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邸報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函籍類 > 章牘版籍部 > 章牘 > 邸報 邸報 dǐbào 亦稱“邸抄”。古時由官方定期發布的政情通報。漢唐時代地方長官設“邸”於京師,邸中傳鈔詔令、章奏、官吏任免等政治信息,以報知諸藩,故名。後漸由私行改爲官辦。隨時代不同,邸報尚有各種異稱,唐人稱“報狀”、“雜報”,唐玄宗時期發行的《開元雜報》載有起居注、詔令奏議、廟堂會議等内容;宋代有“朝報”、“邊報”、“小報”等名目,漸由朝廷編發;清代改稱“京報”,但習慣上仍沿稱“邸報”。明以後其編刊發行趨於完善,開近代報紙之先河。明末始有活字版印本,清代並專設京報房,由朝廷委託報房商人經營,其裝訂形式亦由散頁改爲册裝。宋·蘇軾《小飲公瑾舟中》詩:“坐觀邸報談迂叟,閒說滁山憶醉翁。”宋·尤袤《全唐詩話·韓翃》:“邸報制誥闕人,中書兩進君名,不從,又請之,曰:‘與韓翃’。”清·查慎行《人海記》:“乙酉,南京立國,監軍御史黄澍與士英構隙,僞傳邸報,藏太子詔,召良玉入清君側。”《儒林外史》第一回:“危老爺自己問了罪,往和州去了,我帶了一本邸抄來與你看。”參閱清·顧炎武《日知録·邸報》。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