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遵义会议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遵义会议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扩大会议,与会者有博古(秦邦宪)、毛泽东、朱德、陈云、周恩来、张闻天、王稼祥、邓发、刘少奇、何克全、刘伯承、李富春、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李卓然、邓小平、李德、伍修权等二十人。会议集中全力纠正当时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军事和组织上的错误。毛泽东作重要讲话,对错误的军事路线进行切中要害的分析和批评,并正确阐述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会议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常委进行再分工;取消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由最高军事首长朱德、周恩来为军事指挥者。后中央在常委分工上,决定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的责任。会后不久,又组成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参加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开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是红军长征途中一次生死攸关的重要会议。1935年1月15~17日,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出席会议的政治局委员和候补委员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陈云、张闻天、秦邦宪(博古)、刘少奇、王稼祥等和红军总部和军团负责人刘伯承、林彪、彭德怀、聂荣臻等及秘书长邓小平,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和翻译伍修权。会上集中批评了博古、李德在军事上的错误,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会议改组了中央领导,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了李德、博古的红军最高军事指挥权。决定由中央军委主要负责人周恩来、朱德指挥军事,根据会议精神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责。在行军途中又组成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三人军事指挥小组,为最高统帅部。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正确领导,在危急关头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长征途中于贵州遵义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参加会议的有中央政治局委员和候补委员10人,列席会议的有中央机关、红军总部和各军团主要负责人10人。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决议》,清算了“左”的错误军事路线。会议推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Zunyi huiyi中共中央在长征途中于贵州遵义举行的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政治局扩大会议。 ☚ 红军长征 陕北红军 ☛ 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Zunyi huiyi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中央政治局委员秦邦宪(博古)、张闻天、周恩来、毛泽东、朱德、陈云,候补委员王稼祥、刘少奇、邓发、何克全(凯丰)出席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红军总部和各军团主要负责人刘伯承、李富春、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李卓然以及中央秘书长邓小平。共产国际驻中国的军事顾问及担任翻译工作的伍修权也列席了会议。秦邦宪主持会议,并作了关于对第五次反“围剿”的总结报告,周恩来作了副报告,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朱德、李富春、聂荣臻、彭德怀等在会上作了发言。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否定了以博古、李德为代表所推行的“左”倾盲动主义。决议肯定了毛泽东等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会议推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决定仍由中央军委主要负责人朱德、周恩来指挥军事,而周恩来为党内委托的对于指挥军事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会后,在行军途中,根据会议精神,常委进行分工,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的责任。随后,军委决定设置前敌司令部,以朱德为司令员、毛泽东为政治委员。接着又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三人小组负责军事行动。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共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会议,它在极端危险的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达到成熟。 遵义会议会址 ☚ 三年游击战争 毛尔盖会议 ☛ 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Zunyi huiyi中共中央于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贵州遵义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政治局委员秦邦宪、张闻天、周恩来、毛泽东、朱德、陈云,候补委员王稼祥、刘少奇、邓发、何克全。参加会议的还有邓小平及红军总部和各军团负责人刘伯承、李富春、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李卓然。列席会议的有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和翻译伍修权等。秦邦宪主持会议, 并作了关于反五次 “围剿”的总结报告,不承认在军事指挥上犯了严重错误,并极力为“左”倾冒险主义错误辩解。周恩来做了副报告。毛泽东在会上作了重要发言,对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以来的“左”倾军事路线进行了分析和批判。会议委托张闻天根据毛泽东的发言内容,起草了《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然后由政治局正式通过。决议明确指出,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及退出苏区后遭到的严重损失, 其主要原因是博古(秦邦宪)和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犯了一系列严重错误。会议决定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根据毛泽东提议,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三人军事指挥小组,统一指挥红军的行动。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共中央的统治, 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解决了当时迫切需要解决的军事问题,挽救了党和红军。 ☚ 精兵简政 十月革命 ☛ 遵义会议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扩大会议。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为代表的新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转折点,标志着党从幼年达到成熟。 遵义会议❶亦称“中央政治局遵义扩大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35年1月15~17日,在贵州省遵义召开扩大会议,通过了《关于反对敌人第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批评了博古、李德在军事上的错误,并取消了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决定由毛泽东、周恩来负责指挥军事, 又组成了由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王稼祥参加的军事小组,确立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 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1935年1月15至17日,中国共产党于长征途中在贵州遵义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当时最迫切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 的总结决议》,批判了王明 “左”倾机会主义在军事领导上的错误,重新肯定了毛泽东的马列主义军事路线以及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会议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推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不久在行军途中,又决定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三人军事指挥小组。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机会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 王明路线 察绥抗日同盟军 ☛ 遵义会议zun yi hui yi【历史】Zunyi Meeting (the historic meeting held in Zunyi,Guizhou Province in January 1935,which spelt the end of the domination of the“Left”opportunist line in 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 and established Chairman Mao’s leadership in the whole Party) 遵义会议Zunyi Meeting(1935) 遵义会议指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的扩大会议。出席会议的政治局委员和候补委员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陈云、张闻天、秦邦宪(博古)、刘少奇、王稼祥、邓发、何克全、红军总部和各军团负责人刘伯承、李富春、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李卓然,还有中央秘书长邓小平及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和翻译伍修权。会议集中批评了“左”倾冒险主义在军事上的错误,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 (这个决议是在会后由张闻天写成文字, 由政治局审查通过)。决议指出: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以及退出中央苏区受到的严重损失,其主要原因是博古和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犯了一系列原则错误,重新肯定了毛泽东等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会议改组了中央政治局和军事委员会,取消了博古、李德的最高指挥权,毛泽东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后常委分工,毛泽东、周恩来负责军事。随后中央决定,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责,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三人指挥小组,全权负责指挥军事。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中央的正确领导,在革命危急关头,挽救了党和红军,为红军长征胜利和中国革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