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邢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邢昺

邢昺

(932-1010年)北宋训诂学家。字叔明,曹州济阴(今山东曹县西北)人。宋太宗时九经及第,任大理评事、泰州盐城监、礼部尚书,知曹州。死后赠左仆射。
邢昺一生主要在东宫及内庭讲授经典。曾奉诏参与校订《周礼》《仪礼》《公羊传》《穀梁传》《孝经》《论语》《尔雅》等经典。著《尔雅注疏》十一卷,对《尔雅郭注》进行疏释。一方面补充《郭注》所未详的内容,一方面征引古籍以证《郭注》。所引古籍较多,其中有今已失传的古籍。邢疏能运用音近通假及音义相通的原理解释词义,这种训释在理论上虽不完备,但对后世解释《尔雅》的著作有一定影响。另著有《孝经注疏》三卷,《论语注疏》二十卷,材料丰富,体例谨严,对原书及注作了较好的训释和补充。这三种疏都被列入《十三经注疏》。

☚ 守温   陈彭年 ☛

邢昺公元932——1010

字叔明。北宋曹州济阴(今山东省菏泽县)人。太宗时擢九经及第,官至礼部尚书。真宗初任翰林侍讲学士,后受诏与人校定《周礼》、《仪礼》、《公羊传》、《谷梁传》、《春秋传》、《孝经》、《论语》、《尔雅》等,并一一作了义疏。所撰《孝经义疏》、《论语义疏》、《尔雅义疏》皆存《十三经注疏》中。其注疏所据注本质量较高,且多有阐发,特别是《尔雅义疏》除补郭注之缺外,开始用音义相通观点研究《尔雅》,并为《尔雅》发凡,对后世研究《尔雅》有很大影响。

邢昺932~1010

北宋经学家。字叔明。曹州济阴(今山东)人。太平兴国中九经及第,历国子监丞、诸王府侍讲、国子祭酒等。咸平二年(999)真宗擢为第一任翰林侍讲学士。历居讲筵,多引时事为喻。曾奉命与杜镐、孙奭等校订《三礼》 、《三传》及《孝经》 、《论语》 、《尔雅》等义疏。官终礼部尚书。所著群经义疏,今存 《论语正义》 、《孝经正义》 及 《尔雅义疏》 ,均收入 《十三经注疏》 。所撰 《论语正义》 ,讨论心性命理,为后来理学家所采纳。

邢昺

邢昺932—1010

北宋经学家、训诂学家。字叔明,曹州济阴(曹县西北)人。太宗太平兴国初擢九经及第,授大理评事、知泰州盐城监。又招为国子监丞,专讲学之任,后迁尚书博士,转国子博士,选为诸王府侍讲,迁水部员外郎,累迁金部郎中。真宗时知审刊院,迁右谏议大夫,改国子祭酒,任翰林侍讲学士,为淮南两浙巡抚使,迁工部侍郎,加刑部侍郎,超拜工部尚书,知曹州。邢氏精通经书训诂、义理。咸平二年(999年),曾奉诏与杜镐等校定《周礼》、《仪礼》、《公羊传》、《穀梁传》、《孝经》、《论语》、《尔雅》等,并各作义疏。今本《十三经注疏》有他所撰《孝经注疏》、《论语注疏》、《尔雅注疏》、其《论语注疏》取何晏注,兼以南朝梁皇侃《论语义疏》为底本,剪其枝蔓,傅以义理,“于章句训诂名物之际详矣”,邢疏出,皇疏地位便衰微。《孝经注疏》以元行冲疏为蓝本,裁剪梳理,确立了今文《孝经》的地位。《尔雅注疏》取郭璞注,并多引证。刑氏传注义疏在经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 司马耕   老子注 ☛

邢昺932—1010

北宋经学家。字叔明。曹州济阴(今山东曹县)人。擢九经及第, 官至礼部尚书。所撰《论语正义》讨论性理,为后来理学家所采纳。所撰《尔雅义疏》和《孝经正义》,均收入《十三经注疏》中。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9:3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