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部落民Burakumin日本中世纪“贱民”的后裔。主要分布在近畿地区,特别是京都、大阪、奈良、兵库、岩鼻等府县。多住在沿河沼泽或山坡荒地。据1965年统计约有6,000部落,300万人。处于社会最下层,备受压迫和歧视。镰仓幕府弘安年间(1278—1287)被称为“秽多”(Eta)。幕府时代设专职官吏管理。明治维新时,曾于1871年明令废除 “秽多”、“非人”(Hijin)等侮称,改称“新平民”或 “部落民”。但仍无居住自由和职业自由, 继续被隔离在特定的部落区内, 从事传统的饲养、屠宰、制革、清扫、殡葬等职业, 不能与一般平民通婚。部落民为废除身分差别,争取人权平等,争取废除封建身份差别。曾于1922年建立“水平社”,1940年停止活动。1946年重新成立,改称 “部落解放全国委员会”,1956年改称 “部落解放同盟”,继续为部落民的解放而斗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