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遣唐使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遣唐使 日本派遣至中国的使节。日本史书亦称“西海使”或“入唐使”。据文字记载,中日两国在两千年前已有友好往来。隋唐时期,交往鼎盛。630~894年间, 日本共派遣唐使19次,到达者13次。每次使船2舶,200余人,后增至4舶,最多达651人。使团人员包括通晓经史文艺或到过中国的大使、副使、判官、录事、留学生、留学僧等。在日本三津浦(今大坂市)启航,北路至山东登陆,南路至长江口,然后,由州府限定部分人员到达长安。著名者有吉备真备、粟田真人、阿倍仲麻吕、最澄、空海、园仁等,对传播唐代制度、文化,促进中日两国经济贸易往来起了很大作用。 遣唐使 日本派遣至中国的使节。日本史书亦称“西海使”或“入唐使”。据文字记载,中日两国在两千年前已有友好往来。隋唐时期,交往鼎盛。630—894年间,日本共派遣唐使19次,到达者13次。每次使船二舶,200余人,后增至四舶,最多达651人。使团人员包括通晓经史、文艺或到过中国的大使、副使、判官、录事、留学生、留学僧等。在日本三津浦(今大阪市)启航,北路至山东登陆,南路至长江口,然后,由州府限定部分人员到达长安。著名者有吉备真备、粟田真人、阿倍仲麻吕、最澄、空海、园仁等,对传播唐代制度、思想文化,促进中日两国经济贸易往来起了很大作用。 遣唐使 011 遣唐使日本派往唐朝的使者。史书载,607年至894年间,日本先后派出遣唐使32次。每次少者数十人,多则达几百人,成员包括官员、学者、僧侣等。其滞留中国时间也长短不一,短者年余,长则数十年。与朝野各界坦诚相处,以学习和掌握中国文化为己任。很多人学有专长,对日本社会发展产生很大影响。 ☚ 遣隋使 马可·波罗来华 ☛ 遣唐使 遣唐使Qantangshi古代日本大化改新后派往中国唐朝的使节。唐朝之前,日本已多次派使者来中国,隋朝统治时称“遣隋使”。古代日本派往中国唐朝的使者包括大使、副使、留学生、留学僧及其他随行人员。随员中有画师、技术工匠等。他们一方面为远涉重洋的使团服务,另一方面也准备到中国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科学文化。当时日本到中国学习的留学生在唐朝留学少则数年,多则二、三十年。遣唐使到中国后受到多方礼遇,免费送至都城长安。随遣唐使到来的留学生多数被送到当时的最高学府——国子监学习。遣唐使促进了中日两国间的文化交流,也对中国文化东传日本起到了重要作用。 大唐风格的日本园觉寺 ☚ 大化改新 幕府政治 ☛ 遣唐使 遣唐使唐代日本派遣至中国的使节。自630到894年,派遣遣唐使达19次,其中13次到达中国。使团人员包括大使、副使、留学生、留学僧及随员等,一次往往多至数百人。留学生吉备真备、阿倍仲麻吕和最澄、空海、园仁等,归国后都积极宣扬中国文化,还制订仿唐贵族教育制度,中央设太学,地方设国学,各有博士、助教,教授经学、律令、汉文字、书法、算法等。遣唐使促进了中日人民的友好和中日制度与文化的交流。 ☚ 大化革新 奈良时期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