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适可斋记言记行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适可斋记言记行

适可斋记言记行

清末早期改良派代表作。十卷。清末马建忠著。马建忠(1845—1900),字眉叔。江苏丹徒(今江苏镇江)人。清光绪二年(1876)被派赴法国留学,获博士学位。回国后协助李鸿章办理洋务。后任轮船招商局会办,上海机器织布局总办等职。此书分《记言》、《记行》两部分。其中《记言》四卷辑录作者在清同治十年(1871)至清光绪二十年(1894)间的书禀和论说;《记行》六卷,为作者勘旅顺防务,出使印度和朝鲜的记事。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汇编成书出版,梁启超高度评价其“每发一论,动为数十年以前谈洋务者所不能言,每建一议,皆为数十年以后治中国者所不能易”。此书反映了中国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思想和要求。
《适可斋记言记行》揭露了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指出:“其公使傲倪于京师,以陵我政府;其领事强梁于口岸,以抚我官长;其大小商贾盘踞于租界,以剥我工商;其诸色教士散布于腹地,以惑我子民。”作者提出要抵抗外国的侵略就需要学习西方的富强之道,主张“富民”、“护商”。西方各国富强的原因并非“专在制造之精,兵纪之严;及披其律例,考其文事,而知其讲富者以护商会为本,求强者以得民心为要。”故作者强调“国强基于国富,国富唯赖行商。华人率精贸易,富国之基在焉。”认为国富是建立在民富的基础上,而要民富就要发展资本主义,因此要“护商”以发展民族工商业。作者指出:“夫处今之世,轮舟铁道梭织寰中,而欲自囿一隅,禁绝外人往来,势必不能;不若因其利而利之,以广我之利源,推行尽善,国富民殷”。借以反对封建小农经济的闭关自守和自给自足思想。宣传重商主义:“宇内五大洲,国百数……无不以通商致富。尝居其邦而考其求富之源,一以通商为准。”作者一再强调有利的贸易平衡乃是富国最有效的手段,“欲中国之富,莫若使出口货多,进口货少。出口货多,则已散之财可复聚;进口货少,则未散之财不复散”。并具体设计了发展社会经济的政策措施如保护关税、集资合股、举国债等。
《适可斋记言记行》要求改良政治,主张“立议院”。反对仅学西方船坚炮利这些皮毛东西,认为西学也有本有末,指出西方国家“讲富者以护商会为本,求强者以得民心为要。护商会而赋税可加,则盖藏自足;得民心,则忠爱倍切,而敌忾可期。他如学校建而智士日多,议院立而下情可达。其制造、军旅、水师诸大端,皆其末焉者也”。赞扬西方国家议会制度和三权分立体制,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说:“其定法、执法、审法之权,分而任之,不责于一身,权不相侵,故其政事纲举目张,粲然可观。催科不由长官,墨吏无所逞其欲;罪名定于乡老,酷吏无所舞其文。人人有自主之权,即人人有自爱之意。”透露出一些主权在民思想及其对之的向往。
《适可斋记言记行》主张设立学堂,培养人才。认为“讲富强以算学格致为本。中国不患不富,而患藏富之不用,将来采矿、酿酒、制机器、创铁路、通电报诸大端,在在皆需算、化、格致诸学”。以为讲富强,需要知识技术,而培养人才就成为富民强国的必要前提。
《适可斋记言记行》还分析了国际公法的实质,指出国际公法不过是为强权作辩护。“泰西之讲公法者,发议盈廷,非说理之不明,实所利之各异……于是办交涉者不过借口于公法,以曲循其私”,批判了洋务派和外国侵略分子所热心宣传的“公法学”、“信义为先”、“中外和好”等说教。
光绪二十一年(1895)初刻。后有光绪二十二年本刻本和光绪二十三年石印本。1960年中华书局出版点校本。

☚ 盛世危言   天演论 ☛
0000014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7:1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