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遵义会议会址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遵义会议会址

遵义会议会址

遵义会议会址位于遵义市老城红旗路(原子尹路),老地名叫琵琶桥。会址是一座坐北朝南的二层楼房,为中西合璧的砖木结构建筑。上盖小灰瓦,歇山式屋顶上开一“老虎窗”,有抱厦。整个建筑分主楼、跨院两部分。主楼楼屋四周有回廊,楼房的檐下柱间有十个券拱支撑,保留了中国古建筑“彻上明造”的结构风格。楼上有梭门梭窗。檐柱顶饰有垩土堆塑的花卉。东西两端各有一转角楼梯,外面加有一道木栅栏。门窗涂饰赭色,镶嵌彩色玻璃,窗外层加有板门。楼内各房间设有壁橱。整个主楼通阔25.75米,通进深16.95米,通高12米占地面积528平方米。房屋原是黔军二十五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人官邸,是遵义城30年代最宏伟的建筑。
会址大门临街,门两侧原是八间铺面,是柏辉章家的商店。进大门,穿过厅,迎面是一座巨大的砖彻牌坊,上有彩瓷碎片嵌字,前为“慰庐”,后为“慎笃”。过牌坊是小天井,天井南侧有小门通往柏家的内四合院,北侧是主楼。
会址为当年红军总司令部和总部一局的驻地,楼上除陈列有遵义会议会议室、军委总参谋部办公室外,还有军委副主席周恩来的办公室兼住室,总司令朱德和康克清的办公室兼住室、总参谋长刘伯承的办公室兼住室、参谋长叶剑英的办公室兼住室。楼下有作战室、机要室、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和政委杨尚昆住室、一局局长彭雪枫和张云逸的办公室兼住室、还有工作人员、警卫人员的住室。
遵义会议会址1954年1月开始复原陈列,1957年7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1961年3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4年底,毛泽东主席为纪念馆手书“遵义会议会址”六个大字。
红军总政治部旧址在遵义老城杨柳街的天主教堂里。这座教堂由经堂和学堂两部分组成。经堂在北端,是一座“罗马式”建筑。学堂在南端,是一组庭院式平房建筑,木结构。这座教堂始建于1866年(清同治五年),由于从未修缮过,木柱腐朽,四壁倾斜。1978年,国家文物局拨专款进行了彻底维修,在严格保持原貌的情况下,改砖木构为钢筋混凝土结构。1984年,又拨专款维修了天主堂学堂,作遵义会议陈列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遵义会议会址的组成部分。

☚ 陈公祠   增冲鼓楼 ☛
遵义会议会址

遵义会议会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老城红旗路。原为贵州军阀柏辉章私邸。建于20世纪三十年代。砖木结构,歇山顶两层建筑,平面呈曲尺形,阔25.75米,进深16.95米,高12米,占地面积528平方米。1935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遵义后,军委总司令部与总部一局驻此。1月15日至17日,党中央在此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批判了左倾机会主义军事路线,重新肯定了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军事路线,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第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推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组成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参加的中央军事指挥小组,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纠正了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重要会议。会址现已辟为纪念馆,毛泽东题写了“遵义会议会址”匾额。会址二楼东侧客厅为遵义会议会议室,面积27平方米,厅内长方桌及周围木架藤心折叠靠背椅均系原物。会址内有周恩来、朱德、刘伯承、叶剑英、彭德怀、杨尚昆等人的办公室或住室。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等住室在遵义新城幸福巷,原为贵州军阀易少荃私邸,红军总政治部设在老城杨柳街天主教堂内,均为会址保护范围。

☚ 桃源山   桃溪寺 ☛

遵义会议会址

位于贵州遵义市老城子尹路。是20世纪30年代初修建的一座砖木结构曲尺形洋房,占地520平方米。1935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达遵义,总司令部即驻于此。在此召开了党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有纪念馆,1979年完成会址复原陈列。

遵义会议会址

遵义会议会址

位于贵州遵义市老城子尹路。原为黔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官邸,1935年红军第一方面军占领遵义后,总司令部即设在此处,并于1月15日至17日在此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通过了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纠正了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并在组织上作了一些调整。会议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以后又成立了毛泽东等3人军事领导小组,从而在组织上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央的统治,重新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是中国革命的转折点。会议旧址占地面积520平方米,现在设立纪念馆。

☚ 峨眉山   黄果树瀑布 ☛
遵义会议会址

遵义会议会址

在贵州省遵义市圭城子尹路(现改名红旗路),是一幢两层砖木结构,上层四周有长廊相通的楼房,原为官邸。1935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遵义,总司令部即驻此。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此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即著名的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新中国建立后整修了会址,并建立遵义会议纪念馆,陈列了此次会议与长征的革命文物。196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泸定桥   龙华革命烈士就义地 ☛
遵义会议会址

遵义会议会址

在贵州遵义市老城琵琶桥(后易名“子尹路”今“红旗路”)东侧,原黔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官邸。1935年1月15至17日,为期3天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这里举行。这是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重大转折点,为中国革命开创了新的里程。新中国成立后,该会址辟为纪念馆,毛泽东题写了“遵义会议会址”的馆名。会址在楼上,原为房主的客厅,长方形,北壁挂着出席会议的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的历史照片,他们是:毛泽东、朱德、陈云、周恩来、张闻天、秦邦宪、王稼祥、刘少奇。屋子正中陈列着一长方桌,四周围着一圈木架藤心折叠靠背椅,桌下置一古老的炭火盆。每年都有大批国内外人士前来参观。这里是宣传党史的重要阵地,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课堂。

☚ 黎少岑   潘梓年 ☛
0000655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3:0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