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美术Jinxiandai meishu
指20世纪以来的中国美术。它的社会背景是:西方文化思潮的涌入与冲击,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抗日战争等。新旧交替,中西相融,是这一历史时期文化艺术的基本特色。
在中国画领域,清代的“四王”传统受到批判冷落,革新思潮一浪接一浪,出现了重视写生、融和西画、提倡写实的画派和画家群,也出现了转益多师、把传统文人画与院体画、民间绘画结合起来的大画家。传统派的大师有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张大千等。融和中西的巨匠有徐悲鸿、林风眠等。也有许多画家坚持古人规法,拒绝变革,并不断与革新画家进行论争。50年代后,水墨画一步步通俗化,到80年代,又转向多元探索,涌现出一批年轻的、更具现代感的中国画家。
油画是外来品种,主要的油画家多出国留过学。其中一些人学法国的印象主义及现代诸流派,另一些人学法国学院主义的写实油画。50年代后学习苏联的现实主义,至80年代又趋向多元借鉴。重要的油画家有李铁夫、颜文梁、徐悲鸿、唐一禾、刘海粟、常书鸿、吕斯百、卫天霖、吴作人、余本、罗工柳、吴冠中等。后起之秀有靳尚谊、詹建俊、罗中立等。
版画也是20世纪中国绘画的新品种。30年代初,首先由鲁迅等倡导了新木刻运动,至40年代有很大发展。代表性木刻家有李桦、黄新波、李雾城、汪刃锋、野夫、力群、古元、彦涵等。建国后,木刻转向套色,并出现了石版、铜版及诸种新材质。抒情写实性是50年代后中国版画的主要特色。
近现代雕塑也是以外来的传统为主。但由于物质条件的制约,雕塑尤其纪念性大雕塑长期得不到发展。50年代以后,纪念性雕塑有人民英雄纪念碑、农业展览馆的大型浮雕与圆雕。80年代以来,现代城市雕塑发展起来,但水平参差不齐。著名雕塑家有李金发、刘开渠、郑可、滑田友、王临乙、周轻鼎、潘鹤等。
近现代书法篆刻也名家辈出。代表人物有吴昌硕、康有为、沈曾植、赵叔孺、黄士陵、齐白石、于右任、沈尹默、林散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