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郄穴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郄穴xī xué孔穴。《荀子·赋篇》:“此失大而不塞者与?充盈大宇而不窕,入~~而不偪者与?” 郄穴经穴分类名。见《针灸甲乙经》。郄,是间隙的意思,经脉之气深聚之处的穴位称郄穴。十二经及阴𫐆、阳𫐆、阴维、阳维各有郄穴一个(见表),大多分布于四肢肘膝以下,临床多用于治疗急性病证。如胃痛取梁丘,吐血取孔最等。郄穴表 郄穴郄,有孔窍和空隙的意思。郄穴就是经脉聚集在肢体肌肤空隙处的穴。在临床上,颇关重要。除十二正经外,奇经中的阴跷、阳跷,阴维、阳维也都有自己的郄穴。一般多用于治疗内脏急性疼痛的证候。它们的名称是:肺—孔最,大肠—温溜;心包—郄门,三焦—会宗;心—阴郄,小肠—养老;脾—地机,胃—梁丘;肝—中都,胆—外丘;肾—水泉,膀胱—金门;阳跷—跗阳,阴跷—交信;阳维—阳交,阴维—筑宾。 郄穴Sixteen cleft points系分布于四肢上的特定穴。十二经上每经各有1个郄穴,此穴可治疗本经循行部位和所属内脏的各种疾病,但临床上主要治疗急性病、炎症、痛症等。各经的郄穴是:心经——阴郄,心包经——郄门,肺经——孔最,胃经——梁丘,小肠经——养老,脾经——地机,胆经——外丘,膀胱经——金门,大肠经——温留,三焦经——会宗,肝经——中都,肾经——水泉。 郄穴经穴分类名。指经脉之气深聚之处的穴位。大多分布在四肢肘膝以下。十二经及阴阳蹻脉、阴阳维脉各有一个郄穴,合而为十六郄穴。临床多用于治疗本经循行部位及所属脏腑的急性病证。 郄穴qiūxué郄, 空隙。指经气聚集汇合的空隙。郄穴有16 个, 临床多用于治疗急性病症。并可按压检查以探索本经虚实征象。参见十六郄穴条。 郄穴 郄穴经脉气血曲折汇聚之处的穴位称为郄穴。据《甲乙经》记载,十二经脉及阴蹻、阳蹻、阴维、阳维各有一郄。总称“十六郄穴”。 十六郄穴表
郄穴都分布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脏腑患病时常在其相应郄穴处产生疼痛、痠胀等反应,临床上可作诊断的参考,同时也是治疗相应脏腑及本经病证的重要穴位。根据近人经验,郄穴对急性病有其独特疗效。其中阴经的郄穴还可用来治疗血证,如地机治崩漏,孔最治咯血等。 ☚ 络穴 交会穴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