。下面重复使用了“乐只君子”的叠句,表现接受了天子所赐,诸侯感恩戴德的欢娱之情。第四章又用兴笔,以柞树枝叶繁茂蓊郁起兴,在全诗中起到调节韵律。唤起感情的作用,象征着诸侯们享有天子的庇荫,所以,用叠句复唱、反复吟哦“乐只君子”,与下章章法相同,回环复迭,和谐悦耳,全诗洋溢着一种其乐如饴、津津可喜的欢快气氛,充分体现了复叠手法的艺术魅力。于全诗均为四言的句式中,独有这章第四句以五言出现,一句“殿天子之邦”,不仅使全诗的整齐有序略显参差,而且别有深意。诗中着意强调的是,诸侯们应效忠输诚于王室,位在廊庙,心系江湖,做为鲠辅荩臣,要各司其职,镇抚各邦,维系宗周王权于不坠。果其如此,邻封各个邦国都会乡风慕化,心悦诚服,就会达到诗中所云“万福攸同”了。“攸”,所之意; 同,聚之意。连用组成名词词组,“万福攸同”是各种福一起聚拢的意思。实为祝祷之词。 末章变换兴物, 以绳索 (绋𫄥) 缆系构木之舟比喻天子之垂顾眷遇诸侯, 用“天子葵之”和“福禄𫄥之”, 映衬点染。“葵”用法有二说: 一种说法是通“揆”,考察之意,《传疏》:“言天子揆度诸侯之德,而厚予之以福禄也。”另一种说法是疑“葵为”“阕”。《仪礼·大射仪》:“乐阕”。郑注云:“阕, 止也。”这里言“天子葵之”, 是说天子挽留入朝的诸侯。“𫄥”,优厚, 《毛传》:“𫄥, 厚也。”两处均指天子对诸侯宠幸礼遇之隆, 厚予福禄。所以,诗在“优哉游哉,亦是戾矣”的皆大欢喜的氛围中完篇。“戾”,《广雅·释诂》“善也。”《正义》:“明王德能如此,亦如是至美矣。”
 关于此诗之旨,古今众说歧义,大致分为两类: 一种说法是此诗是讽刺幽王侮慢诸侯,不能优礼诸侯,君子见危思古而作; 另一种说法是此诗为赞美周天子礼遇入朝诸侯、君臣欢洽的乐歌。通观全诗,似后者近似。据《国语·晋语》上记载,秦穆公宴请重耳,席间赋《采菽》,重耳答以《黍苗》韦昭注云:“《采菽》,王锡诸侯命服之乐也。”可见此诗主旨在于褒美诸侯朝周。在《诗经》中,这种诗时有出现,尤以二雅中居多,宴飨乐歌、郊庙祭歌均属此类诗作。它诘其由,与西周特殊的历史背景有关。西周传至厉王,危机日深,厉王暴虐无道,不听规谏,杀人弭谤,道路以目。外内矛盾交织并乘,终致爆发了公元前八四一年的国人暴动。厉王出奔于彘,太子静藏匿至召公家中。暴动者包围了召公家,要杀死太子以谢国人,召公忍痛以自己的儿子冒充太子,李代挑僵,太子静得以幸免。朝政暂归诸侯共管。《史记·十二诸侯表》记载:“共和之年,以宣王 (即太子静) 少,大臣共和行政……十四年,宣王即位,共和罢。”宣王史称中兴之主,在经历了世事多艰、国事蜩螗的变故以后,人心离散,只有延揽诸侯,励精图治才能延续周祚,加强王室权力至为重要。所以,这一时期出现诸侯朝周,以王室为尊的诗篇大都出于此一目的。明乎此,这首《采菽》诗的良苦心用亦大抵可知。
采菽

