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酰胺类除草剂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酰胺类除草剂amide herbicides

分子中含有酰胺结构的有机除草剂。化学结构通式:


用不同的取代基来置换R1、R2、R3,可形成特性各异的酰胺类除草剂。
简史 1956年,哈姆(P.C.Hamm)等首先报道烯草胺能防治玉米、大豆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并于同年由美国孟山都公司正式投产,这是酰胺除草剂发展的开端。60年代以来发展迅速,开发了一系列选择性强、效果突出的新品种。其中,1960年发现了稻田专用除稗剂——敌稗,以后又研制出新燕灵,对防治野燕麦有特效。特别是1965年之后,甲草胺、异丙甲草胺、乙草胺、丙草胺及丁草胺的相继出现,使酰胺类除草剂的发展达到了鼎盛时期。
分类 按照使用时期和处理方式,酰胺类除草剂可分为芽前土壤处理剂和茎叶处理剂两大类: ❶茎叶处理剂: 敌稗、新燕灵、甲氟胺、氟草胺、戊草胺、甲戊胺等;
❷土壤处理剂: 甲草胺、乙草胺、异丙甲草胺、丙草胺、丁草胺、毒草胺等。
特性 概括为以下五方面: ❶几乎所有品种都是防治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的特效产品,对阔叶杂草防效较差。
❷大多数品种都是土壤处理剂。其中氯代乙酰胺品种占重要地位,单子叶植物的吸收部位是幼芽,而双子叶植物主要通过根、其次是幼芽吸收;茎叶处理剂进入土壤无活性。只能防治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幼芽,对成株杂草无效。
❸土壤处理剂在土壤中的持效期较短。一般为1~3个月。土壤微生物几乎能够水解所有的酰基酰替苯胺类除草剂,并形成相应的苯胺。
❹在植物体内易于降解。通过N-脱烷基化作用、水解、氧化,特别是轭合作用进行降解而丧失其对植物的毒性。
❺选择性原理有三: 吸收与传导的差异,体内降解差异,位差选择。
应用 酰胺类的土壤处理剂用量,与土壤特性有密切的关系,随有机质含量及粘重度增加而使用量相应加大。这类旱地土壤处理剂均在作物播前或播后苗前进行处理。中等土壤湿度或施后遇小雨利于药效发挥。干旱时则应浅混土,以不伤及播种作物为准。为了扩大杀草谱,旱地用酰胺类土壤处理剂常与一些阔叶除草剂混用,如莠去津、草净津、敌草隆等。水田用酰胺类土壤处理剂,如丁草胺、丙草胺等,在使用后须保持水层3~5厘米、3 ~5天。但是,一些水田用叶面处理剂,如敌稗等,不论是在秧田、直播田或是插秧田,施药前必须彻底排干田水,在保证喷雾均匀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药液用水量。敌稗可与禾草丹等混用,这样可使低温、光照不足、水层和雨水的影响大为减少,而且还可以进行土壤处理,对芽期稗草的防治效果有所提高。由于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如甲萘威、异丙威、速灭威、灭杀威等,能抑制水稻体内酰胺酶的活性,从而降低敌稗对稻苗的安全性。故在使用敌稗等酰胺类除草剂前后,忌用上述杀虫剂。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5:3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