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打;攻击;进攻ɡōnɡdǎ ɡōnɡjī jìnɡōnɡ【同】 都是动词;都是打击并试图战胜对方的意思;均为军事用语。 【异】 “攻打”原为军事用语,是为占领对方阵地或据点而进攻;多用于具体的某一战斗;适用范围较窄;只能用为动词。[例]在~71号高地的战斗中,我们牺牲了一个连。“攻击”作为军事用语时,侧重指针对明确的目标进行强有力地打击;可用于具体的某一战斗,也可用于一系列的战斗,适用范围较广;中性词。此外,还有引申义,意思是恶意的指摘,多用于文章、言论等方面;“攻打”、“进攻”没有此意思。[例]红军派出一个连的兵力~鬼子的那个据点。“进攻”作为军事用语时,意思是接近敌人并主动攻击,侧重于主动性;还可指在斗争或竞赛中发动攻势;可用于政治斗争、思想斗争、与恶势力的较量、与自然界的斗争等,适用范围较广;中性词。[例]扣球是排球运动中主要的~手段。|由于改变了战术,队员才能~到对方篮下。 【反义】 攻打—防御 防卫 退守/ 攻击—防御 防卫 退守/ 进攻—防御 防卫 撤退 退却 进攻jìngōng❶作战时主动向敌方发起攻击。 【反】撤退 防守 退却 ❷比赛中向对方发动攻势 △ ~到对方禁区。 进攻jìngōng〈动〉接近对手或敌人并发动攻击:发动进攻│进攻策略│进攻到对方禁区。 【同义】攻击。 【反义】撤退|防守。 进攻jìngōng向敌人攻击,在斗争中主动发动攻势。 【组词】大举进攻︱发动进攻︱疯狂进攻︱进攻武器 【例句】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 ❍ 为了扩大战果,白方队在先进一球的情况下,继续大举进攻。 【近义】攻击︱进犯︱出击 【反义】抵抗︱防守︱退守︱防御 进攻jingong接近并主动攻击敌人;也指在斗争或竞赛中发动攻势:敌人从三个方向同时~|反对派抓住这一事件发起了猛烈~|5号运动员是~的组织者|拂晓~的命令已经下达。 进攻(同)攻击 袭击 进击 反攻 (反)防守 退却 防御 退守 撤退、退却;把守、防御;反攻、攻打、攻击、进攻○撤退chè tuì(动)(军队)放弃阵地或占领的地区:敌人~了 |全线~|我们主动~|野战医院~到后方|把居民~到安全地方|我来掩护~。 ○退却tuì què(动)军队在作战中向后撤退:慌忙~|敌军向森林~|他们一步步~|主力部队有计划地~。 *(动)畏难后退;畏缩:遇到困难不~。 ●把守bǎ shǒu(动)守卫;看守(重要的地方):~关口 |~的卫士|~大门的警卫|重兵~|一路有武将~|两名船员在门外~。 ●防御fáng yù(动)抗击敌人的进攻:~状态|~战术|~部队|积极~|消极~|加强~| 由~转入进攻。 ○反攻fǎn gōng(动)防御的一方反过来向对方实行进攻:~开始|转入~|发起~|从正面~|抓住~的机会|全面~|全力~。 ○攻打gōng dǎ(动)为占领敌方阵地或据点而进攻:屡次~不成|领兵前来~|合力~|昼夜~|指挥三军~城池。 ○攻击gōng jī(动)进攻敌人:~目标|正面~|侧面~|掩护~|发起总~|进行猛烈的~。 ○进攻jìn gōng(动)军队接近敌人并主动进行攻击:~战|正面~|~性武器|~敌人阵地|猛烈~|全线~|联合~|发动~|重新组织力量~| 击退敌人的疯狂~。 撤退←→进攻 进军chè tuì ← → jìn gōng jìn jūn撤退: (军队)退出阵地或占领的地区。 进攻:接近敌人并发动攻击。 进军:军队向目的地进攻。 【例】 地委原来有一个石印小报,一打仗,把石印机“坚壁”了;报社的同志,一个在撤退时牺牲了,其他两个,也都派到游击队里去了。(李季: 《马艺》) 这战斗的号召,激起了每个被浮者的斗志,二十几个同志挥动起他们仅有的武器——拳头,向着刀枪整齐的匪徒展开了猛烈的进攻。(曲波: 《林海雪原》) 第四野战军在九、十月间进行衡(阳)宝 (庆)战役,歼灭国民党白崇禧军的主力以后,又向广东、广西进军。(中共中央毛泽东选集出版委员会:《毛泽东〈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注》)