采菽

〔原文〕
采菽采菽。
筐之筥之。
君子来朝,
何锡予之?
虽无予之?
路车乘马。
又何予之?(鲁、韩予作
玄衮及黼。与。)
(筥、予、马、黼,鱼部。)
觱沸槛泉,(韩觱亦作。
言采其芹。鲁、韩槛作滥。)
君子来朝,
言观其旂。
其旂淠淠,
鸾声嘒嘒。
载骖载驷,
君子所届。
(芹、旂,文部。淠、嘒、届,脂部。)
赤芾在股,(鲁芾作绋。)
邪幅在下。
彼交匪纾,(鲁彼作匪。)
天子所予。
乐只君子,
天子命之。
乐只君子,
福禄申之。
(股、下、纾、予,鱼部。命、申,真部。)
维柞之枝,
其叶蓬蓬。
乐只君子,
殿天子之邦。
乐只君子,
万福攸同。
平平左右,(韩平作便。)
亦是率从。
(蓬、邦、同、从,东部。)
汎汎杨舟,
绋𫅗维之。(鲁𫅗作缡。)
乐只君子,
天子葵之。
乐只君子,
福禄膍之。(韩膍作肶。)
优哉游哉,(韩游作柔。)
亦是戾矣。
(维、葵、膍、戾,脂部。)
〔译文〕
采大豆呀采大豆呀,用筐子来盛它,篓子来装它。诸侯们来朝见,拿什么东西来赐给他?即使没有什么东西赐给他,也有一辆大车和四匹雄壮的马。此外还将有什么赏赐呢?还有画着苍龙的黑色礼服和画着黑白相间的斧形花纹的礼服。
在那喷涌的泉水旁边,采摘水芹菜。诸侯们来朝见,远远地已看见了他们的旗影。旗帜随风飘荡,鸾铃声响嘒嘒可闻。骖马儿在奔,驷马儿在跑,诸侯们都已来到。
红色蔽膝遮盖着大腿,绑腿布斜缠在小腿上。不骄傲也不怠慢,天子就要把他们来奖赏。多快乐啊,诸侯们!天子策命要奖赏他们。多快乐啊,诸侯们! 洪福厚禄就会从天降。
这是柞栎树的枝条,它的叶子多么茂盛。多快乐啊,诸侯们! 镇守天子的四方领土。多快乐啊,诸侯们! 万福一齐降给他。左右的大臣个个都很能干,大家一起跟从他。
随波漂浮的杨木船儿。缆绳索子系住它。多快乐啊,诸侯们! 天子打算赏赐他。多快乐啊,诸侯们!洪福厚禄双双赐给他。多么地悠闲自得呀,心安理得来到殿堂。
〔评介〕
全诗五章,每章八句。关于诗之主旨,历来众说纷纭。综之,约有三端。一则为 “刺诗”。《毛诗序》云: “《采菽》,刺幽王也。侮慢诸侯,诸侯来朝,不能锡帛以礼,数征会之,而无信义,君子见微而思古焉。” 《毛诗郑笺》、《毛诗正义》皆附会之。二则为“答诗”。朱熹《诗集传》云: “此天子所以答《鱼藻》也。三则曰“赏赐之诗”。吴闿生《诗义会通》云:“此诗明为诸侯来朝,天子嘉之之作。《序》亦以为刺幽而思故,考其词旨,恺乐雍容,绝非追述之词,《序》言断然不能置信者也。李光地云:‘此必宣王朝诸侯之诗。’”陈子展《诗经直解》亦说:“《采菽》,述诸侯来朝,王赐车马衣服之作。《朱传》以《鱼藻》、《采菽》两篇为天子与诸侯互相颂美赠誉之作,臆说可笑也。”据《国语·晋语》载,秦穆公宴请重耳,席间赋《采菽》,重耳答以《黍苗》,韦昭注云:“《采菽》,王锡诸侯命服之乐也。”朱熹所谓“答《鱼藻》”之说,有悖诗意。《鱼藻》写天子在镐京饮酒之乐,此则言天子赐命诸侯之事,可谓风马牛不相及也。故吴闿生与陈子展所言甚是。这是一首诸侯入朝谒见周天子,天子赏赐他们并为之颂德祝福的诗。
全诗五章,首章写周天子准备好赏赐诸侯之礼物。开头两句先以采菽当用筐筥存放来比兴诸侯们即来朝见而当有赏赐,接着以 “何锡予之?……路车乘马。又何予之?玄衮及黼”两个设问句点明了天子赏赐之物的名称种类。如此句式,除形式活泼外,更重要的是它生动逼真地表现了天子对诸侯们的一片深情厚意。第二章写诸侯朝见途中的壮观场面。首二句以去泉边采芹比兴天子派人去迎视诸侯车驾。下面便由远而近极有层次地描绘了诸侯们的气派。先是看到“其旂淠淠”(旗帜随风飘扬),继而听到“鸾声嘒嘒”(鸾铃嘒嘒响)。“嘒嘒,言其声之细。声之细,则无敢驰驱故也”(王安石《读诗记》)。这表明诸侯们途中行进时徐纡有节,从容有度,仪态整肃。再而看到的是“载骖载驷” (骖马驷马在奔跑)。“骖”:指三匹马驾一辆车。“驷”:指四匹马驾一辆车。第三章,写诸侯们往朝天子的情景。此章全用赋法。先写诸侯们的服饰: “赤芾在股,邪幅在下。”(“赤芾”:红色蔽膝。“邪幅”:裹腿,亦称行膝),这犹如一幅特写镜头,凸现了诸侯们端庄而恭肃的服饰之美,以及别具魅力的翩翩风度。正如姚际恒《诗经通论》所云: “写服饰有别致妙义。”意即如此。第四章赞颂诸侯为天子镇守四方的功勋。首二句以柞树枝叶繁茂比兴周朝国运昌盛,同时亦象征诸侯们享有天子的庇护和爱荫,寓意甚丰。“殿天子之邦”一句,既是天子对诸侯的赞美和祝愿,也是天子慷慨赏赐的直接动因。故此章在全诗中具有核心的作用。末章写诸侯受赐后悠闲自得的喜悦心情。首二句以维系漂浮的杨木船比兴周天子与诸侯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天子依赖诸侯之安邦,诸侯也因此而得天子之赏赐。最后在 “优哉游哉,亦是戾矣”(“戾”:安定。)的欢乐气氛中结束全诗。
此诗以比兴为主,间以赋法,交错运用,婉转有度,君臣对写,各得其所,层次井然,句式灵活,描写细致,重点突出。“乐只君子”一句凡六见,反复述说诸侯们的快乐心情,突出了主旨。就思想内容看,此诗纯是赞美封建奴隶主贵族的东西,多不可取,但亦具有一定的帮助人们了解周代社会部分仪礼的历史价值,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亦有可供今人借鉴之处。

