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论Transportation Method
研究从一些货源地到另一些目的地之间的最优运输方法。经过适当的修改之后,运输论模型也可用来解决与运输毫无关联但本质一样的问题,如向机器分派工作等。1941年,希奇柯克(Hitchcock)发表了一篇题为《产品从若干产地到众多销地的分配》的论文。1947年,科普曼(Coopman)提出了另一篇论文《运输系统的最优利用》。这可以看做是运输论的起源,它们为运输方法问题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运输论的模型包括一个目标函数,一些资源约束,其方法也就是要在这些资源约束下求目标的最优。
例:已知某种产品有A1…Am个产地,有B1…Bn个销地,各产地产量、各销地销量及产销地之间的运费见表11-4,如何在满足各产、销地的要求下使总运费最小?
解:设Xij(i=1…m,j=1…n)为从产地运送到销地Bj的运输量。则总运费为:

表11-4
销地 运费 产地 | B1 B2…Bn | 各产地产量 |
A1 A2 | C11 C12…C1n C21 C22…C2n | a1 a2 |
⫶ | ⫶ | ⫶ |
Am | Cm1 Cm2…Cmn | am |
各销地销量 | b1 b2…bn | |
各产地运出量应不大于其产量:

各销地运入量应不大于其销量:

因此,模型为:

可以看到,这就是一个线性规划模型,所以运输论问题实际上是线性规划问题的一个子集。具体解法可由单纯形法通过计算机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