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郑道昭楷书郑文公碑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郑道昭楷书郑文公碑 郑道昭楷书郑文公碑北魏。永平四年(公元511年)刻。高300厘米,宽400厘米。位于山东省掖县云峰山。郑道昭,生年不详,卒于北魏熙平元年(公元516年),字僖伯,自号中岳先生。郑文公羲次子,荥阳开封(今河南开封)人。少好学,博览群书,初为中书学生、秘书郎、国子祭酒,出为平东将军,光州刺吏,转青州刺史,又入秘书监,加平南将军。谥文恭。喜诗好赋,习书。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列郑道昭云峰刻石为“妙品上”,并云“云峰山刻石,体高气逸,密致而通理,如仙人啸树,海客泛槎,令人想象无尽。”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卷六《榜书第二十四卷》谓道昭书:“高气秀韵,馨芬溢目。”传世书迹有《郑文公碑》、《论经书诗》、《登云峰山观海诗》、《云峰山题字》、《大基山诗》《大基山铭告》、《大基山石人题字》、《白云堂题名》、《白驹谷题名》等。《魏书》卷五十六、《北史》卷三十五有传。《郑文公碑》是郑道昭为纪念其父郑羲所刻。父久官光州,死后葬老家荥阳(今河南)。有上下两碑。上碑在平度县天柱山山顶,下碑在掖县云峰山。二碑内容相近,下碑字略比上碑大,下碑额题: “荥阳郑文公之碑”2行7字,碑文共50行,行23至29字不等,首行及二行署:“魏中书令秘书监使持节督兖州诸军事安东将军兖州刺史南阳文公郑君之碑”32字,尾有宋人于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十月刻的题名4行,行23字。点画圆转兼施,筋骨内含丰茂,结体宽博舒展,具有浓厚的魏碑气息。清包世臣《艺舟双楫》云:“北魏体多旁出,《郑文公碑》字独真正,而篆势、分韵、草情毕具。”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碑明拓本,北京图书馆藏清乾隆、嘉庆间拓本。上海艺苑真赏社有影印本。《金石录》、《潜研堂金石文字跋尾》、《山左金石志》、《平津馆读碑记》、《八琼室金石补正》有著录。 ☚ 范式碑 云峰山、天柱山摩崖石刻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