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鄂尔多斯舞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鄂尔多斯舞

蒙古族歌舞节目之一。解放后根据鄂尔多斯(伊克昭盟)地区民间传统舞蹈和民歌改编而成, 表现当地蒙古族人民的英雄形象、思想感情和坚强勇敢的性格,故名。吸取“喇嘛跳鬼”舞蹈动作中的若干健康部分, 保持蒙古族舞蹈原有的风格特点。一般由五男五女集体表演,间有男女独舞。舞者身穿民族服装,脚穿马靴,男戴帽子,女戴头饰。以勒马、跳步、慢步、转步、快走、甩鞭以及甩手、抖肩、弹腕、挤奶、梳辫子和飞翔等基本动作构成。男舞动作洒脱, 轻松有力; 女舞动作轻柔健康,节奏平稳,颈部动作小。舞蹈和音乐密切结合,展示和烘托出辽阔草原与牧区生活的特色, 描述鄂尔多斯人民解放后快乐幸福的新生活。曾荣获第五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演出一等奖。现已在国内广泛流传。

鄂尔多斯舞

《鄂尔多斯舞》

蒙族群舞。内蒙古歌舞团于1954年首演。编导: 贾作光。作曲: 明太。领舞: 贾作光、斯琴塔日哈。该舞是那个时代的一个蕴含着多情善感和纯真微笑的象征。编导根据宗教“喇嘛舞” 中的动作素材,经过加工、改造、创新,典型地表现了鄂尔多斯人民的性格、形象、生活特征和向往新生活的乐观主义精神,以及热爱劳动、憧憬未来的美好心灵。音乐是从富于节奏力度的民歌改编而来的。整个舞蹈由两段组成: 第一段是铿锵有力的中板,五位英俊、雄强、果敢的男子,从舞台侧面跃然而出。他们两臂甩开,迈着大步,视线坚定地望着远方,然后双手叉腰,肩膀有力而韧劲十足地前后移动(突出蒙古族舞的风格)。出场路线是以直线、平线来展示大草原的美丽和辽阔,又以大甩臂、甩手下后腰、单腿跪下板腰等舞蹈动作,刻画出鄂尔多斯男子汉的剽悍、粗犷、豪迈的雄姿和性格。第二段是欢快、自由、幸福情调的小快板,由五位身着锦装饰物、聪颖美丽的姑娘,踩着轻快的节拍,架肘圆膀、翻动着手腕、兴高采烈地一一出场。一对对男女舞者,时而相互对视、抖动肩膀,时而又向后退去一小步,然后猛地转身、再跨到更远一点的位置上对舞,他们好似草原上迎风而舞的青草和花朵,充满自信、洋溢着幸福感。之后,男女合舞中穿插着男女领舞。这一舞段,充分表现牧民们轻松舞台艺术精品。大幕开启,一群拟人化的荷花姑娘在舞台上以圆润流畅的舞步,徐缓移动变化着各种队形画面,形成了浮游流动和涟漪层起的意境,塑造出婷婷玉立、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圣洁、美丽的形象。她们不仅焕发着青春朝气,表现出一种大自然的恬静、秀丽、纯真的美,而且在伴歌“蓝天高,绿水长,莲花朝太阳,风吹千里香。祖国啊,光芒万丈,你像莲花正开放”的烘托下,把荷花的向阳开放和祖国欣欣向荣的生活作了形象的对比,无限深情地表现出对祖国的热爱和歌颂,寄托着中国人民对和平幸福生活的向往。此舞在1953年第四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上荣获集体舞二等奖。1994年被确认为“20世纪中国舞蹈经典”之一。

☚ 红绸舞   草笠舞 ☛
0000061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0:5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