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近现代辞源︱前言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近现代辞源︱前言
  • 位置: 首页/附录库/近现代辞源

前言


 近现代汉语外来词的研究,在汉语词汇史、西学东渐史、中日欧文化交流史和中国科技史等学术领域,都是极有意义的工作。几十年来,这方面的研究有了一定的进展,但是总的来说还比较薄弱,有待深入开展。同时,各种类型的汉语词典的编纂相当活跃,但是各类词典对近现代汉语外来词的词源都还缺乏详细的描述和说明。
 上世纪50年代,高名凯和刘正埮先生出版了《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北京: 文字改革出版社,1958年);此后他们又与麦永乾、史有为先生一起编纂了《汉语外来词词典》(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年)。岑麒祥先生编著了《汉语外来语词典》(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0年)。台湾地区则有国语日报社出版的《国语日报外来语词典》(台北,1981年)。1986—1993年,《汉语大词典》12卷陆续出版。但是由于汉语古今著作浩如烟海,一些词语的源流仍然难以弄清,特别是近现代的外来词语大多数没能做到源流分明。
 1993年,香港中国语文学会创办了《词库建设通讯》,到2000年该刊出版了22期。这为外来词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论坛,也为外来词语的词源探讨提供了一个新的园地。1997年,香港中国语文学会与汉语大词典出版社首次合作,出版了意大利学者马西尼著、黄河清翻译的《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十九世纪汉语外来词研究》,该书的出版进一步推动了汉语外来词词源的研究。
 在这个基础上,香港中国语文学会与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再度合作,在2001年出版了一部外来词词源词典: 《近现代汉语新词词源词典》(以下简称《词源词典2001》)。这本词典出版后,得到了各界的好评,并曾在2002年由汉语大词典出版社重印以满足各界的需求。然而正如我在《词源词典2001》的“序”中所说,“我们的工作是一种尝试,距离‘完美’还很远……希望将来有机会再编辑出本书的续编”。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到了2007年。在过去的五六年间我们曾经好几次计划出版一本“续编”,但是由于在具体问题上的考虑,诸如形式、范围、凡例等等,久久未能定下来。直到2007年春,上海辞书出版社表示对这类词书出版有积极的兴趣,于是经过协商,很快便把具体的出版计划定了下来并付诸实施。这便是本书的缘起。


 然而,本书即《近现代辞源》,并不是《词源词典2001》的续编,而是一本重新构思的词典,在内容和编排上,与前书有同也有所不同。
 与前书有相同之处便是: 正如本书凡例所说,“本词典收录明末清初至1949年前后,汉语受西方文化影响而产生的词语和少量的本族新词”。这里再稍加阐说:
 1. 本书书名“近现代辞源”所指说的“近现代”汉语,是指近现代历史时期的汉语,与语言学家所说的“近代汉语”、“现代汉语”这种语言史的概念有些不同。因此,“近现代汉语”词语主要是指19世纪初至20世纪中期所出现的新词,由于溯源的需要,也酌收一些明末清初出现的词语。
 2. 什么是“汉语受西方文化影响而产生的词语”?恐怕其中大部分便是外来词。然而对外来词历来有不同的看法,这些看法综合起来大致有两类: 一种观点认为只有音译词才能算是外来词,另一种观点则认为,音译词、意译词都是外来词。为了对这两者加以区别,有人提出各种名称,例如,狭义外来词和广义外来词、显性外来词和隐性外来词等等;还有人将音译词和意译词合称为外来概念词、外来影响词;等等。为了避免这些理论上和名称上的纠缠,前书选用了“新词”这个名称,实际上便包括了音译词和意译词。本书凡例则改说“受西方文化影响而产生的词语”。其实大致上便是同一件事情的不同说法。
 3. 19世纪初至20世纪中期所出现的新词语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当时创造的、代表新概念的词或短语;另一种是旧词增添的新义。前者是词汇性新词,后者是语义性新词。对于语义性新词,我们先说明其原义,然后给出新义。例证是本词典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主要目的是进行词源考证,因此必须尽可能给出早期书证,甚至是首见书证,并力求标出相应的年份。不了解一个词语的发展历史,就不能全面、准确地掌握其意义和用法。本词典对欲想了解一些词语的产生和演变过程的读者应有所帮助。
 4. 本词典也收了少量的本族新词。这些新词出现在过去大半个世纪先后出版的汉语词典上,例如《现代汉语词典》,其中不少是由古汉语中的单字经过双音节化而产生的,本词典对这些词的词源也作了一些初步的探讨。


