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茶舞
汉族民间舞蹈。亦称“茶歌”、“唱采茶”、“灯歌”、“采茶歌”、“采茶灯”等。流行于南方广东、广西、江西等产茶区。关于采茶舞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王骥德的《曲律》,书中称:“至北之滥,流而为《粉红莲》、《银钮丝》、《打枣杆》; 南之滥,流而为吴之《山歌》,越之《采茶》诸小曲,不啻郑声,然各有其致。”到了清代,采茶舞发展更趋完整。清李调元在《粤东笔记》中记载: “粤俗,岁之正月,饰儿童为彩女,每队十二人,人持花篮,篮中燃一宝灯,罩以绛纱,明絙为大圈,缘之踏歌,歌十二月采茶。”舞蹈动作一般是模拟采茶劳动中的正采、倒采、蹲采等动作,也有表现青年男女在采茶中谈情说爱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