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违警罚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违警罚法

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颁行的法规。北洋政府《违警罚法》于1915年公布,53条。国民党政府《违警罚法》于1928年7月修订公布,9章53条。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再次修订,扩大警察权力,于1943年9月3日公布,同年10月1日施行,共8章79条。规定有:“妨害安宁秩序”、“妨害公务”、“妨害他人身体财产”等所谓违犯警察管理的行为,以及对“违警犯”的处罚。

违警罚法

关于治安管理处罚的重要行政法规。适用范围和调整对象是违警(违法)但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的处罚原则和处罚程序。国民党政府于1943年9月3日首次公布, 同年10月1日施行,后经1946年、1947年、1949年和1954年对个别条文的修改,成为台湾现行法规。立法结构与刑法相似,分为第一编总则和第二编分则两部分,全文共78条。总则部分设5章,分别规定了法例、违警责任的构成、违警罚的种类、决定违警罚轻重的情节及处罚程序。其主要内容:(1)违警行为的追诉时效和执行时效均为3个月,超过3个月则不再追诉或执行;(2)违警责任在主观条件上可由故意或过失构成,但过失行为可以减轻;在主体条件上,未满14岁或心神丧失者不罚,14岁以上未满18岁或满70岁或精神耗弱或瘖哑人减轻处罚;(3)违警罚只适用于既遂,未遂不罚; (4)违警罚有主罚和从罚之分,主罚有拘留(最多14天),罚款(最多100元)、罚役(最多16小时)和训诫,从罚有没收、勒令歇业和停止营业;(5)不同种类处罚可以互易(折抵),如罚款10元可易拘留1日,罚役4小时可易拘留1日。分则部分设7章,分别规定了7类违警行为,即妨害安宁秩序、妨害交通、妨害风俗、妨害卫生、妨害公务、诬告伪证或湮灭证据、妨害他人身体财产,共列举违警行为135种,涉及社会生活各个角落。甚至虐待动物不听劝阻也属违警行为,要处3日以下拘留或20元以下罚款或罚役。如此严密的违警罚法成为台湾国民党当局强化社会治安管理的重要手段。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3:4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