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冻结物价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冻结物价 使市场物价在一定时期一定水平上固定不动的政策性措施。 它是我国为稳定物价而在特定条件下实行的特殊措施。新中国建立以来,曾经采取过三次冻结市场物价的措施。第一次是1956年,当时在全国社会主义改造高潮中,经济建设过快,钞票发行过多,国家财政发生赤字,物资供应紧张,市场物价上涨,国务院确定自7月到12月冻结物价。 第二次是十年动乱期间,为了避免把市场物价搞乱,影响人民生活,1967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通知,冻结物价。第三次是1980年,由于前两年市场物价上涨,人民群众不满,潜伏著经济上的危险,国务院于12月发出《严格控制物价,整顿议价的通知》,冻结物价。三次冻结物价的具体情况不同,但都是在国家财政出现较大赤字,市场供求出现较大差额,物价波动较大,严重影响到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情况下采取的。 实质上是国家对市场物价采取的行政干预手段。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