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山土语
壮语北部方言中的土语之一。分布在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南部和怀集县的下帅一带。 当地人自称tsy:5。本土语有ph、th、kh、khw、tsh等送气音声母。但这些送气音声母与南部方言的送气音声母无关,即连山读送气音的词南部不一定读送气音,反之亦然。如连山的phak8(累)、phui2(肥)、khut8(稠的)等,南部读pak8、pei2、kɯk8、南部读送气的then2(黄蜂)、thum2(塘)、khj—ai5(蛋),连山读ten2、tam2、kjai5k。别处的b、d声母,本土语有的还保留,如福堂永丰;有的并入m、l,如上帅;有的并入p、l,如小三江、加田。b并入p是很特殊的。他处的r声类,本土语一律并入j,如jan1(见)、jam4(水)、jo5(漏)、jim1(满)等。有7个单元音韵母,比别处多y。别处的ɯ韵母,连山读oe,如oe2(草)、joe(耳)。有8个韵尾,比标准语少aɯ。ɯ韵尾并入u韵尾,如标准语的kjaɯ3(近)、laɯ2(哪儿)、baɯ1(叶子),本土语读kjau3、lau2、pau1。有8个调类,没有分化或合并的现象。连续变调较普遍,通常是相连的两个音节,前面音节变读低降调。语法已有部分起变化,如pun1kai5(鸡毛),也可以说kai5pun,意义相同。kai5pun1是受汉语影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