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坛苗族民间传统腌菜。流行于湖南湘西苗族地区。因其腌制原料的不同,有酸菜、酸肉、酸鱼、酸鸡、酸鸭等分类,其中尤以酸肉的风味最为独特。制作酸肉的原料多为猪肉,每年宰猪后,将大部分的肉切成块状,一层肉夹一层生盐,层层相压在特制的酸坛中,密封坛口两三天,等肉将盐味吸收后,烧些糯米饭和一些甜酒糟、辣椒粉、蒜等配料混合,与腌肉层层铺放,放入坛中。坛口用芭蕉叶封好,将坛倒立,使坛口接触地面,并糊以熟黄泥。通常一个月后就可以取食。有的也存入达20多年之久。用这种酸坛腌的酸肉,透明发亮,坚硬结实,色泽金黄;吃起来清香爽口,酸甜咸辣兼备,待客之上品。而用清菜、萝卜叶、白菜、豆角等蔬菜腌制的酸菜、是苗族每户不可缺少的家常菜。湘西苗家均备有酸坛,少则几坛,十几坛,多则几十坛。据说苗族常以家中酸坛的多少来衡量各家的富裕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