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枷li 24tɕia213打粮食的工具: ~打,簸箕扬。 古代名物 > 耕獵類 > 農耕部 > 杷朳 > 耞 > 連枷 連枷 liánjiā 农具 农具? 田具 佃具 生具 耕器 田器 农用 耒耜 耒耨 锄钩 钱镈 齐天鐥 农具名:杴 耖 耰 铁鎝 铁搭 古农具名:銛 梩 锋 一种铁首农具:钅尊 各种农具:百巧 切草的农具:鈇 耕田用的农具:耕具 开沟松土具:耠(耠子) 播种具:耧(耧子;耧车;耧犁;摇耧) 耩子 敲打脱粒具:枷(麦枷;连枷) 耞(连耞;梿耞) 桲 连械 拍打谷物的一种农具:了了 挑柴草具:杈(杈子;竹~) 除草器:銐刀 锄地的农具:镈器 锄田的用具:铫耨 铫鎒 松土除草具:鎛 耨 桩 古代锄草的农具:耨 鎒 刨土具:镐(镐头;鐯镐;铁镐) 镢(镢头) 鐯钩 一种人力翻土农具:铧 锹 原始的翻土农具:鈶 耕田起土的农具:釫 铧 铧和犁的并称:铧犁 灌田具:戽斗 竹戽 汲水具:辘轳 桔槔 龙骨水车:翻车 拖拉机:铁牛
另见:农民 耕种 除草 收割 使用 ☚ 农具 锄头 ☛ 连枷flail古代脱粒农具。连枷是从原始农业中使用的敲打谷穗使之脱粒的木棍发展而来的。它由两根木棍组成,即在一根长木棍的一端系上一根短木棍,利用短木棍的回转连续扑打禾秸谷穗使之脱粒。其使用不晚于春秋时期。《国语·齐语》:“今农夫群萃而州处,察其四时,权节其用,耒耜耞芟。”韦昭注:“耞,柫也,所以击草(草乃禾字之误)也。”《说文解字》:“柫,击禾连枷也。”可知连枷之名正式出现于汉代,至今仍沿用。从甘肃嘉峪关魏晋墓壁画打连枷图可以看出,当时使用的连枷都是由两根长短不同的木棍组成的。《释名·释用器》还提到一种“三杖而用之”的“罗枷”。即在连枷的柄头加三根木条,用以增加打谷的接触面,从而提高效率。从敦煌莫高窟445窟壁画农作图中可以看到盛唐时期的连枷已是加四杖于柄头,与王祯《农书·杷朳门》所描述“用木条四茎,以生革编之,长可三尺,阔可四寸……皆于长木柄头造为擐轴,举而转之,以扑禾也”完全相同。自宋元以后,连枷已经定型,没有什么变化,至今农村仍有使用。 连枷 连枷农具。“连枷”是用柔韧坚硬的藤条扎成的长约 3 尺左右的排子,排子一般用 5 至 6 根大拇指般粗细的藤条扎成,形状为前宽后窄的扇面。扎绑藤条的东西必须是经得起磨损的大牲畜的皮子,在窄的一头做一轴头,使用时将扎好的“连枷”安在有轴孔的木柄上,即可以自由地转动拍打铺在地上的小麦,使之脱粒。现已逐渐消失。 ☚ 守号护青 篅 ☛ 连枷flail 连枷〈名〉一种刑具,可同时枷禁多人。 《醒》八三: 我都发到兵马司去,每人三十板,四个人一面~,枷号二月示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