☚ 鱼藻   角弓 ☛

采菽

比喻争夺王位。《新唐书·苏源明传》:“彼思明、楚元,皆采菽之人也。陛下何遽轻万乘而速成之耶! ”
●《诗·小雅·小宛》: “中原有菽,庶民采之。” 菽: 藿,豆叶。诗人认为王位无常,只要具备德行而勤于治政,就能得到它,犹如原野中的菽藿,本无其主,普通百姓只要花气力,便可采到它。

采菽

指时局动乱、争夺王位。《诗经·小宛》:“中原有菽,庶民采之。”毛传:“中原,原中也。菽,藿也。力采者得之。”郑玄笺:“藿生原中,非有主也,以喻王位无常家也,勤于德者则得之。”

采菽cǎi shú

菽,豆类。《诗·大雅·小宛》:“中原有菽,庶民采之。”毛传:“中原,原中也。菽,藿也。力采者则得之。”郑玄笺:“藿生原中,非有主也,以喻王位无常家也,勤于德者则得之。”后用“采菽”比喻乱世争夺王位。《新唐书·文艺·苏源明传》:“方今河洛驿骚,江湖叛换,《诗》曰:‘中原有菽,庶民采之。’彼思明、楚元皆采菽之人也。陛下何遽轻万乘而速成之邪!”

夺权

夺权

采菽 篡权
窃夺权柄:窃柄
争夺权力和利益:争权夺利 争权攘利 攘权夺利 攘权争利 争长黄池
争夺权力、权益:争权
夺取政权:争鹿 争政
 窃取政权:窃政
 篡夺政权:篡政
争夺霸权或霸主地位:争霸
 以武力争霸天下:角立中原
妇女乱政夺权:牝鸡司晨
争夺统治权:逐鹿 骇鹿(群雄~)
王权被人所窃:窃斧 窃
先占据地方再夺取政权:舐糠及米 狧糠及米 舔糠及米
为了接班而施用计谋、手段等提前篡夺权力:抢班夺权
图谋夺取政权:问鼎 讯鼎
用武力夺取政权:打天下 打江山
阴谋夺权成功:黄袍加身 黄袍加体
失败后重新夺权:东山再起
(夺取权力,多指夺取政权:夺权)

☚ 夺财   争夺天下 ☛

采摘

采摘

采(~茶;采掇;采捋;采撷;搴采) 摘(~果;摘取;摘掇;捃摘;攀摘;牵摘) 撷(撷采;撷芼;撷摘;撷取;搴撷;掇撷;揽撷) 揽 摭(掎摭) 撮(撮取;探撮) 撩(撩摘) 挦 攀 掇拾搴取 折杀 折取 攀折
采摘花朵:摘花 攀花 采花 扯花 蹇华
 采摘菊花:采菊 盈把
 采摘花卉:撷华 撷翠
 采摘花和叶:裁红点翠
采摘花蜜:采蜜 课蜜
采摘桑叶:采桑
采摘豆叶:采菽
采摘芝草:采芝
以手沿物摘取物品:
用力使离开原物体:
果园里开始采摘:开园

另见:采集 折断

☚ 折断   扭绞 ☛

采菽

❶《诗·小雅》的篇名。周天子接见来朝诸侯的乐歌。

❷《诗·小雅·小宛》有“中原有菽,庶民采之”的诗句,后人解释菽在于中原而无主,喻王位无常主,有德者则得之,后因用采菽指世乱争夺王位。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4: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