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天尺五典源出处 《辛氏三秦记》:“城南韦杜,去天尺五。”唐·杜甫《赠韦七赞善》 诗自注:“俚语曰: 城南韦杜,去天尺五。”宋 · 曾慥 《类说》 卷二九引《灵怪集》:“韦曲杜鄠近长安,谚曰: 韦曲杜鄠,去天尺五。” 释义用法 唐时韦氏、杜氏世代显贵,为望族,韦氏所居名韦曲,杜氏所居名杜曲 (鄠),皆在京城长安南部。后以此典称显贵豪族住居的地方,泛指门第高贵显赫; 也用以指接近帝王。 用典形式 【天尺五】 清·黄景仁:“太白高高天尺五,宝刀明月共辉光。” 【尺五天】 唐 ·杜甫:“尔家最近魁三象,时论同归尺五天。”宋 · 杨亿:“远信三年字,空庭尺五天。”清 · 叶燮:“尺五去天知不远,凭君才调问如何。” 【韦杜天】 清·黄景仁:“尺五韦杜天,幕我作行帐。” 【韦杜南】 清·钱谦益:“羁怀廓落向谁谈,尺五空瞻韦杜南。” 【韦杜尊】 清 ·蒲松龄:“瓜壶秋傲陶朱富,煤火冬夸韦杜尊。” 【尺五声华】 清·黄鷟来:“尺五声华何阒寂,量天章亥莫须猜。” 【去天尺五】 宋·辛弃疾:“去天尺五君家别,看乘空鱼龙惨淡,风云开合。”宋 ·张孝祥:“衡阳小隐虽深幽,去天尺五君无留。” 【近天尺五】 宋 · 张炎:“黄河路接银河路,炯炯近天尺五。” 【去天一尺五】 宋·黄庭坚:“旧时去天一尺五,今日万里听猿叫。” 【城南天尺五】 宋 · 王安石:“漫道城南天尺五,荒林时见一柴荆。”清 ·黄景仁:“住近城南天尺五,一水遥通太液。” 【城南尺五天】 宋·范成大:“如今且醉江湖酒,来岁城南尺五天。”清 ·钱谦益:“戴盆莫怪频瞻望,也是城南尺五天。” 去天尺五 去天尺五《辛氏三秦记》:“城南韦杜,去天尺五。”唐杜甫《赠韦七赞善诗》自注:“俚语曰:城南韦杜,去天尺五。”后以此典指世家显贵居住之地,泛指门第高贵。张孝祥《清平乐·寿叔父》:“此地去天尺五,明年持橐西清。” ☚ 去年人面 却日挥戈 ☛ 去天尺五【出处】 《辛氏三秦记》:“城南韦杜,去天尺五。” 【释义】 唐代韦氏、杜氏为名门望族,接近朝廷,韦、杜所居名韦曲、杜曲,都在长安城南。后以此典形容人门第高贵;也形容人官位显贵,接近皇帝。 【例词】 城南尺五天 尺五声华尺五天 去天尺五 天尺五 韦杜天 韦杜尊 韦杜曲 【用例】 〔尺五天〕 唐·罗虬《比红儿诗》:“姓字看侵尺五天,芳名占断百花鲜。” 〔去天尺五〕 宋·黄庭坚《赠张仲谋》:“去天尺五张公子,官居城南地馆好。” 〔天尺五〕 宋·袁去华《水调歌头》:“玺书下,天尺五,运千龄。” 〔韦杜曲〕 宋·晁补之《次韵和赵令佥防御》:“万卷藏书韦杜曲,忆子陈诗一言足。” 去天尺五qù tiān chǐ wǔ比喻与宫廷接近,地位高贵。“去天”,离皇帝御坐的距离,或称与都城的距离。《辛氏三秦记》:“城南韦杜,去天尺五。”宋·曾慥《类说·丽情集》:“韦曲杜鄠近长安。谚曰:‘韦曲杜鄠,去天尺五。’” 去天尺五qù tiān chǐ wǔ离天一尺五。 ❶ 指与宫廷靠得很近。天: 指宫廷或皇帝。 ❷ 极言地势之高。 去天尺五qùtiān-chǐwǔ〔述补〕 去,距离。天,指皇帝或宫廷。与宫廷或皇帝很近。形容地位极高。语出辛氏《三秦记》:“城南韦、杜(汉朝豪门贵族集中于此两地),去天尺五”及唐·杜甫《赠韦七赞善》:“时论同归尺五天。” △ 本意指地位很高、与最高统治者接近的人。后常用于嘲讽地位显赫的贵权。 去天尺五qù tiān chǐ wǔ去:距离。天:指天子、皇帝。旧指离皇宫很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