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少丹《仁斋直指方论》卷九方。炮山药、酒牛膝、茯苓、山茱萸、炒茴香各一两五钱,续断、酒菟丝子、杜仲(姜汁炙)、巴戟天、酒肉苁蓉、五味子、楮实、远志(姜汁制)、熟地黄各一两。为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盐汤送下。功能填精补血。治心肾不足,精血虚损,身体虚羸,目暗耳鸣等症。《洪氏集验方》亦有本方,但无续断、菟丝子,而有石菖蒲、枸杞子。 还少丹 《洪氏集验方》卷一【组方药物】 干山药 牛膝(酒浸1宿,焙干)各45克 山茱萸 白茯苓(去皮) 五味子 肉苁蓉(酒浸1宿,焙干) 石菖蒲 巴戟(去心) 远志(去心) 杜仲(去粗皮,用生姜汁并酒合和,涂炙令热) 楮实 舶上茴香各30克 枸杞子 熟干地黄各15克 【制剂用法】 上药14味,捣罗为末,炼蜜入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用温酒、盐汤送下,空腹,日进3服。 【主要功效】 温补脾肾,养心安神。 【适应病证】 虚损劳伤,脾肾虚寒,心血不足,腰膝酸软,失眠健忘,眩晕倦怠,小便混浊,遗精阳痿,未老先衰,疲乏无力。 【临床验证】 采用双盲法,以安矽慂为对照,进行还少丹临床观察。用本品胶囊剂每次服6丸,每日3次,连服3个月。经治老年肾阳虚证31例。对照组30例。结果:还少丹组自觉症状明显改善,其中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夜尿多、便溏、性欲减退、神疲乏力、白发健忘等有明显好转,并能增强握力,改善心理衰老记分,增强瞬时记忆力及增加单足站立时间等。还少丹组疗效为74.2%,而对照组疗效仅30%,表明本品治疗肾阳虚证及抗衰老有较好疗效。 【方义分析】 方中地黄、萸肉、杞子、牛膝滋补肝肾,苁、杜、巴戟、茴香温补下元;山药、茯苓健脾;五味、远志宁心安神;菖蒲合远志以交通心肾;楮实合巴戟以壮肾阳,诸药配伍,共成温补脾肾之剂。 【实验研究】 1.抗衰老:药理实验表明,本方能降低血中过氧化脂质的水平及升高超氧化歧化酶的活力,表明本品具有提高机体抗氧化酶活力,以清除自由基;减少过氧化脂质的形成,从而延缓机体的衰老。还少丹醇浸剂(以下简称还少丹)能明显延长果蝇平均寿命与最高寿命。提示其有抗衰老作用。2.调整内分泌功能:(1)雄性激素样作用:给去势幼年雄性小鼠灌服还少丹10g/kg,每日一次,连续给药21天,能使小鼠的精囊腺重明显增加。提示其有雄性激素样作用。(2)兴奋肾上腺皮质功能:用竞争性蛋白结合分析法测定小鼠血浆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含量。结果表明,还少丹能增加小鼠血浆中皮质酮的含量。提示其能兴奋肾上腺皮质功能。(3)对氢考所致类肾阳虚模型的影响:还少丹对大剂量氢化可的松(肌注:1.0mg/日连续10天),所致肾上腺皮质功能耗竭小鼠,有一定的保护作用。3.促进机体代谢:还少丹能促进3H-UR与3H-Leu掺入小鼠肝中DNA、RNA与蛋白质中,表示其能促进核酸代谢与蛋白质合成。这一作用有助于改善和修复衰老组织与器官的代谢机制与免疫功能。4.兴奋免疫功能:还少丹能使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活力明显提高,使吞噬百分率与吞噬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其能激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并能使615小鼠的T细胞明显高于对照组。证明它能兴奋免疫功能。5.适应原样作用:(1)保肝解毒作用:还少丹使四氯化碳中毒致死小鼠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四氯化碳造型组。表明其有一定的保肝解毒作用。从而推测其对四氯化碳所致肝脏的脂质过氧化或许有一定的对抗作用,即其对自由基引起的机体损害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这有利于延缓机体的衰老。(2)耐缺氧:还少丹能明显提高小鼠对常压缺氧的耐受性。6.镇静作用:还少丹能明显延长小鼠对戊巴比妥钠的睡眠时间,表明其有镇静作用。 【编者按语】 本方又名“还少丸”(《杨氏家藏方》卷九)、“滋阴大补丸”(《医学正传》卷三)。 还少丹 还少丹见于《瑞竹堂经验方》。