进攻←→退却jìn gōng ← → tuì què进攻:接近敌人并主动出击。 退却:军队在作战中向后撤退。 【例】 中国党在策略的运用上所犯的错误是:在革命处于高潮应当进攻的时候,不善于进攻,如在武汉时期;在革命处于低潮应当退却的时候,不善于退却,如在广州起义时期。(周恩来:《关于党的“六大”的研究》)
防守←→进攻fáng shǒu ← → jìn gōng防守:警戒守卫。 进攻:靠近敌人并主动攻击。 【例】 从镇上买来大捆的铁蒺藜交缠在木头中间,在要紧的栅门旁堆上土障,村中的年轻人轮流防守。(王统照:《山雨》) 蒋介石撕毁了他亲手签订的《双十协定》,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向解放区大举进攻。(方纪:《挥手之间》) 发动人参加某项活动 发动人参加某项活动动员 发动某种政治斗争:发(发难) 首先发难:首事 在竞技中发动攻势:进攻 发动起义:唱义 发动战役、进攻等:举(~兵) 发起 武猛发起:猛起 策划发动:策动 张扬发动:播扬 首先发起正义的行动:首倡义举 首唱义举 亲自发动:自发 暗中发动:窃发 发动很多人做某件事:兴师动众 兴事动众 兴兵动众 起兵动众 起师动众 兴戎动众 行军动众 行师动众 (使开始或行动起来:发动)
另见:鼓动 倡导 进行 ☚ 发动 鼓励 ☛
☚ 讨伐程度 进攻 ☛
进攻 进攻攻(攻克) 击 进取 进趋 进伐进捣 破敌 进攻和防守:攻守 军队进攻:进击 用疲劳的军队去进攻养精蓄锐的敌人:以劳击逸 用优势兵力去进攻弱势的敌人:以众击寡 从两方面同时进攻:角椅 夹攻(两面夹攻) 夹击 钳击 拑击 左右角之 绕向敌侧或敌后进攻敌人:迂回 联合进攻:会攻 几路军队共同进攻同一目标:合击 集中兵力向一点进攻或反攻,打开缺口:突破 冲破 突破了包围:溃围 突围 犯围 决围 苦战突围:鏖突 突破几层包围:突出重围 突围艰难:东冲西突 见形势有利再进攻:见可而进 伺机进攻:窥攻 乘敌方阵列不整齐时,即鸣鼓进击:鼓儳 乘其不备而进攻:掩杀 乘敌空虚而进攻:击虚(避实~) 突然发起进攻:不宣而战 从低处向高处进攻:仰攻 进攻的态势:攻势(~凌厉) 贼军的攻势:贼锋 发起战役进攻:发起(~冲锋) 防御的一方转而进攻:反攻 进攻他国:侵伐 首先进攻:首犯 以强大的力量攻击:猛攻 长驱直入地进攻:直捣 军队全线出击或全面进攻:总攻 大规模地发起进攻:大举进攻 军队进攻达到海边:饮海 (向敌人主动进行攻击:进攻)
另见:打击 攻击1 攻破 攻取 ☚ 进攻 攻打 ☛
攻击1 攻击1攻 击(~落;~毁;击攻;击搏;打击;进击;陷击) 鸷(鸷击) 进捣 讨伐,攻击:讨击 攻击和歼灭:攻歼 攻击崩溃之敌:击崩(~如摧) 向敌人发起攻击:出击 来来回回,轮番出击:你来我往 你来我去 攻逼敌方险要之处:逼危 冲着进攻的方向攻击:逆(逆击) 迎击 迎击来敌:应敌 以弱击强,力量悬殊,必将败亡:驱羊战狼 驱羊斗狼 驱羊拒狼 驱羊斗虎 驱羊攻虎 (进攻:攻击)
另见:猛烈 进攻 打击 歼灭 ☚ 攻击1 受到攻击 ☛ 进攻军队主动进击敌人的作战。是作战的基本类型之一,是消灭敌人的主要手段。战略防御中的反攻,防御战役中的反突击,防御战斗中的反冲击,均属进攻行动。 进攻亦称“攻击”。军事上指军队主动攻击敌人的行动。是基本作战类型之一。此乃消灭敌人的主要手段。 进攻attack;assault;offensive 进攻attack;assault;offensive 发起~launch (or mount) an attack on/发起全面~launch an all-out offensive/~性武器offensive weap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