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春秋五霸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春秋五霸 春秋五霸是春秋时代先后出现的五位霸主。春秋时期社会风雷激荡,可以说是烽烟四起,战火连天。仅据鲁史《春秋》记载的军事行动就有480余次。司马迁说: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相传春秋初期诸侯列国140多个,经过连年兼并,到后来只剩下较大的几个。这些大国之间还互相攻伐,争夺霸权。历史上把先后称霸的五个诸侯称为“春秋五霸”。“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和楚庄王。另一种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齐桓公是春秋时最先称霸的。齐桓公是公元前685年即位的。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促进国家的统一,“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最先成为霸主。他在政治、经济上作了一系列改革,使齐国强大起来。由于齐桓公率兵击退戎族、狄族的进攻,又率齐、鲁、宋等八国之师破蔡伐楚,阻止楚军北进,他的威信由此大增。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大会诸侯于葵丘(今河南兰考),订立盟约,成为中原第一个霸主。接着称霸的是晋文公。晋文公于公元前633年的城濮之战,采取避开楚军的锋芒,以便选择战机的战术,命令晋军“退避三舍”,后撤到卫国的城濮(今山东省憋县)全歼楚军。城濮之战奠定了晋文公称霸的基础,晋文公成了中原第二位霸主。第三位称霸的是楚庄王。楚庄王是一位“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霸主。公元前598年,楚庄王率军在邲(今河南郑州北)与晋军大战,打败晋军。中原各国背晋向楚,楚庄王又成为中原霸主。所以,在春秋五霸中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三位作为春秋五霸是没有异议的。春秋末期,吴国、越国相继强大,争霸于东南。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进攻越国,围困越王勾践于会稽(今浙江绍兴),迫使越国屈服,接着又打败齐军。公元前482年,夫差在黄池与诸侯会盟,争得了霸权,但吴国的霸业时间很短。越王勾践自被吴国打败后,卧薪尝胆,立志报仇,经过几十年努力,转弱为强,灭了吴国。勾践乘势北进,与齐、晋等诸侯会盟于徐(今山东滕县),成为霸主,时间也很暂短。宋襄公无才无能,假仁假义,迂腐不堪,根本就没有过称霸的经历,不是名副其实的霸主。对于秦穆公来说,他可以说是作为一个外邦少数民族的首领,按理就排不上“五霸”之一。 春秋五霸 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又说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春秋时期五个争夺霸权的国家的君主。春秋时期,各国之间战争不断,相互兼并。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国家实力不一,因而形成了五个大国先后称霸的局面。这几个国家的国王被称为“春秋五霸”。 ☚ 三仁 良史 ☛ 首领 首领首(首脑;首坐;举首) 头(头头;头目;头人;头儿;头首;头项;头脑;头领;头目人) 渠(渠长;渠帅;渠酉;渠首;渠魁;渠率) 魁(魁首;魁帅;魁主;魁长;魁酉;魁领;魁率;魁渠;酋魁) 目 王 豪帅 长帅 另见:领导 头目 领头人 管理 ☚ 领头人 部落的头领 ☛ 春秋五霸 春秋五霸Chunqiu wuba春秋时期五位称为霸主的诸侯。按《荀子·王霸》说,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即所谓的“五霸”。此外秦穆公、宋襄公、晋悼公、楚灵王、齐景公、吴王夫差等也或曾被称许为霸主。齐桓公为五霸之首。他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实行士、农、工、商分居,“士之子恒为士……”,职业世代相传,既保证社会生产,也避免人们因谋职业而使社会动荡不安。在齐国强大实力的影响下,齐桓公多次主持会盟,并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在所有的会盟中,齐桓公只以诸侯之长的身份出现,对周天子在礼仪上毕恭毕敬。齐桓公攘夷主要表现在救邢、封卫、救燕、伐楚等方面。孔子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论语·宪问》)可见,齐桓公称霸的影响是很深远的。可与齐桓公相提并论的霸主是晋文公。他在晋国争取各种办法发展生产, 调动各阶层的积极性, 君臣同心整顿内政。前632年, 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与楚、陈、蔡三国的军队在城濮大战, 击败楚军, 有力地遏制楚国北进的势头,晋文公遂成为华夏霸主。楚庄王时,由于晋的衰落,所以楚的势力相对强大起来。前608年,楚庄王攻陈、宋。晋则攻亲楚的郑国, 楚军救郑, 大败晋军。次年楚又伐宋获胜。前606年楚庄王率军到周王室边界炫耀力量, 并询问象征王权的九鼎的大小轻重, 显示出很强的称霸欲望。春秋后期, 吴越日益强盛。吴王阖闾在伍子胥帮助下, 继位后不久即灭掉徐国, 并采取以逸待劳的办法骚扰楚国, 使楚军疲于奔命。前506年, 阖闾率吴、蔡、唐等国军队大举进攻楚国, 接连获胜, 长驱进入楚国的郢都。越王勾践曾被吴王夫差俘获, 为吴臣三年。他卧薪尝胆, 整饬内政, 征集兵员, 并采取结齐、亲楚、附晋的外交方针。前482年, 趁吴王北上会盟之机, 勾践率大军攻入吴都, 迫使吴求和并于前473年灭掉吴国。 ☚ 春秋 华夏和夷狄 ☛ 春秋五霸春秋时先后称霸的五个诸侯。依次为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与楚庄王。一说是指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春秋五霸 春秋五霸春秋时期,周天子名存实亡,先后有五个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实力急剧增长,战胜敌手,取得了“霸主”权力,故称。五霸,一说为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 ☚ 尊王攘夷 城濮之战 ☛ 春秋五霸chun qiu wu ba【历史】the Five Overlords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春秋五霸chun qiu wu bathe Five Overlords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春秋五霸春秋时先后称霸的五个诸侯。也称“五伯”。即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赵王勾践。一说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