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私学
道家私学有两派:一派集中在齐国稷下,称为稷下董老学派,以宋鈃、尹文、接予、环渊等为代表。另一派以庄子为代表。他们继承老子思想。《老子》(即《道德经》)一书,有人认为可能就是环渊在稷下讲学时写成的。稷下董老学派学说经过荀子、韩非改造后,向唯物论方向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意义。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则把老子“绝圣弃智”、“绝仁弃义”思想引向极端。庄子说:“待钩绳规矩而正者,是削其性者也,待绳约胶漆而固者,是侵其德者也”(《庄子·骈拇》)。他认为,教育桎梏人性,应取消。庄子消极、颓废的思想,对魏晋时期的教育发生了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