 再谈本书与《词源词典2001》不同之处。《词源词典2001》有5275个条目,其中1700多是“正条”,其余都是“副条”。所谓“正条”,便是现在仍然习见的词语,而现已不用的旧词称做“副条”。例如《词源词典2001》列“总统”为“正条”,而19世纪从英语原词president音译的“伯理玺天德”被列为副条。本词典收词9500多个,比《词源词典2001》多近一倍,不再分正条副条,但其中绝大多数是上述意义的“正条”。换句话说,本词典所收现在习见的词目差不多是《词源词典2001》的五倍。然而我们并没有忽略上述意义的副条,这些我们在条目内加以介绍。例如本词典“总统”条下仍有关于“伯理玺天德”的说明。
 还值得说明的是: 外来概念、外来事物的引进,往往是先有音译,然后这个音译词又往往被后来的意译词所取代。因此“总统”所指的概念,其实在有“伯理玺天德”这类音译词时便被引进了。换句话说,在追寻外来概念来到中国的源头时,“副条”可能比“正条”更为重要。
 有些词语,初看似是本族词,实际上可能不是。例如“熊猫”,古籍上没有,陕甘川各地的土名好像也没有叫作“熊猫”的。首先收“熊猫”为条目的辞书,可能是1937年出版的《辞海》。其实英语辞书(如Webster)早就收有bear cat,因此,“熊猫”大有可能译自英语。
 又如“猩猩”一词,早见于中国古籍。然而古籍上的“猩猩”究竟何指,大家说不清(详见《中文大辞典》,台北: 1973,1979)。现在的“猩猩”则明确地指Orangutan(英语,其实源自马来语)。
 这里附带说一句,本词典的所谓“词源”,是指出现在汉语文献上的词源,不再详细列出相应的外语词源。本词典不少词条列出相应的英语词,读者利用较大型的英语词典,如Webster或陆谷孙编著的《英汉大词典》,便能找到真正的外语词源,例如查Orangutan便知道该词是源自马来语。不少现代汉语词语源自日语,例如“共产主义”,然而我们也只说明它在汉语文献上的语源,不再细列日语语源了。
 本词典参考的主要文献比《词源词典2001》所参考的增加了许多。当然,相对于应该参考的文献以及文物影像等资料来说,仍然是远远不够的。说实在话,对每一个词的词源探讨,有如追寻长江黄河的源头一般,都可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都可能体现为一篇论文;不,可能是一系列的论文。然而,越是艰巨越向前,越引人入胜。本会的刊物(《语文建设通讯(香港)》,《词库建设通讯》)每期都有这样的论文,这些都是这类尝试的见证。


 本文一开始简单地回顾了香港中国语文学会有关词汇工作的源起。这里再稍为详加说明。早在上世纪80年代,学会同人便认为词汇研究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学会刊物《语文建设通讯》从1989年总第23期开始,每期加强了关于词汇方面的内容。该年总第25期更发出了“整理词汇,建立词库”的征稿启事,同时提出了建立“环球华语大词库”电子网络的设想。这些建议得到了海内外各地的积极响应,并且在大范围内推动了有关工作,其中一个重要方向便是关于新词及外来词的探讨。
 在众多作出积极回应的读者、作者中,绍兴黄河清先生是一个典型。(我平常称他为“小黄”,以下便称他为“河清”吧。)河清以读者、作者的身份开始,进而成为学会长期的、积极的合作者。有了他的加入,学会在1993年7月创办了《词库建设通讯》。该刊到2000年为止,共出版了22期,获得各地读者的好评,并且推动了海内外词汇研究的工作。
 在这一段时间,河清同时做了好几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他受学会委托,翻译了马西尼原著《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十九世纪汉语外来词研究》,该书于1997年由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出版。他同时开始了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 逐步建立了香港中国语文学会“近现代汉语语源数据库”。学会以该数据库为基础,与众多学者合作,于2001年统筹编辑了《近现代汉语新词词源词典》。
 河清近二十年来锲而不舍的精神和努力,得到了词汇研究同行的赞赏。他成长在“文革”的年代,没有机会读大学,但是凭自己的努力,竟然出版了有关英语的专著,并且得到了团中央、教育部、中国科协“自学成材”的证明。他在1995年本来已经辞去与学术无关的工作,准备进入绍兴某所高等院校任教,不料由于校方领导的更换,新领导竟然不承认旧领导的正式聘书,使他陷入困境。但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经过这次折腾,河清更加专心于已经进行中的学术研究工作。本词典便标志着他的另一阶段的成果。
 过去十五六年间,我和河清一直保持紧密的联系。一到要出书的紧要关头,联系变得更密切和紧张。去年下半年也是如此。由于电邮的帮助,我们之间的交流变得顺畅和愉快。河清把条目用电邮分批给我,我不敢偷懒,逐条过目,随手写下我的看法和评注,加以编号后用电邮传回给他。到最后这些意见加起来竟超过了一千条。其中不少是讨论某些词条的始见时间是否偏晚,我们讨论之后有些词条则干脆删掉;有些仍予保留,保留的例证虽然偏晚,但是“暂时只能如此”!
 许多学术工作,毕竟是团队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们饮水思源,对各有关方面表示感谢。我们除了得到了香港中国语文学会同人的长期支持外,历年来还得到多方面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 早期是由于已故名誉会长李业宏先生的大力支持,使我们有信心开创词汇工作的局面;近年来则由于“语文建设信托基金”的支持,使我们的工作得以延续。我们也要感谢学会秘书处王爱莉女士,由于她在电脑和文书方面细致、准确和高效的工作,使许多程序得以顺畅地完成。至于直接和本词典有关的其他朋友,河清在他的序中已有说明,这里也就不一一重述了。

姚德怀
 香港中国语文学会,2008年1月20日

☚ 近现代辞源︱凡例   近现代辞源︱后记 ☛
0001321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2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