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连环记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连环记 连环记一作《连环计》,又作《王允连环说》。全名《锦云堂美女连环记》,一作《锦云堂暗定连环计》。无名氏作。《太和正音谱》著录。四折。剧写董卓专权,杨彪与王允商议如何除去董卓。董对杨、王早有戒备,突然赶到,杨、王乃诈言商议禅让大计。太白金星化作风魔先生于董卓门首又哭又笑,并掷下一匹布而去。蔡邕由此知道董必死于吕布之手,遂告王允,又建议使用连环计。王允不解而闷愁,夜间弹琴,见侍女貂蝉烧香祝祷,经盘问,方知她原名任红昌,是吕布之妻,夫妇失散,因此祷告,期望团圆。王允忽悟蔡邕连环计之说,便请吕布与貂蝉见面,应允近期送回吕府;又请董卓赴宴,命貂蝉侍酒。董卓见貂蝉美貌,欲娶为妻。王允将貂蝉送往董府,又向吕布说是董卓强抢。吕布赶往董处,一拳打倒董而出走。李肃奉命捉拿吕布,被王允以忠义说服,与吕布共反董卓。王允、杨彪设计请董卓受禅,吕布、李肃趁机捉住董卓,圣旨命于银台门就地正法。此剧描写在各方面均显匀称,但无鲜明特色。今存《息机子元人杂剧选》本和《元曲选》本。 ☚ 赚蒯通 渔樵记 ☛ 连环记 连环记王济作。《醉怡情》选《赐环》、《拜月》、《梳妆》、《掷戟》,《万壑清音》选《董卓差布》,《赛徵歌集》选《退食怀忠》。今存抄本,收入《古本戏曲丛刊》初集,共三十出。另有竹林、乙丑两种抄本,都与此本有所不同。此三种均为舞台演出本,经后人改动过,但以竹林本年代较早。“丛刊”本当是清代演出本,因第五折《教技》提到清初传奇,如《琥珀匙》、《九莲灯》之类。《顾曲杂言》谓此剧作于明成化、弘治间,其说比较可信。因为,据《嘉庆广西通志》记载,正德十六年(1521),王济任横州州判;又据刘麟《王济墓志铭》,济卒于嘉靖十九年(1540)。此剧本事见《后汉书》、《三国志·魏志》以及《连环计》杂剧、《三国志平话》、《三国演义》,全本共三十出,写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用连环计除董卓故事。吕天成《曲品》云:“《连环》,词多佳句,事亦可喜。”《鸾啸小品》记嘉靖年间海盐戏班女演员金凤翔以“《连环》之舞”著名。《玉华堂日记》、祁彪佳《日记》均记明代昆剧戏班演《连环》,明崇祯本《荷花荡传奇》,有一幅当时厅堂演出《连环》的插图。今昆剧尚能演《起布》、《问探》、《试闺》、《拜月》、《议剑》、《献剑》、《三战》、《回军》、《送冠》、《小宴》、《大宴》、《梳妆》、《掷戟》诸出。京剧、汉剧、湘剧、川剧均有《连环记》,或名《全本貂蝉》,或名《凤仪亭》,或名《吕布与貂蝉》。 ☚ 碧梧馆传奇 千金记 ☛ 《连环记》《连环记》
传奇剧本。明王济著。明吕天成《曲品》以此剧入“妙品”,说:“词多佳句,事迹可喜。”明祁彪佳《远山堂曲品》以此剧入“雅品”。明沈德符《顾曲杂言》说:“南曲则《四节》、《连环》、《绣襦》之属,出于化、治间,稍为时所称。”清《曲海总目提要》说:此剧“以元人《连环计》为蓝本,而粉饰之,情迹关目,互相转换,此更与正史合者居多。”此剧根据元无名氏《锦云堂美女连环记》加以粉饰而成,写王允设计诛杀董卓的故事。较原作来说,此剧情节更复杂,描写也更加细致;但结构比较松懈。 连环记戏曲。明王济撰。二卷,三十折。济字伯雨,号雨舟,晚号白铁道人,浙江嘉兴人。官横州通判。生卒年未详,约成化年间在世。此剧演三国故事,以貂蝉使“连环计”借吕布诛董卓为主要情节,大抵据元阙名杂剧《锦云堂美女连环计》而粉饰之。情节关目,互相转换,与正史相合者居多。吕天成《曲品》称其“词多佳句,事亦可喜”。有明继志斋刻本,清内府钞本等。《古本戏曲丛刊》初集据传钞本影印。 《连环记》lian huan jiAn Account of a Chain of Tricks→王济(Wang Ji)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