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郑献甫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郑献甫

郑献甫1801—1872

原名存纻,因避讳咸丰帝奕而改用现名,别号小谷,晚年自称“识字耕田夫”。清象州(今广西象州县)人。少时就读于柳江书院(在今柳州市),为金陵伍实生所赏识,曾一度居于伍的幕下。青年时代游学湖广齐鲁江浙之间,见闻殊广,学识渊博。清道光十二年(1835年)举进士,即授刑部主事,才及一年,因不满官场腐败而辞归。40岁以后,从事教书,先后在庆远(今广西宜山县)、桂林、广州、顺德、东莞等地各大书院主讲。后又受知于两广总督劳崇光、广东巡抚郭嵩焘、广西巡抚张凯嵩。老年回桂林榕湖书院掌教,暮年回象州任象台书院山长。从教前后达30余年,弟子众多。著作宏富,诗文并丰,已刊行的主要有:《四书翼注》、《愚一录》、《补学轩诗集》16卷,收各体诗歌2800多首;《补学轩散骈文集》12卷及《补学轩文集外编》4卷,收录平生所作辩议、书状、序记、述传等各类文章;早期诗作《鸿爪集》,曾于道光二十二年(1840年)刊刻成帙,惜今未曾见。此外,还编纂《象州志》、《幽女诗集》,后者收当时名妓林芝云、石碧桃及其他诸史女诗200多首,并撰写《合刻幽女诗集序》。郑献甫出身于地主家庭,政治态度比较保守,对农民起义抱敌对情绪,但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反对外国入侵,不满清政府的对外妥协投降,对内压迫专制的政策。在哲学思想上,反对形而上学观点和宗教迷信;文艺观点亦颇有见地,崇尚传统的“诗言志”。其友番禺张维屏曾品评道:“因时以寓名,缘情以言志,其韵清越,其格老苍,要皆出于自然,不事规仿,故能卓然成家,如其人之潇洒出尘,不可以世网羁也。”(《续刊补学轩诗集》)堪称是一位声华遍及岭表的经师和诗人,在岭峤壮族古近诗人中,是卓然独立的大家;即使置于19世纪中期的整个中国诗坛,也是一颗光华灼灼的大星。

☚ 滕檝   黄体元 ☛

郑献甫1801~1872Zheng Xianfu

modern poet. Works: A Collection of Renewing Study House,etc.

郑献甫1801—1872

清代著名壮族诗人。字小谷。广西象州山村人。自幼聪敏笃学,学识博深。道光十年(1830),入京赴试举进士。授刑部主事职,因不恋仕途,仅任官一年,便弃官南归从教,先后游学湖南、浙江等地。一生中创作了大量诗歌,其中大多汇集于《补学轩诗集》中,共16卷,按编年分为《鸦吟》、《鹤唳》、《鸡尾》、《鸥闲》4集。诗人创作态度严肃,追求言志写真,主张“诗中无我不如删”,反对因袭,“妙在不落套”,故作品大多格调清新,意境深刻,在当时壮族诗坛中声誉颇高。

郑献甫1801—1872

清经学家。字小谷。广西象州人。道光进士,官刑部主事。著有《十三经注疏校勘记》,评点直抒已见,力避道统文派之说。同治间主讲榕城书院。著有《愚一录》、《家藏书目解题》。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2:5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