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多态
同一群体中存在着两种以上变异型的现象,称为遗传多态。通常,不同变异型间易于区别,不存在中间类型,而且遗传方式清楚。例如人的ABO血型就是遗传多态,这血型系统由同一位点上的三个复等位基因决定,各型间区分清楚,在同一地区有一定的频度。
多态是变异多样性的证据,是进化的原始材料。过去对多态性的广泛存在认识不足。现在知道,表面上很相似的个体之间,实际上也经常具有遗传多态。用电泳方法分析不同个体之间的蛋白质成分,可以看到同一种蛋白质也常表现遗传多态。用上述方法进行分析,发现个体中有66%的基因位点具有遗传多态。
遗传多态可以是暂时的,例如由于稀有突变所引起的多态,也可以在许多世代中保持稳定,这是平衡多态。如果多态性出现于不同地理条件下,叫做地理多态。
人类中一个典型的平衡多态性是镰形细胞贫血症基因Hbs。在东部非洲的某些地区,这个等位基因(Hbs) 的频率可以达到20%以上,虽然它在纯合体(Hbs/Hbs)时的生存性与正常的血红蛋白相比较时还达不到21%,但是其杂合体比正常的血红蛋白有25%的优越性,在有恶性疟疾或钩虫病流行地区是如此。但是在其他地区,这个等位基因(Hbs)的频率是很低的,这与其他有害基因相似。这表明环境是保持这等位基因多态的动力。
平衡多态的另一例子是A、B、AB和O血型,在各不同地区有不同的频率。已有材料表明,这类血型表现母亲和胎儿的不亲和性。如果母亲是O型,胎儿是A、B或AB血型,那么母亲血液中的抗A和抗B的抗体会发生作用,不利于胎儿的发育。在受精过程中也可能出现对A和B的精子进行淘汰,而有利于O精子的受精作用。另有材料说明,O血型的人患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较多,而杂合体则较少患这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