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孕药缓释系统
避孕药缓释系统是指避孕药与某些具备缓慢释放性能的高分子化合物(如医用硅橡胶、聚乙烯及制备微囊的包衣材料等)共同制备成的多种剂型,通过持续地释放恒定的低剂量避孕药,达到长效避孕作用。其优点是可以简化用法,降低剂量,不干扰正常内分泌功能,不影响糖与脂质代谢,提高了长期应用安全性,是目前国内外避孕药研究领域中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缓释剂 在缓释剂中,常用的高分子化合物有医用级硅橡胶、聚乙烯以及用以制备微囊的各种包衣材料。
❶硅橡胶利用聚二甲基硅氧烷线型键和交联剂原硅酸丙脂制成,选择适当的交联度和填料,可使硅橡胶对各种甾体避孕药有一定的渗透性。
❷聚乙烯是一种塑料,由单体乙烯(ethylene CH2=CH2)聚合而成。更多用者为聚乙烯醋酸乙烯酯,调节这些多聚体的键分支程度,交联度和结晶度等可使其对各种甾体避孕药具有一定渗透性。
适用于微囊包衣的材料有明胶、聚乙烯醇和乙基纤维素。
上列硅橡胶、聚乙烯醋酸乙烯酯等在体内并不降解,不被吸收,用以制备的制剂称为非生物降解释放剂。另一种是生物降解释放系统例如以聚乳酸(polylactate)制备的制剂,由于聚乳酸在体内可降解,并被吸收、其中所含的相应避孕药成分逐步释放出来。近年来又在研究周期性释放药物的皮下植入剂,即将生物降解的材料制成球形,球分为含药层与不含药层许多层次,互相间隔,希望定期释放以适应月经周期的规律。利用包衣制成微囊作肌内注射,以达缓慢释放效果的研究,亦在积极进行。当前不仅甾体激素避孕药利用释放系统达到长效和局部作用目的,非甾体激素节育药如前列腺素等亦在开展相应缓释制剂。
避孕药缓释系统 临床试用和应用的有:
(1)硅橡胶皮下植入剂。国外曾试将各种孕激素成分装入硅橡胶管中,皮下埋藏后缓慢微量释放,可产生1/2~1年甚至数年的避孕效果。但效果较差,月经紊乱较多,有待改进。
(2)硅橡胶阴道避孕药环。由于阴道上皮对很多药物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和吸收能力,其中甾体激素避孕药也能有效地被阴道粘膜吸收,这就为临床上采用持续释放避孕药的阴道环新方法开辟了途径。将各种孕激素放入硅橡胶空心圆环内,或将孕激素与硅橡胶混合后制成环状,将环放入阴道内,微量孕激素透过硅橡胶释入阴道,经阴道粘膜吸收后起避孕作用; 在发展阴道释放系统中至今有二种不同方法:一种是避孕药的释放是间歇性,高剂量的,目的在于抑制排卵。一般于月经净后放置3周,然后取出1周,以诱发撤退性出血,这种方法避孕效果高,但不规则阴道出血率也高; 另一种方法是连续释放恒定低剂量的孕激素,其剂量不一定抑制排卵,而依赖改变子宫颈粘液使不利于精子穿透,及改变子宫内膜以干扰受精卵着床等,因而仍能达到可以接受的避孕效果。这种方法可让阴道环放置较长时间,不需每月取出诱发撤退性出血,并达到3~6月甚至1年以上的长效避孕效果。10多年来国内外对各种不同的阴道缓释系统、不同种类的甾体避孕药、药物释放量的测定、毒理试验、避孕机理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仍是不规则阴道出血。
国内研制的硅橡胶阴道避孕药环含甲地孕酮200mg,体外测定每日释放100~200μg,经临床试用二千余例,连续使用1年以上者,避孕有效率为97.85%,多数不抑制排卵,突破性出血率7%左右,环脱落率2%左右。这种方法使用简便、安全、长效、妇女可自行取放,颇受欢迎。1980年起逐步推广应用。
(3) 含药宫内节育器。宫内节育器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经济的避孕工具,但存在脱落、带器受孕的问题,以及出血、疼痛等副作用。近年来开展了含孕酮的宫内节育器,降低了带器受孕率,减少了经量多及疼痛等副作用,但阴道不规则出血的发生率较高。其制备采用硅橡胶、或聚乙烯醋酸乙烯酯。早期产品是将孕酮加入其中,每日释放孕酮量50~65μg,国外报道所谓宫内孕酮避孕器即指此,孕酮的释放可持续1年半。近年来国内外又在试用各种高效孕激素如甲地孕酮,18-甲基炔诺酮等,释放药物时间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