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滞
拘泥。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因遭诽谤被放逐,长期流浪沅、湘流域,与渔翁相遇而问答。渔翁问:您不就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会落到如此地步啊?屈原答:举世都肮脏,唯有我干净;人人都醉了,只有我清醒,能不被逐吗?渔翁劝道:“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圣人不拘泥于任何事物,并能顺应世道而变化。》世界混浊,何不搅混泥水推波助澜?人人都醉,何不同吃酒糟而尽情饮酒?为什么遇事深思而又超脱于世俗,以至于遭放逐呢?屈原回答:洁净的身体怎能沾染污浊。 (《楚辞·渔父》)后引申为:聚结。 今沿用本义及引申义。 ❶ 拘泥。《光明日报》:“他的人体绣像……用色以浓为淡,以淡为浓,气氛烘托很具苦心,不致于飘闪失重,或缺少透明度面凝滞。” ❷ 聚集。鲁迅《呐喊·一件小事》:“我的活力这时大约有些凝滞了,坐著没动,也没有想,直到看见分驻所里走出一个巡警,才下了车。”杨朔《风暴》:“百姓都不做声,眼睛直盯著丧门神,面部凝滞著不可捉摸的表情:恐怖、愤怒、仇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