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郑崇履声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郑崇履声

典源出处 《汉书·郑崇传》: 郑崇字子游,“哀帝擢为尚书仆射。数求见谏争,上初纳用之。每见曳革履,上笑曰:‘我识郑尚书履声。’”
释义用法 汉代郑崇官居尚书仆射,屡次求见哀帝进谏,他穿的是皮履,走路的响声连哀帝都熟悉了,一听见履声就知道他又来进谏了。后以此典指直臣上朝谏争,也用来借指尚书等帝王近信的大臣。
用典形式
【听履】 唐 ·杜甫:“持衡留藻鉴,听履上星辰。”
【郑履】 南朝梁·何逊:“蘧车响北阙,郑履入南宫。”唐·武元衡:“高德闻郑履,俭居称晏裘。”
【识郑崇】 宋·苏轼:“朝罢人人识郑崇,直声如在履声中。”
【鸣汉履】 宋·黄庭坚:“殿上给扶鸣汉履,螭头簪笔见秦冠。”
【尚书履声】 唐·杜甫:“京兆空柳色,尚书无履声。”
【着意履声】 宋·辛弃疾:“君王着意履声间,便合押,紫宸班。”
【革履旧尚书】 宋·范成大:“后日沙堤新宰相,当年革履旧尚书。”

郑崇履声

典源出处 《汉书·郑崇传》: 郑崇字子游,“哀帝擢为尚书仆射。数求见谏争,上初纳用之。每见曳革履,上笑曰:‘我识郑尚书履声。’”

释义用法 汉代郑崇官居尚书仆射,屡次求见哀帝进谏,他穿的是皮履,走路的响声连哀帝都熟悉了,一听见履声就知道他又来进谏了。后以此典指直臣上朝谏争,也用来借指尚书等帝王近信的大臣。

用典形式

【听履】 唐 ·杜甫:“持衡留藻鉴,听履上星辰。”

【郑履】 南朝梁·何逊:“蘧车响北阙,郑履入南宫。”唐·武元衡:“高德闻郑履,俭居称晏裘。”

【识郑崇】 宋·苏轼:“朝罢人人识郑崇,直声如在履声中。”

【鸣汉履】 宋·黄庭坚:“殿上给扶鸣汉履,螭头簪笔见秦冠。”

【尚书履声】 唐·杜甫:“京兆空柳色,尚书无履声。”

【着意履声】 宋·辛弃疾:“君王着意履声间,便合押,紫宸班。”

【革履旧尚书】 宋·范成大:“后日沙堤新宰相,当年革履旧尚书。”

郑崇履声

【出处】 《汉书·郑崇传》:“(傅)喜为大司马,荐崇,哀帝擢为尚书仆射。数求见谏争,上初纳用之。每见曳革履,上笑曰:‘我识郑尚书履声。’”
【释义】 汉代郑崇,哀帝时提升为尚书仆射,多次求见哀帝直宫进谏。郑崇常穿革履,哀帝笑道,我都能听出郑尚书的履声了。后以此典指向君王进谏,也用以指尚书等朝中大臣。
【例词】 革履尚书 汉君识履 汉履 汉庭曳履 履声 尚书履识履 听履 曳履 郑履
【用例】
〔革履尚书〕 宋·范成大《龙学尚书罗公挽词》:“铁冠真御史,革履旧尚书。”
〔汉履〕 宋·吴则礼《鹧鸪天》:“鸣汉履,侍唐眉。渭川莘野相追随。”
[履声] 宋·辛弃疾《太常引》:“君王著意履声间。便令押,紫宸班。”
〔尚书履〕 唐·苏颋《夜发三泉即事》:“忝曳尚书履,叨兼使臣节。”
〔识履〕 北周·庾信《周大将军郑伟墓志铭》:“骖乘停舆,来朝识履。”
[郑履] 唐·武元衡《奉酬李十二尚书》:“高德闻郑履,俭居称晏裘。”

郑崇履声

履:鞋。郑崇走路的声音。喻指忠直大臣谏争之声。也作“郑履”。西汉哀帝时,尚书仆射郑崇忠心耿耿,正直不阿,常常当众指出皇帝过失。时间久了,哀帝连郑崇走路的声音也非常熟悉。每当听到他由远及近的脚步声,哀帝总会笑着说:“我听得出,肯定是郑尚书来了。”(见《汉书·郑崇传》)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4:2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