此书为元代御史沙谦斋所著,沙氏精医道,书中所录各方均采自当时各家方书或本人所闻见的经验良方 还少丹“用蒲公英一斤 (一名耩耨草、又名蒲公罂,生平泽中,三四月甚有之,秋后亦有放花者),连根带叶取一斤,洗净,勿令见天日,晾干,入斗子。解盐一两,香附子五钱,二味为细末,入蒲公英草腌一宿,分为二十团,用皮纸三四层裹扎定,用六一泥 (即蚯蚓粪),如法固济,入灶内焙干,及以武火煆通红为度。冷定取出,去泥为末,早晚擦牙嗽之,吐咽任便,久久方效”。书中还述此方来源及其功效,云: “昔日越王曾遇异人得此方,极能固齿牙,壮筋骨,生肾水。凡年未及八十者,服之须发返黑,齿落更生。年少服之,至老不衰。得遇此者,宿有仙缘,当珍重之,不可轻泄。”说得颇为玄乎。其实,方中之药蒲公英确为“至贱而有大功”,能补肝肾,乌须,并为现代药理所证实,蒲公英中含有的肌醇可治脱发,叶酸、泛酸则使毛发变黑。可见,还少丹的延龄益寿作用值得重视。 ☚ 生姜胡桃方 "> ☛ 还少丹 还少丹出自《经验良方》,由山药牛膝远志山茱萸茯苓五味子巴戟天肉苁蓉石菖蒲楮实舶上茴香枸杞子杜仲熟地黄组成。主治 ❶虚劳体衰,或因大病,或因房劳过度,或因年老体弱,形体消瘦,神疲乏力,头昏目眩,耳鸣耳聋,腰膝酸软,失眠健忘,自汗盗汗,舌淡苔白,脉细数。 ❷记忆力减退,多因气血俱衰而致。兼见失眠多梦,头晕目眩,神疲倦怠,苔白脉细者。西医学称之为神经衰弱、贫血、慢性消耗性疾病而见上述症状者,皆可用之。每次6克,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 ☚ 人参鹿茸丸 天王补心丹 ☛ 还少丹huán shào dān方剂名。《本草纲目》菜部第27卷蒲公英。 【方源】《瑞竹堂方》。 【组成、用法】用蒲公英一斤,连根带叶洗净,勿令见天日,晾干,入斗子。解盐一两,香附子五钱,二味为细末,入蒲公英内淹一宿,分为二十团,用皮纸三四层裹扎定,用六一泥(即蚯蚓粪)如法固济,入灶内焙干,乃以武火煅通红为度,冷定取出,去泥为末。早晚擦牙漱之,吐、咽任便。 【功用主治】固齿牙,壮筋骨,生肾水。 还少丹 还少丹本方出自《杨氏家藏方》卷九。原名还少丸。《瑞竹堂经验方》通治还少丹,系用本方加减而成。方由干山药一两半,牛膝(酒浸一宿,焙干)一两半,白茯苓(去皮)、山茱萸、楮实、杜仲(去粗皮,生姜汁和酒炙令香熟)、五味子、巴戟、肉苁蓉(酒浸一宿,切,焙干)、远志(去心)、茴香各一两,石菖蒲、熟干地黄(洗,焙)、枸杞子各半两组成(一方无石菖蒲、枸杞子,有续断、杜仲)。上药为细末,炼蜜入蒸熟去皮核枣肉和匀,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食前,温酒、盐汤下,日三服;若只一服,倍加丸数。功能补肾益脾。主治脾肾虚寒,饮食少思,肌体瘦倦,耳聋目暗,腰脚沉重,牙齿浮痛,发热盗汗,遗精白浊。 本方主治脾肾虚寒之证,故用补肾益脾法。方中肉苁蓉、巴戟天、茴香均能温肾壮阳,补命门相火之不足,命火旺则脾强,脾强则能健运;熟地黄、枸杞子均能补益肾水,肾水足则有以济火,而火不亢不害;杜仲、牛膝补肝肾,强腰膝;山药、茯苓益脾胃,祛水湿;山茱萸、五味子补肾润肺,涩精敛汗;远志、菖蒲交通心肾,安神益智;楮实健脾养肾,益气明目;大枣调和脾胃,补气益血。配合成方,具有补肾益脾之功。汪昂说:“肾为先天之根本,脾为后天之根本”。二本有伤,则见血气羸乏,不思饮食,发热盗汗,遗精白浊,肌体瘦弱,牙齿浮痛诸症;二本既固,则老可还少矣,故名还少丹。 通治还少丹(《瑞竹堂经验方》卷一) 山药(炮)、牛膝(去苗,焙)、山茱萸(水洗,去核)、白茯苓、舶上茴香(炒)各一两半,菟丝子(酒浸,焙,研)、续断(去芦)各一两。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盐汤下。功能补肾养心。主治心肾俱虚,漏精白浊。 打老儿丸(《景岳全书》卷五十三) 熟地、山药(炒)各五两,牛膝(酒洗)、巴戟(枸杞汤洗,炒)、楮实子(去浮者)、枸杞、石菖蒲、远志肉(甘草汤制)、白茯苓(去筋)、杜仲(盐水炒)、北五味(蜜水拌蒸一、二时,捣饼焙干)、山茱萸各四两,小茴香、续断各三两,肉苁蓉(切片,酥炒)五两。上药为末,炼蜜为丸,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空心、午前、临睡,或酒或盐汤下百余丸。功能滋阴补阳,强壮筋骨。主治肾脏阴阳俱虚,腰疼腿痠,久无子嗣。 ☚ 无比山药丸 安神剂 ☛ 000045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